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发展起来美术、乐舞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审美精神,体现了独特的东方神韵,也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说到君子人格的养成,有四个方面的要求:“致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于艺,就是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进行美的教育。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艺术审美对人格修养的重要性受到高度的重视。“依仁游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艺术生活原则。只有游于艺而领悟其美妙的人,才能体悟“道”,修养“道”,成为完美的有德有仁的人。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不仅已具有一定程度的物质文明,而且在艺术文明方面也初现辉煌。艺术也是保存和传承信息的一种形式。原始时代的艺术,多数情况还不是为艺术而艺术,都具有保存和传承文化的实际功能。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艺术创作往往与日常用品相结合,具有手工艺品的鲜明特点。在各地的新石器时代中早期的遗址中已经发现了一些原始绘画作品。绘画主要表现在彩陶和彩绘陶上。彩陶是一种艺术品,是绘画与造型完美结合的艺术创作。仰韶文化时期绘在彩陶上的图案,其中又以几何形纹图案最为丰富多彩,它们以横、竖、斜、弧、涡、曲、折形的色线,通过平行、交叉、重复、叠压、连续、间隔、粗细、疏密等变化组合的手法,构成对称图案,有的还在色线之间填上红、赭、黑、白颜色,使得图案色彩对比强烈而又和谐。除了几何纹外,还有一些图案是由植物花纹或动物图案变形而来。据学者研究,鱼纹、蛙纹、鹿纹、龟纹、人物等图案可能具有一定的宗教意义,有些可能是祭祀或巫师施巫的产物。
雕塑有雕刻和陶塑两类。雕刻是以坚硬的雕刻工具在各种材料上进行加工。陶塑是用陶土捏塑成各种造型,有时也会使用雕刻手法。目前发现的木雕最早的是沈阳市新乐遗址出土的距今7300年的鸟形木雕。在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也发现了木雕蝶形器等建筑构件,还出土了2件木雕鱼。陶雕是指在陶坯上阴刻图案花纹,在河姆渡文化、赵宝沟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诸遗址中都有出土,以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最多,主要在陶器上刻划猪纹、鸟纹、猪穗纹、五叶纹、芽叶纹、鱼藻水珠纹以及几何纹等,许多图案的形象都相当准确、生动,反映雕刻者的艺术功力。[1]另外,还有骨雕、牙雕、石雕和玉雕等不同材料的雕刻艺术品。
原始音乐歌舞更充分展现出先民们丰富的情感世界。《尚书·尧典》记载,帝舜命夔主持乐教,通过乐教,使年轻一代正直、温和,宽容而谨慎,刚正而不凌人,简约而不傲慢。歌诗与音乐可以陶冶人的心性与情趣,抒发人的志向。不同的乐律与节拍可以演奏出和谐的乐曲,使人不相乱伦,神人听到都会感到愉快和融。(www.daowen.com)
最早的诗歌是咏唱生产劳动内容的。如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记录了一首据说是黄帝时期的歌谣《弹歌》,歌词极为简短,每句只有两个字,共有四个短句:“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意思是砍下竹子,做成弹弓,射出弹丸,逐杀禽鸟。反映了狩猎劳动的具体情形。
乐舞在一定程度上是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尚书·虞书》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都说的是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古籍中关于乐器创制的记载和彩陶上集体舞蹈的图形,说明原始音乐、舞蹈已经成为先民生活的一部分。
原始舞蹈的最大的特征就是群众性、参与性,而非表演性。因为当时的舞蹈不是单纯为了观赏,而是宗教(巫术)性、欢庆性或者狂欢性的群众活动,即没有专业的表演者,最多是在有人(如巫师)带领下的集体起舞。集体舞蹈还必须有一定的节拍和音乐伴奏,才能步伐一致,互相配合。最简单的方法是以踏步、击掌或装饰品摩擦发出响声。它们就是中华民族舞蹈的源头。
唐李寿墓壁画《乐舞图》,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