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建院“三线合一,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三线合一,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联合企业办学、开发教学资源、培养适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一)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要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在教学方面,需要知识线、技术线、技能线,三线合一的课程内容。具体体现在第一学年设立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的课程,课程结构以知识→技术→技能来完成构建。第二学年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完成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课程结束后开展实践技能训练;在办学方面,需要学校与企业融合一体的文化、需要理论与实践融合一体的课程、需要工作与学习融合一体的教学、需要产业与教学融合一体的平台、需要教师与员工融合一体的队伍。根据以上的总结和经验,提出了构建适合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三线合一,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描述。构建“1+1+1”的课程体系,创新“基本技能+项目导向+实践技能+顶岗实习”教学模式。针对“三段式”教学模式忽视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培养,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提出了构建“1+1+1”的课程体系,创新“基本技能+项目导向+实践技能+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思路。实施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1+1+1”的课程体系,指在校的三个学年分别有各自的教学目标:第一学年在校内开展专业基本技能的教学和实训,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功,以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二学年在校内开展工程项目导向的专业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按企业工作状况在校内的实训室里,完成专业技术课和专业实践技能的教学活动;第三学年,用1年时间顶岗实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在校外企业实训基地,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学生直接参与实际岗位工作,达到顶岗实习的目标。
图2 三个内涵式课程内容系统化建设
开发三个内涵式系统。课程系统建设采用分解学习内容,开发三个内涵式系统(见图2)。“1+1+1”的课程体系的内涵建设,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主要的发展任务,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1+1+1”的课程体系中,设有六种类型课程:通识教育课、基础技能课、专业技术课、认识实习课、实践技能课、顶岗实习课。将六种类型课程分为三个系统分别为:知识教学系统:基础知识教学—专业知识教学—专业知识拓展;技术教学系统:基础技术教学—专业技术教学—岗位管理实训;技能教学系统:基础技能教学—实践技能训练—岗位技能验证。课程系统设计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知识、技术技能的教学内容等在每门课程中深度融合,完善三个内涵式课程内容系统化建设。
总之,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思路始终围绕着每门课程由知识传授、技术学习、技能实践(反映运用专门技术熟练的程度)等三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展开设计。课程标准建设也是围绕课程的知识点,技术点,技能点的广度、深度来设计课程内容。并且,在教学情境中反映了能力描述、目标、主要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学生应具备知识和基本能力、教师安排、教学场所、考核评价方式、考核时间等教学信息内容。
二、四川建院建筑装饰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标准引领、建筑装饰施工(工作)导向、校企合作的123人才培养模式”,联合企业办学、开发教学资源、培养适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一)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用行业标准引导教育标准,用教育标准指导培养方案,以社会需求为方向,以行业协会和企业为依托,经过三年示范建设的再实践、再认识,进一步凝练升华,总结出“标准引领、建筑装饰施工(工作)导向、校企合作的123人才培养模式”(简称“123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为:
1——指培养面向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
2——指在行业标准引领下,以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工作)为导向,构建的能满足就业岗位需要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理论知识培养系统和实践能力培养系统。
3——指理论性课程采用课堂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兼有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要求的课程采用多种形式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课程采用校内实验、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模式
以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以行业对人才需求为基础,分析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主要的职业岗位(群);从职业岗位出发,由行业企业人员和教师组成的工作团队对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岗位核心能力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再转换为行动领域,然后选择有教学价值的行动领域,按照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由易到难进行排序,并进行教学转换,构建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最后将各学习领域按完整的行动过程,具体开发设计成适合教学条件的学习情境,具体表现为教学实施计划、课程标准和教学情景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构思路见图3。
图3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构思路
本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为核心构建课程内容,主要由两大类课程组成,分别是职业基础素质课程和校企综合实践课程。职业基础素质课程包括基本素质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方向强化课程。基本素质课程包括“两课”、体育与心理健康、英语等;专业技能课程是培养学生岗位基本能力的学习课程,是强化和提高综合能力的基础;专业方向强化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学习课程,是形成综合能力的关键。校企综合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学习课程。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见表1。
表1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在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后,由建筑装饰企业专家、专职教师及课程开发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课程开发。课程开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建筑装饰工程项目为载体、以职业教育教学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学习领域课程内容以学习情境为表现形式,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是一种全新的职业教学模式。学习领域课程分析见表2。
表2 学习领域课程分析
续表
(三)建筑装饰专业主要课程流程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主要课程流程见图4。
图4 建筑装饰专业主要课程流程图
三、浙江建院建筑装饰专业“233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合作企业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进行合作,通过成立企业学院,与装饰企业共同培养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学院从自身情况出发,进行了一系列适合该学院的改革,以胜任企业急需的装饰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二融合、三对接、三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即“233人才培养模式”。
二融合。按照装饰行业职业岗位需求,以装饰设计、装饰施工管理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训练为主线,实施“建筑人文素质教育计划”,培养学生“自信、自律、自主、自理”的行为能力,将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职业能力培养与建筑人文教育相融合。通过学生社团创新创业活动、学生新苗计划与“挑战杯”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之与以装饰设计和装饰工程施工管理两大职业岗位顶岗就业能力相融合。
三对接。通过“双向兼职,角色互换”使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能工巧匠相对接,通过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共同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将行业企业各类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先进施工工法、新技术、新工艺融入课程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通过校内集“教、学、考、训”为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和亚厦装饰等企业教学场所的建设将课堂知识传授与工程实境教学相对接。
三阶段。即以专项能力、综合能力和顶岗能力三阶段教学内容为核心的第一阶段(第一、二、三学期):培养专项职业能力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道德和专项能力,以“学中做”为主,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雏形”阶段。第二阶段(第四学期):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培养阶段。该阶段继续贯穿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岗位拓展能力,通过装饰综合认知实习和装饰设计、装饰施工管理两个综合实务训练,融入职业标准、技术标准规范、以“做中学”为主,构成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阶段。第三阶段(第五、六学期):顶岗能力培养阶段。该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以“岗中学”为主,形成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品”。在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以学校为主,实践教学以企业方为主,学做合一,即理论与实践教学按学期分比重相互渗透,在校期间主要包含以下实践活动。(www.daowen.com)
第一学期,从新生始业教育开始,由企业派遣管理负责人介绍公司概况及企业文化宣传,带领学生参观企业,感受企业文化。第二学期,理论知识学习完成后,安排后两周课时,分配学生进入装饰企业施工现场进行劳动实习,锻炼学生专业感性认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第三学期,理论知识学习完成后,将进行为期3周的实行轮岗制(方向定位实习)。第四学期,由学院和企业选派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师傅根据学生确定的不同方向共同进行不同岗位专业教学和实训。第五、六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毕业设计阶段,学生选择合适的岗位,学校指导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组成指导小组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很好地解决毕业生就业和毕业设计之间的矛盾。毕业设计课题来自生产实际,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由于企业已把这些学生视为自己的员工,也愿意提供适当条件配合学校开展这项工作,这对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起很大的作用。另外,在这一阶段,企业和学生之间加深了相互了解,学生对就业单位有了亲身体验和感受,有利于工作后及早地进入角色。
此外,企业与学院还尝试教学模式的变革:课程体系与行业标准匹配、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匹配、实训设备与技能训练体系匹配、学习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匹配、素质养成与企业员工要求匹配。
第一,根据行业标准确定课程体系,保证学生的专业性,很多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学院教师和企业工程师联合开发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岗位需求指定教学内容,不拘泥于传统的学科要求而面面俱到,遵循职业教育“必须、够用”的原则,确保学生岗位的适应性;第三,根据技能训练体系配置教学设备,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下,或自己购买,或接受企业的捐赠,保证学生职业技术的核心竞争力;第四,根据学生未来的工作环境,构建了“教学工厂”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尽早适应企业的工作氛围;第五,根据企业的作业要求,引入企业的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现代企业人”的良好工作习惯。
(二)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学生学习分为“2”和“1”两个阶段,形成“教学工厂”+“准就业实习”合一的学习模式。前2年,充分发挥学院培养主体的作用,依托校内以五个“合一”为内涵:即教室车间合一、教师师傅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程工艺合一、作品产品合一的“教学工厂”,进行生产性实训,交叉并行完成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素质养成的任务;后1年,发挥企业培养主体优势,依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准就业实习过程中,结合实际岗位要求,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校外顶岗实习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结合职业抓学习,结合就业预顶岗,通过“干中学、学中干,”使学生提早了解企业,融入社会,领会企业文化,提高责任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校企教科研融合。学校以技术合作为切入口,以技术应用科研为特色,使教学、科研、工程项目相结合,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承接合作项目,根据技术合作项目开展教学,有效地提高了科研效率,也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水平和效果。尝试逐步从企业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入高校的机制,目前,企业已有数人在学院担任顾问;同时,学院教师也定期深入企业一线,了解学生在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与企业一起研究、协同解决。学院为企业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和培训。企业与学院以“专项·综合·顶岗”三阶段为主要人才培养模式,以产教结合、学做结合、校企融合为三大模块,同时,秉承“责任共担、人才共育、成果共享”原则,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正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育管理团队,为企业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好、就业竞争力强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促进学院与企业真正实现“互惠双赢”。
四、江苏建院建筑装饰专业“23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在教学实践中形成“23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深度融合,通过校企双元合作、实施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达到毕业证与上岗证双证融通,培养适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一)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装饰行业的工程特点和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实施“23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5)。深入做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的研究,为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图5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工学交替即第一、二、四、五、七等5个学期为校内课堂教学和工作室项目训练,第三、六、八等3个学期为校外企业项目训练、顶岗实习,校内校外交替进行;其中第三、六学期为小学期,集中安排学生带着任务到工程现场随岗实训和跟岗实习,返校后带着问题接受工作室或实训室项目教学与训练;第七学期学生进入相应工作室和实训中心接受综合项目训练。在工作室做到“教、学、做合一”,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进行真题真做,通过直接参与社会项目来锻炼学生技术能力,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同步培养的目标,完成1项中级职业技能的训练与考核。第八学期,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进入建筑装饰企业顶岗综合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创新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这期间达到职业资格标准并取得1项职业资格证书。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实现毕业证书与上岗证双证融通,实现与企业岗位的对接。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1.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建筑装饰专业对应岗位群的公共技能和素质要求,确定10门职业基础课程;根据建筑装饰施工员核心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建筑装饰项目工程施工过程(见图6)开发确定8门职业岗位课程;根据专业对应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与程序,充分考虑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确定7门职业拓展课程;构建了以建筑装饰工作过程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的适合开展工学交替的特色课程体系(见图7)。
图6 建筑装饰项目工程施工过程
图7 建筑装饰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图
2.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新课程以装饰工程施工任务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进行的课程开发和学习情境构建,符合工作过程和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的流程,有明确的目标(标准、规程)或施工产品(实物),这就要求指导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采用启发式、探索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把课程讲授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构建并有效运作“项目教学”模式。利用产学研一体化的训练中心和项目中心,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技术服务于一体,并及时融入新技术、新工艺,使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做到“手、脑、口并用”,“教、学、做合一”。
在实践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学生在实践前应有预习,对自己提出要求,对课程提出问题,明确每个实践模块的目的、内容、要求;实践过程中要有步骤,做到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勤于训练,善于分析;实践结束后及时写出实践报告,写出心得和独到见解,分析不足并改进方法。
在实践教学的途径方面,以校内训练中心和项目中心建设为重点,逐步完善并形成“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机制。
以校内训练中心和项目中心建设为中心,开展生产、科研和技术服务活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通过训练中心完成装饰镶贴、装饰涂裱、装饰木工、装饰金属工艺等技能操作训练;在项目中心,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开展科研和技术服务,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使教师、学生在项目教学中得到了锻炼;经常聘请行业和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到项目中心兼职任教,以有机地协调技术和艺术的关系,有效促进产、学、研结合。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行“多证书”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接轨,把职业认证课程内容嵌入教学计划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融合相应的职业技术、技能,达到相应职业技术资格的鉴定标准,经过培训中心的考试与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因技术性、应用性强,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工作情境”教学,把“学习情境”系统化设计来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程实训分校内和校外两组双轨交替,一组在校内工作室和建筑装饰技术实训中心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氛围,6个学生组成1个小组,组员角色扮演,团队合作完成一个项目。教师充当部门经理,负责分配任务,并要求学生按企业工作流程要求,在整个实训过程中严格把关,层层负责,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另一组在校外实习基地真实的工作氛围中6个学生组成1个小组,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带领和指导下完成实际的工程项目。然后两组换岗,双轨交替进行(见图8)。
图8 工学结合、双轨交替教学模式
(三)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
为深入推行工学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三年来,学院先后与上海睿合广告传播有限公司、徐州天力建筑装饰工程公司、江苏水立方建筑装饰设计院、徐州清大吉博力建材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研发中心,与南京金鸿建筑装饰工程公司等40家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双方坚持“互相支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共同发展”的原则,深化合作的深度,拓展合作的广度,把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做实做细,不断深化合作的内容,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团队、实训基地、文体活动、管理体制等方面深入开展全方位合作,取得初步成效。
校企合作建立“仿真+全真”开放式创新型实训基地;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和场地,将教学、实训与技术服务工作相结合,实现“教室工作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教程工艺合一、作品产品合一”;把教师推向企业、推向市场,开展技术开发与工程服务;聘请企业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开发与建设,并邀请他们定期开展讲座或兼职授课;以(工程、课程)项目为纽带,形成专兼结合项目组,企业技术人员与教师互聘互认,实现人才融合,打造了一支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和系列文艺、体育活动。上海睿合广告传播有限公司设立“睿合杯”才艺大比拼系列活动,江苏水立方建筑装饰设计院设立“水立方杯”专业论坛和技能竞赛系列活动,徐州天力建筑装饰公司设立“天力杯”体育系列活动,并提供学生奖金和活动费用10多万元;清大吉博力建材有限公司设立“清大吉博力班”,每年提供助学金8万元,开展订单培养。通过校企间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专业竞赛等,在学校与企业间形成良性互动;从理念、教风、学风等方面实现感情与文化的融合。
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校企合作管理新模式。“学校、企业、行业协会三位一体”合作成立了“徐州建筑装饰学院”,实施校企合作理事会制,以协会负责人、企业经理人和专业带头人三方为组织核心,探索互动合作、实现三方共赢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用互利共赢机制做纽带,打破校企之间的门户界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人员互聘,开展(工程、课程)项目管理、绩效管理,联合开展各类技术攻关和技能培训工作,共同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实现管理融合。
通过“人才、感情、文化、管理四融合”提高了专业的影响力、学生的竞争力、教师的执行力、管理人员的领导力。
以上4所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都取得了成功,江苏建院建筑装饰专业“23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这4种模式在形式上各有不同,但都强调校企合作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保证。都是一种将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倡“教学做”合一;作为一种学习模式,强调的是学习与工作任务相结合,提倡“做中学、学中做”,在学与做反复交替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江苏建院建筑装饰专业“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学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解决实际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强调的是学生、企业、学校三者的互动,学生是“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过程中的受益人;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提供相应的实践岗位,优先录用毕业生;学校是实施“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者、管理者和联络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