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华文明养成记:小说家言与评话的魅力揭秘

中华文明养成记:小说家言与评话的魅力揭秘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去常用“小说家言”来形容所说故事的虚幻和不可信,其实不然。“说话”主要分为四个“家数”,即四个门类:小说、讲史、说经和合生。其中以小说和讲史两家最受欢迎。话本小说包括短篇的小说话本和长篇的讲史话本,后者一般称为评话。短篇的小说话本,用接近当时的口语写成,通俗易懂;长篇的评话主要采自史书,用浅近的文言,也夹杂一些口语。清代文学的主要特征是现实主义小说取得了空前的

中华文明养成记:小说家言与评话的魅力揭秘

唐以前,诗歌文学的主要载体,但已经出现了小说这种新的文学形式。过去常用“小说家言”来形容所说故事的虚幻和不可信,其实不然。在诗歌散文创作中,其实主要的是生活事实的记录,是一种“言志”“载道”的形式,而中国的“小说”,虽然有许多虚构编排的内容,但也是日常生活的一种表达形式,也是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尤其是其中所反映的文化主题和精神内涵,与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伦理观是一致的。而且,小说是一种大众文化的载体,来自民间,面向民间,就更有感染力,影响的社会面也更大一些。

中国小说史的发端,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先秦诸子中,尤其是《山海经》《庄子》一类文章中,都有许多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这些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便是后来小说的雏形。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和以刘义庆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唐代传奇源于六朝志怪小说,但又超越了志怪小说,把小说从只记述神怪,引向反映现实生活。它的内容也更加贴近人生,贴近社会。在艺术表现上,它的情节、手法比之六朝志怪更新奇、神异和完整。它叙述婉转,情节曲折,文辞并茂,人物性格鲜明,远胜于志怪小说。宋代洪迈评唐人小说,说:“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婉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容斋随笔》)

唐人传奇的作者中,有宰相,有学士,有布衣,有无可评考者,也有鼎鼎大名的诗人或风流才子,还不算那些写出过长篇传奇名作的人们。唐代传奇数量多,仅以成集者计算,就有专集多种,其中不乏名篇佳作,如《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传奇的题材涉猎广泛,举凡爱情、讽刺、暴露、报应、神佛、鬼怪、历史人物、技艺、侠义、仕宦、公案、寓言等几乎后世所有的小说题材,唐人传奇已经一应俱全。

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话本来自民间,产生于口头文学的说话艺术。“话”就是故事,“说话”就是讲故事,话本就是在说话艺人讲说的基础上经文人记录和整理出来的故事文本,就是“说话艺人”的底本。

“说话”即讲说故事。宋代“说话”是伎艺演出中受到市民群众广泛欢迎的一种。当时有数量可观的职业“说话人”,他们还有专门组织,称为“书会”或“雄辩社”,研习传授技艺,整理编写话本,以提高说话水平。讲故事和听故事的人大都属于市民阶层,说话艺术从思想内容到语言和表现形式,都为市民阶层所熟悉和喜闻乐见。当时较为著名的各类“说话人”汇集都城,于瓦肆勾栏“只凭三寸舌,褒贬是非;略咽万余言,讲论今古。说收拾寻常有百万套,谈话头动辄是数千回”(《醉翁谈录》)。

“说话”主要分为四个“家数”,即四个门类:小说、讲史、说经和合生。其中以小说和讲史两家最受欢迎。“小说”(亦称“银字儿”)是讲短篇故事,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一般是一次讲完。因为跟听众的生活接近,又能当时知道结局,所以最受欢迎。“讲史”是讲述历史故事,取材于史书,亦兼采民间传说。讲史有说有评,故又称为“评话”(平话)。讲史故事较长,要连续多次才能说完。明清时期的历史演义小说,就是在讲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说一次叫一回,这就是长篇章回小说分回的来源。关于“小说”和“讲史”的区别,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宋之话本》说:“讲史之体,在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小说之体,在说一故事而立知结局。”“说经”是“演说佛书”,后来发展为专讲佛教史上的有关故事。“合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可能是两人演出,对答式指物歌咏,一人指物为题,另一人应命题咏,可能带些讽刺性质。(www.daowen.com)

“说话”是“说话人”赖以养家活口的职业,所以必须尽一切可能来吸引听众。而听众听“说话”是为了娱乐,要讲得有趣味才拉得住他们。因此,趣味性就成了“说话”的第一原则。为了有充分的趣味性,许多“说话”都虚构故事。“讲史”所说,有许多都出于虚构,其原因也在于此。“说话”强调市井的趣味,其注意力集中于编织故事,且杂以科诨,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中国通俗小说的一般形态。“说话人”必须使听众对话本里的人物产生深刻共鸣,感同身受地关注其命运,从而兴味盎然地倾听“说话人”的演述。因此,话本中人物(除了大奸大恶者以外)的言行、感情也正是市井民众在类似情况下所可能产生或向往的言行、感情。

说话艺术的普及和“说话人”的增加,更引起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仅靠“说话人”即兴发挥,已无法满足欣赏者日渐提高的审美趣味。欣赏者、“说话人”都迫切需要新的优秀话本;于是开始有人专门为“说话人”,也为戏剧表演编写底本。这样,就实现了从口头传留到文字作品的演进,出现了话本小说。话本小说是宋代的通俗文学,与正统的诗文面貌完全不同。话本小说包括短篇的小说话本和长篇的讲史话本,后者一般称为评话。短篇的小说话本,用接近当时的口语写成,通俗易懂;长篇的评话主要采自史书,用浅近的文言,也夹杂一些口语。

话本小说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广阔的,主要从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吸取题材,以市民阶层为主体,多方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浓厚的生活气息。作品善于在提炼生活的基础上组织矛盾冲突,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在说话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古典小说传统特色。在人物刻画上,较少孤立的静止的心理描写,而多在矛盾冲突和情节发展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别着重于人物行动和对话的描写,偶尔也穿插一些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虽然还显得比较粗糙,但已经有了一些富有典型特征的细节描写。语言质朴自然,通俗生动,具有较强的表现力。短篇小说话本多方面的艺术创造,使中国古典小说的现实主义艺术更加走向成熟,为明清两代古典小说的繁荣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清徐苞《红楼梦》人物画。

明代小说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在这一时期,小说数量大,作者多,名作多,思想内容广,艺术成就高,样式齐全。就题材来说,有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世情、公案等;就体裁而言,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短篇小说又包括拟话本、小说与笔记,各体皆备,作品丰富,并且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经典名著。在明代小说发展的基础上,清代的小说,包括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达到了中国古代文学小说发展的高峰。清代文学的主要特征是现实主义小说取得了空前的成就,特别是出现了《儒林外史》《红楼梦》这样具有世界影响的巨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