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光炯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早已把自己当作地道的农民了。他谦逊地认为这里的每一位农民都有可能是自己的老师。哪里有什么好的方法,他总是虚心求教。就这样,他学到了很多耕种栽培方法。
在日记里,他这样写道:“土壤这种不求索取、但求奉献的精神,时时启发我思考:一个党的科学工作者,应该怎样对待工作,对待事业,对待生命?”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生都如土壤一样默默地奉献。
高龄的侯光炯一直放不下他的事业,还随时坚持亲自去农村实地考察。88岁那年的一天,他准备再次去乡镇看看他心心念念的免耕技术的情况。可惜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想到老人年岁已高,工作人员都劝阻他这次就算了,以后有机会的。但是,侯光炯坚持要去,他认为下雨天的情况更应该看看。
当地派的是一辆卡车,侯光炯拒绝坐副驾驶室。他坚持坐后面,认为这样才能更方便观察稻田和指导大家。一路上,他像个孩子似的开心地为大家讲解。他对土壤的这种挚爱,让周围的人既心疼又肃然起敬。
1996年,91岁的侯光炯先生与世长辞。一位叫戴德光的农民专程去重庆要了他用过的物件,回到长宁后自己出资建了一座侯光炯的衣冠冢,以此留作纪念。(www.daowen.com)
“人类无法更改生死的规律,但是完全可以把握生命的运行轨迹。六十多年来我始终在寻找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土壤研究之路,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息。”如今,当翻开约六十万字的《侯光炯土壤学论文集》时,我们才能真正感觉到这些话沉甸甸的分量。
活动与探究
1.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天吃的香喷喷的大米饭是怎么种出来的吗?你们亲自参与过水稻的栽种与收割吗?如果没有,那么我们就利用暑假,去做个收割小帮手,然后把你看到的或者亲自参与的劳动场景用相机和文字记录下来,在班级展示。
2.去查阅有关侯光炯和他的自然免耕法的资料,更全面地了解侯光炯的事迹,丰富自己的知识,感受他爱土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