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者非常强调儒家道统的传承关系。
《中庸》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这一段论述强调的是,孔子儒学思想的来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先祖尧舜和周朝的文武先王,是最正宗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人。孔子思想继承光大了尧舜文武之道,具有包容天地博大而和谐的境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
孔子死后,及至战国,儒家分为八派。据韩非说,他们是子张、子思、颜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孙氏、乐正氏为首的八派。他们对孔子创建的儒家学说各自从不同角度,并从不同方面作了继承和发展。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孟氏之儒”和“孙氏之儒”,代表人物分别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负盛名的大师,后世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对儒家又有“孔孟学派”的称谓。
孟子,名轲,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他学成后曾在家乡广收门徒,从事教学。大约在齐威王七年(前350),孟子约40岁时来到齐国,当时稷下学宫刚建不久,孟子在那20多年,取得了客卿的地位。齐威王晚年稷下学宫一度衰落,孟子离开齐国,到了宋国,向宋王偃推行他的“仁政”主张,但没有成功。孟子于是离开宋国,途经薛国而回到故乡邹国。不久,他到滕国,打算推行其“仁政”主张。孟子在滕两年多,但终因滕国太小,难于得志。齐宣王二年(前318),稷下学宫复盛,孟子再次来到齐国,但因他在齐伐燕战争问题上与齐宣王意见不合,便于齐宣王九年(前311)离开齐国归邹,与公孙丑、万章等弟子一起著《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孔子的学说,把孔子的“仁”用于政治上,发展为“仁政”。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点,这是“仁政”的中心。他认为君主治国,如果不照顾到老百姓的利益,就很难维持自己的统治。他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意思是:取得百姓们信任的才能享有天下,而取得天子信任的不过做个诸侯。因此,国君对民众必须施行“仁政”,“与民同乐”“同忧”。对不行“仁政”的暴君,可以流放,甚至可以诛杀,如周武王讨伐残暴的殷纣王。
孟子还提出了“尚贤”的主张,他认为必须用贤人来实行“仁政”,国君应当尊重贤人。尚贤的最高形式是禅让,即把君位让给贤人。但是,孟子认为只有具备特殊才能的人,才可以不论亲疏贵贱破格任用。而一般情况下,用人还是不能逾越等级。
《孟子》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人的品格修养。“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关于“舍生取义”和“大丈夫”的论述,对后世的影响尤其深远。在这里孟子深刻地讲出人生在世应该有崇高的人格和明确的世界观,为了人生的理想可以舍生取义,而不可在邪恶面前屈服。(www.daowen.com)
冯友兰说:“在儒家思想中,孟子代表了其中理想主义的一派,稍后的荀子则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一派。”[3]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一生活动范围广泛,曾到过赵、燕、楚、秦、齐等国,其中有很长时间在齐国稷下学宫活动。在齐国时,荀子很受尊崇,地位很高。后来,荀子去齐适楚,在楚国当过春申君的兰陵令。晚年在兰陵与其门徒从事著书,有《荀子》一书传世。
荀子所在的战国末期是“百家争鸣”逐渐走向总结的阶段。荀子的思想正是这一历史阶段开始的标志。荀子因长期活动在学术思想十分活跃的齐国的稷下学宫,他的思想受稷下先生们的影响很大。从学派上说,他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一位大师,但他的思想与孔、孟有许多不同。他从儒家的观点出发,而对于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也都有批判的吸收,所以他的思想已经体现出春秋战国思想的大融合。
冯友兰认为:“荀子的理论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哲学。他的理论主旨是认为,一切良善和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所创造的。价值来自文化,而文化则是人的创造性成就。”[4]
荀子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首倡者。他认为,“礼”是封建统治者统治的标准。君主掌握了“礼”,就有了无比的权威。《荀子·王制》说:“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即符合统治标准的就是善,则应以礼相待,否则就是不善,应用刑罚来处置。荀子的学生韩非、李斯发展了这种专制主义思想,并一直为后世历代帝王所沿用。“韩非为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封建帝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李斯则在统一六国的实践中把韩非的理论变为现实。他的两位弟子都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5]
孟子侧重发挥孔子的仁爱学说,荀子更着重孔子的礼制思想。经过他们的总结和发挥,以及后世学者不断发挥引申,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