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筑装饰专业教改:职业素质体系构建

建筑装饰专业教改:职业素质体系构建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实现建筑装饰功能,满足行业、企业需求,契合国家发展战略为根据,以全面性、岗位匹配性、导向性为原则构建建筑装饰专业群学生职业素质结构体系。职业素质结构体系。

建筑装饰专业教改:职业素质体系构建

建筑装饰是建筑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而成的行业,是技术、艺术文化三结合的产业。建筑装饰专业群是为行业、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装饰设计、施工人才。以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实现建筑装饰功能,满足行业、企业需求,契合国家发展战略为根据,以全面性、岗位匹配性、导向性为原则构建建筑装饰专业群学生职业素质结构体系。

一、职业素质内涵与建筑装饰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概念界定

关于素质,由于其内涵丰富,受认知能力影响明显,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述。能力素质,也叫素质能力,英文释义是competency,胜任力。美国心理学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年把素质定义为影响工作绩效的人格特征。斯班赛则认为素质是与人的心理密切相关的态度、价值观、动机。而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表述是从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相结合的角度来界定,“素质是在个体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和发展水平”,涵盖生理性素质、心理性素质和社会性素质三个功能性结构。

职业素质。关于职业素质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理解。解延年认为,职业素质应该“包括知识、技能、能力、体质、生理、心理和思想品德等因素在内”;王敏勤则认为,“职业素质应该由基础性素质、专业性素质和创业、创造性素质三部分组成”;许启贤认为,“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

职业素质结构体系。就是构成职业素质的要素体系,即职业素质的构成。它包括通用性职业素质、专业性职业素质和发展性职业素质,这三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职业素质结构体系。

通用性职业素质包括基础性职业素质和关键性职业素质。基础性职业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等;关键性职业素质包括沟通交流能力、数字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自我发展与管理发展等。专业性职业素质包括专业基础性职业素质、专业方向性职业素质。发展性职业素质包括继续学习素质、创造创新素质、职业调适素质、自主创业素质等。

比较而言,通用性职业素质具有更强的普适性,无论学生今后从事哪一种具体的职业,它都能发挥基础作用和通用功能,特别是包含沟通交流、数字运用、信息处理、团队协作、自我学习和管理发展等素质在内的关键性职业素质。专业性职业素质则是与学生所学专业或今后拟从事的具体职业工作直接相关的有关知识、能力和人格等内容,与职业工作的对应性更强,更有针对性,也更为集中,但从纵向上来看则更为专精,更为深入。发展性职业素质包括终身学习、职业调适、创新、创造和创业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内容,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职业素质,它影响或决定着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程度和成就大小等。

根据以上对职业素质结构体系的分析,笔者认为建筑装饰专业群学生职业素质结构体系是一种与装饰职业密切相关,能满足个体社会化生存需求,驱动个体产生卓越学习、工作绩效的各种知识、技能、个性化特质的集合。具有以系统的形式存在,内在结构合理,功能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明确等三个基本特征。

二、建筑装饰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919年,在德国魏玛小镇成立的“包豪斯学校是现代装饰专业教育诞生的标志。中国的装饰专业教育始于1956年,经过近50年的摸索发展,2004年教育部以“职业岗位群为主,兼顾学科分类”为原则,下发了《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加强专业设置的动态适应性和规范化管理。建筑装饰专业由艺术设计类划为土建大类建筑设计类,专业名称调整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代码560102),同时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服务面向、核心能力、主要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设置等内容。2013年,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专业岗位群把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室内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统称为建筑装饰专业群。目前,各高职院校装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式主要参照2004版相关要求实施开展。13年后的今天,装饰行业已然进入规范化、质量化、创新化发展阶段,安全、节能、个性、舒适是当前客户群体的总体诉求,成品化、标准化、装配化是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行业的发展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原始驱动,行业的发展变化对人才培养,特别是人才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人才素质培养市场化导向背景下,在广泛的企业调研基础上,我们比较研究了黑龙江、江苏、四川等地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装饰专业群培养方案,在学生职业素质结构建构方面发现的问题如下:

专业核心素质培养与企业要求相差甚远。各院校装饰专业人才素质培养都走务实的路线,课程结构按照“知识—技术—技能”来构建,知识、技能体系按照“施工任务承接——装饰过程实操——工程结算”的闭合循环开展。在此模式下,学生90%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岗位专属素质锻炼上,但在企业调研中,企业反馈的意见集中在学生岗位核心能力的掌握达不到企业要求,具体体现在学生的施工图绘制、设计软件运用、装饰施工中的沟通管理等岗位核心专属素质的精专程度不够。

通用素质培养存在严重偏差。立德树人是学校办学的根本任务,核心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人—社会人(职业人)”的转化。而实际教学中,学校偏于重视可量化、可考核知识技能的教授,而在学生社会化通用素质方面,课程设置所占比例少,实用性解决提升方案稀缺,这些能力素质的养成往往靠学生个人悟性,存在着培养过程和培养任务的脱节问题。

专业素质培养评价导向与企业评价导向脱节。学校强调的是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装饰装修实物的结合,是以装饰实操技术性问题解决为导向。然而,行业企业实际运作中是以装修成果的客户满意为导向的,客户满意的素质需求远不止技术技能方面,存在着专业教学评价导向和企业终结性评价导向不统一的问题。

发展性职业素质培养与国家战略不相契合。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今天,创新已然从一项基本的能力素质演变为国家发展的驱动战略。虽然各校也十分重视,但结合专业如何进行体系设计,创新意愿怎么激发,创新意识怎么培养,创新能力怎么锻炼都没有落地,存在着培养举措落后于当前国家政策导向要求。

三、建筑装饰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结构体系构建

建筑装饰专业群学生职业素质结构体系构建既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当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要目标指向性明确,这个指向性就是切合当前国家的发展战略,实现装饰的基本功能,满足行业、企业、岗位的发展需求。

(一)建筑装饰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结构体系构建的基本依据

学生通用性职业素质、专业性职业素质结构要实现装饰的主要功能。自建筑出现以来,建筑装饰作为它的伴生产品就随之产生。建筑装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文化艺术现象,每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都在建筑装饰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发挥着特定的功能。从建筑装饰的发展轨迹看,主要有以下4个功能:

安全性功能。安全性需求马斯洛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位居首位,是人类的第一需求,也是原始的建筑和建筑装饰的唯一考虑因素。室外带有图腾崇拜印记的图像图案,室内摆放的兽骨以及手工雕刻都是原始先民崇拜上苍,祈求保护的安全性诉求的表现。(www.daowen.com)

社会性功能。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阶层、阶级的产生,建筑装饰的另一项任务逐渐萌生,建筑及装饰要与居住者的身份地位、宗教信仰匹配,建筑装饰的社会伦理功能得以发展。建筑中的雕刻、纹饰、色彩、线脚以及构件排列、组合的秩序等,都成为人们理解和判断建筑风格、类型和文化伦理内涵的至关重要的信息,时代感的社会意识、理想信念和价值观通过这种装饰的形式而得到显现。

审美性功能。在此之后,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类社会又赋予建筑装饰新的要求——装饰审美性功能的开发,装饰装修成为展现居住者兴趣、喜好、品位、娱乐、特长的特定空间环境的再营造。从那时起,色彩鲜明的书法字画玉石陶瓷珊瑚贝壳植物花卉等室内陈设物品开始广泛使用并流行起来。

实用性功能。进入近现代,人们对纯审美的装饰的抨击多于对它的赞扬,在实用主义思想的冲击下,建筑装饰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潮流,装饰的实用性功能得到发展。装饰装修更多关注建筑物理构造的保护,噪音隔离吸收,功能性空间分割,和谐愉悦环境营造,物品储藏等实用功能。建筑装饰发展历史和功能的探索、发展、健全是未来建筑装饰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装饰人才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

学生专业性职业素质结构要满足装饰行业发展的需求。从整体上看,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建筑装饰行业总产值由2003年的0.72万亿元提高至2015年的3.6万亿元,预计“十三五”期间,装饰行业在国家经济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将继续增大。其次,装饰行业涉及交通、办公、娱乐、居住等各类场所,影响每个人的身体、情绪,关系重大。而截止2016年7月,我国装饰装修大、中、小、微型企业分别占总数的0.08%、0.6%、4.8%和94.52%,微型企业几乎全部是家装企业,企业间的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相差巨大,装饰装修成果的满意度亟须提高,企业转型升级形势紧迫。再次,我国建筑装饰行业从业人口总量超过1600万,具备大学教育背景的技术人员不足240万,不仅满足标准化施工的技术技能人员缺口大,而且,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人才素质的差异化诉求也不尽相同。最后,2013年国家“一带一路”全球化发展战略和2015年“互联网+”经济形态的提出,既给建筑装饰行业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也对装饰行业人才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见,建筑装饰行业企业发展潜力巨大,产业转型升级形势紧迫,国际化发展态势明显,技术技能人员需求旺盛,支撑行业升级调整和国际化参与的具备创新思维和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是未来培养的重点。

学生发展性职业素质结构要契合国家战略目标调整。近年来,国家提出要通过创新发展驱动,优化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众所周知,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建筑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与否。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和结构调整根源在人才素质,农村劳动人口也是当前我国建筑业的主力军,如同建筑业之于国民经济的作用一样,农村建筑人口对于建筑业的影响巨大,甚至直接决定建筑业能否转型升级。无独有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也在于农村,在于农民,基础在于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被称为中国最大的“素质工程”项目,90%的生源来自农村,是直接面向农村,服务农村,提升农村人口能力素质的教育形式。绝大多数高职大学生是农村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肩负着代际上移和改变家庭经济命运的重担,农村学子的能力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个人和家庭的收入水平,也直接关系到国家宏观战略能否实现。因此,高职人才培养,特别是建筑装饰专业的人才素质培养,要着眼大局,紧随国家战略目标,服务国家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服务行业的创新发展驱动。此外,在我国人口红利走到尽头,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创新从劳动者基本素质需求转化为驱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也是创新思维、意识、能力的发源地。高职院校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必须提上日程。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形成的影响因素,创新意识提升的有效途径,构建创新能力锻炼载体平台。

(二)建筑装饰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结构体系建构的原则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社会在赋予高校人才培养任务的时候,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基本要求,规定了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中既有社会对各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普遍性要求,也有装饰专业群培养的特殊性需求。

全面性原则。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从这个层面上讲,建筑装饰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建构原则首先要考虑“人”的因素,人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是首要原则。

匹配性原则。建筑装饰专业培养目标是为建筑装饰设计、施工、管理一线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装饰专业能力素质建构要着眼于装饰施工员造价员、设计员等目标岗位群的需求,实现人才基本素质与岗位无缝对接。

导向性原则。建筑装饰行业是建筑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交叉行业,行业从业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装饰技能,还要能够把握群体性客户的心理诉求,以期提升装饰成果满意度。因此,基于客户导向的职业素养构建是十分必要的。

发展性原则。建筑装饰行业专业能力素质培养要兼顾行业专业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密切关注行业企业发展趋势,技术技能需求变化,并通过终身学习,去适应并推动行业企业发展。

(三)建筑装饰专业群学生职业素质结构体系构建

在把握学生职业素质结构体系构建的依据、原则基础上,通过对装饰企业调研和装饰专业教学实践,从装饰岗位需求的岗位专属能力,个体适应社会的通用能力,推动行业发展的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的身心人文素质等四个方面来构建建筑装饰专业群学生职业素质结构体系。

装饰岗位需求的岗位专属素质。装饰专业素质建构的目标任务是实现设计理念到装饰装修成果的转化。主要包括设计理论、设计实践、装饰施工、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五大素质模块。内容涵盖装饰装修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装饰工程造价、装饰施工图绘制、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材料采供与管理、工程信息管理等。学生在学习后,能够整合客户需求、设计理念、装饰空间之间的关系,按照计划的工作步骤,有效使用媒体设备,实现原始空间到设计方案的转化与优化,实现设计图纸到组织施工的推进,实现施工进度与人财物的管控,实现信息管理以及装饰成果的展示。

个体适应社会的通用素质。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帮助个体适应社会,完成社会化进程。该项能力素质决定学生是否能较快适应社会,完成从学生身份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规划与调整、自我管控等方面的能力是核心关键。装饰行业的语言表达与客户满意度密切相关,涉及客户心理观察、设计理念介绍、语言逻辑和说服力等诸多方面。人际交往能力则与个体的诚实、正直品质,真诚、宽容、自信态度,乐于助人、尊重他人习惯密不可分,这些品质、习惯既是学生个体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构成元素,也是装饰行业发展的基石。规划调整要求个体能够结合自己的理想目标,制定实施计划并坚持,且根据实际不断调整适应。这些能力很难通过课程教授,但存在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环境熏陶,言行示范,活动锻炼,用心体悟。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装饰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就是从业人员的思想态度、价值观念和生存方式等社会通用能力的改变。

推动行业发展的学习创新素质。该项素质建构的目的是帮助个体着眼未来,培养终身学习习惯,培育创新意识能力。关于终身学习,是古今中外,亘古不变的理念,无需赘述。创新创意能力从过去的个体能力素质上升到国家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深入人心。仅2015年,国务院4次发文,从体制机制、组织领导、经费支持等诸多方面提出政策导向要求。明确学校要通过师资队伍、校企协同、教学改革、管理方法、考核方式等着手,营造创新环境,养成创新意识,培育创新能力。笔者以为,建筑装饰行业的创新,存在于设计、施工、管理的每个细部,存在于设计色彩搭配、施工效率提升、绿色节能减耗、安全环保节约、生产装配变革的每个环节。

个体全面发展的身心人文素质。目的是促进个体关注身心健康,以人文素质提升促进专业素养进步。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除了学习之外,大部分时间在网络虚拟空间度过,身体素质技能呈每年下降趋势,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和物质化社会环境诱使国人心理疾患频发。装饰行业不仅需要从业者具备娴熟的技术技能,还需要健康身体支撑高强度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和奢华装饰成果的反差,需要从业人员拥有健康心理状态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而历史、文学、艺术,美学哲学、伦理,风土、人情、事故等人文素养也是设计装饰从业者业务能力提升的重要元素。

建筑装饰的发展历程是人类社会科技进步与经济发达程度的映射,会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地不断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进步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出现新的功能诉求。目前,建筑装饰行业不仅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舒心”工程,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富民”工程,是农村适龄建筑劳动人口的重要出路。建筑装饰专业群学生职业素质结构体系构建不仅关系到装饰业态本身,还关系广大从业者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未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展开,建筑装饰行业将成为我国文化传播的使者,逐渐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因此,建筑装饰专业群学生职业素质结构体系构建不仅要着眼眼前的就业竞争诉求,更要做好跨文化的蓄力,把中国装饰和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