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筑装饰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以及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明确了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适应的就业岗位主要包括施工员、设计员、造价员、材料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等岗位。根据岗位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见表1),明确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再根据岗位群岗位能力分析,进一步明确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能力为职业核心能力,建筑装饰施工图绘制能力、建筑装饰效果图制作能力、建筑装饰工程造价能力、建筑装饰材料采供与管理能力、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建筑装饰工程信息管理能力为职业拓展能力(见图7)。按照建筑装饰项目工程完整的工作过程建构相应的学习领域,在实训中心、产学研基地的职业情境中做中学,学中做,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同步提高。
表1 建筑装饰岗位及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表
续表
图7 建筑装饰职业能力分析图
根据职业分析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建筑装饰专业培养目标为:为建筑装饰企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掌握建筑装饰企业第一线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所必须的应用知识,具有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所培养的学生以建筑装饰企业一线的项目施工员为主要就业岗位,以项目设计员、造价员、材料员、质检员、资料员等技术岗位为就业岗位群。
二、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体现了现代学徒制的本质要求
构建了体现现代学徒制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强调经由职业实践、工作过程分析和归纳所确定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整体的教学行动与典型的职业行动的整合,其课程结构是行动体系的框架,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
根据建筑装饰专业对应岗位群的公共技能和素质要求,确定10门职业基础课程;根据建筑装饰施工员核心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建筑装饰项目工程工作过程开发确定8门职业岗位课程;根据专业对应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与程序,充分考虑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确定7门职业拓展课程;构建了以建筑装饰工作过程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的适合开展工学交替的特色课程体系(见表2)。
表2 建筑装饰职业岗位能力和对应学习领域图表
续表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体现了现代学徒制能力本位要求。职业岗位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达到就业岗位的职业要求,与专业认知、企业实境训练、顶岗实习等共同构成建筑装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由训练中心课程、项目中心课程、体验中心课程、培训中心课程4个模块21门课程和证书培训课程构成。探索实践教学实施的方法与途径,以校内实训中心和项目中心建设为重点,聘请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到项目中心做“师傅”,逐步完善并形成“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机制(见表3)。(www.daowen.com)
表3 建筑装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注:1.( )内数字为周数。共计78周。
2.横向排列的课程按先修后续关系排列。
3.E为训练中心课程、F为项目中心课程、G为体验中心课程、H为培训中心课程、G5安排在校内或实习所在地进行,应组成以企业专家为主的答辩委员会。
教学进程安排体现了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要求(见图8)
图8 建筑装饰专业工学交替课程安排
专业主干课程开发体现了现代学徒制对学习情境的要求,体现工作本位。现代学徒制要求开发工学结合课程,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因此,现代学徒制课程的核心不再是传授事实性的专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课程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与行业企业合作,通过工作任务分析实现典型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转换,通过工作过程分析实现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再通过教学过程分析实现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转换,形成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构建的思路与途径(见图9),明确课程的学习内容、能力目标、考核方法、职业资格证书等,突出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一体化项目教学,培养学生信息收集、方案策划、组织施工、评价验收的能力。
图9 基于工作过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现代学徒制课程开发流程:以职业岗位调研分析为基础,以实现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目标为根本,形成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流程(见图10),这一流程中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体现企业要求。
根据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构建的思路与途径,我们以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实训项目开发完成了19门专业主干课程,制订了《室内陈设制作与安装》等19门课程标准。
图10 基于工作过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