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筑装饰专业省品牌建设目标设计

建筑装饰专业省品牌建设目标设计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建筑装饰专业已构建起以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为主,以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为辅的教学团队。

建筑装饰专业省品牌建设目标设计

一、建筑装饰专业省品牌建设总体目标设计

依托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优势和江苏建筑装饰强省优势,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化教学改革,完善与国际专业认证对接的教学标准,探索双语化专业课程建设,构建多方协同的育人平台;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落实学分制、双导师制和弹性学制,建成多样资源集成的国家级开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形成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和“5+3”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支校企互通、专兼结合、双语融通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进一步完善实训平台,系统设计实践训练体系,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竞争力,持续发挥“标杆”作用,引领全国高职建筑装饰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具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专业。

二、建筑装饰专业省品牌建设具体目标设计(6大具体目标)

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成果的示范化。开展对发达国家同行业标准、专业标准、专业评价、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以及开发理念和开发技术的研究,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双轨并行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有效运行项目教学,实施学分制、双导师制和弹性学制,探索校、行、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探索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国际合作育人等方面形成系列研究成果。

优化师资培养机制,实现专业教学团队的校企互通化。引进4~6名青年教师,加强双语教学能力培养,培养2名在全国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以及15名骨干教师;聘请2~4名外籍教师,聘任20~25名企业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超过85%。

对接国际行业标准,实现专业教学资源的集成化。专业教学标准对接发达国家同行业标准、职业能力标准、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等,构建由职业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块”、工作室“项目”共享开放的课程体系;深化集成化课程内容改革,探索跨专业工程项目合作和团队精神培养的无界化教学模式;开展4门基础平台课、7门专业核心课、5门工作室项目课建设,编写7本教材;不断完善包含“两大平台、六大模块及一个系统”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完成16门网络课程、18000多个素材资源、50多个培训包、300多个企业案例,促进教与学的方法改革和效果提升,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打破校企融合壁垒,实现实训平台的产学研一体化。开放式管理现有工作室、实训室,校企合作新建家具教学工厂、建筑幕墙研究中心、低碳装饰技术研究中心、建筑文化研究中心、住宅集成技术研究中心,建成3个传统技艺大师工作室和10个教师工作室,将教学、科研、设计融为一体,突出职业能力、职业精神培养,形成一个完整且可以灵活组合的实训平台。

融入创新创业元素,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常态化。系统化设计建筑装饰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培养方案;开设专业、校友、企业3类创新创业讲坛;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培育3支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实现学生申请专利40项以上、设计成果产业转化80项以上。

拓展国际与地区交流渠道,实现育人平台的国际化。搭建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平台,组织学生考取国际证照,获取率达到80%以上;拓宽与海内外高校的合作和学分互认,加大与中国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等高校的师生交流,达成与欧洲、澳洲及美国等高校的合作,搭建国际合作育人平台,实现60人次以上的互访互换。

三、建筑装饰专业省品牌建设措施目标设计

加强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完善协同育人平台。按照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特点与要求,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双轨并行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与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协会深入合作,全面推进工学结合、协同育人机制改革。用互利共赢机制做纽带,打破校企之间的门户界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人员互聘,开展(工程、课程)项目管理、绩效管理,联合开展各类技术攻关和技能培训工作,共同培养建筑装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根据装饰行业的工程特点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完善“5+3”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深化与苏州金螳螂装饰公司、江苏水立方建筑装饰设计院的合作,共建校内工作室和装饰设计院,与金螳螂家装e站、天力建筑装饰工程公司、江苏紫浪装饰公司设立“订单班”,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有效运行项目教学,实施学分制、双导师制和弹性学制改革,深入做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协同育人、共同发展长效机制的研究,为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创新和完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行业、企业和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系列职业教育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

优化团队结构,加强师资交流,打造国际化的“工程型”专业教学团队。以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实施“分层培养、双向提高”和“企业进校园、工程师进课堂、教师进项目”的联合培养机制,打造校企互通、专兼结合、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工程型教学团队;优化团队专业结构。目前建筑装饰专业已构建起以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为主,以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为辅的教学团队。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需要,在今后四年内,重点引进或培养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方向、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教师2~4名,进一步优化教学团队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提升团队学历层次。目前团队中具有硕士学位教师占75%,今后四年,将鼓励并资助青年教师到全国重点高校攻读博士学位,采取培养、引进等方式,使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超过85%;打造合理教师梯队。目前教学团队专职教师共24人,其中50岁以上教师占12%,36~49岁教师占50%,35岁以下教师占38%;高级职称教师占50%,中级职称教师占25%,初级职称教师占25%;在未来四年,团队重点补充4~6名青年教师,特别是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优化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每年派遣2~3名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校企合作培养,四年内使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在现有1名专业带头人的基础上,再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安排专业带头人赴国外考察与培训,通过国外进修,学习国际先进技术、职业教育理念;通过企业研修培养,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技术服务能力、专业设计能力;加强高职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带领团队出色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培养骨干教师15名。通过国内外进修和企业挂职锻炼,四年内全部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主持或参与企业工程项目不少于3项/人/年;通过参加专业方案设计、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参加教科研项目,主持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和课程网站建设,提高教师双语教学能力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培养青年教师10名。通过国内外培训和企业挂职锻炼,注重对他们进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学组织方法、双语教学能力和“双师素质”培训,使他们能够独立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参与校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研究,参与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质量达到优秀;聘请外籍教师2~4名、兼职教师20~25名。逐步加大外籍教师来校授课学时,加强交流合作;加大从企业聘请技术骨干、技师、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稳定在50%;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培训,引导兼职教师参加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共同研究教学、共同进行科研和技术服务,保障团队结构的优化组合。

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标准,完成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根据专业所面向的建筑装饰服务域,分析发达国家同行业标准、专业认证标准、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以职业能力标准分析为基础,构建适应专业必修的6门职业基础课程,形成职业基础“平台”;各专业方向按照核心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开发确定6~8门专业方向课程,形成专业方向“模块”;充分考虑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设置10门左右专业项目课程,形成工作室“项目”;按照核心岗位涉及的工作内容确定课程内容,形成专业平台与专业方向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共享开放的课程体系,制定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教学标准;重点做好《表现技法》《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建筑装饰设计》4门职业基础平台课程和《顶棚装饰施工》《墙、柱面装饰施工》《轻质隔墙装饰施工》《门窗制作与安装》《楼地面装饰施工》《楼梯及扶栏装饰施工》《室内陈设制作与安装》7门工学结合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完善《建筑装饰施工图绘制》《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装饰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装饰工程质量检验与检测》《建筑装饰工程信息管理》5门工作室项目课建设,形成丰富的课程素材和工程案例资源,建成网络课程,方便专业师生和企业人员共享。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和实训项目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此带动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见表2~表4)。

表2 职业基础平台课程建设一览表

表3 工学结合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一览表

表4 工作室项目课程建设一览表

以项目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项目教学形式来进行设计,以技能为切入点,形成新的教材结构体系和内容,采用模块、项目、训练项目单元的结构方式,突出职业实践活动,穿插各类图片、表格和工艺流程图,增强启发性和趣味性;引入行业和国家、国际职业标准,吸收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编写,将工程实际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编入到教材中去,体现岗位的针对性。校企合作开发《顶棚装饰施工》《楼地面装饰施工》《墙、柱面装饰施工》《楼梯及扶栏装饰施工》《室内陈设制作与安装》《建筑装饰施工图绘制》《建筑装饰工程质量检验与检测》7本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项目课程教材。(www.daowen.com)

联合全国22所院校、14家企业组建资源库建设团队,遵循满足需求、系统设计,多元合作、资源共享,资源集成、提高质量,校企联管、持续更新的基本思路,共同搭建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四种用户界面,构建资源和服务两大平台,创建专业中心、课程中心、素材中心、培训中心、企业中心、社会中心六个资源模块,搭建一个管理系统。开发虚拟仿真、动画、视频等多样化的资源,按素材、积件、模块、课程分层建设,强调结构化设计、标准化制作。提供智能查询、资源推送、教学组课、在线组卷、在线学习、讨论互动、培训认证、信息咨询、在线测试、分析评价等十类服务。建成16门网络课程、18000多个素材资源、50多个培训包、300多个企业案例,满足多区域职业院校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通过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虚拟实训与实操实训有机结合,促进教与学的方法改革和效果提升,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建立资源建设与产业发展随动机制,实现资源库可持续发展。资源库项目建成后,探索校企共建、共享开放运营机制,采取有效激励措施,保障资源建设合作单位能够紧跟产业发展需求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的发展,持续更新资源库内容,保证资源的先进性;通过科学管理形成“自我造血”功能,实现共建、共享、共管、共赢,保障教学资源库的可持续发展(见表5)。

表5 教学资源库建设一览表

续表

续表

四、系统设计实践训练体系,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平台

系统化设计与建设专业实训教学内容,建成由训练中心课程、项目中心课程、体验中心课程、培训中心课程4个模块构成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重点探索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方法与途径,以校内训练中心和项目中心建设为重点,聘请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到项目中心兼职任教,实施项目真题真做,按市场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逐步完善并形成“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和实践教学管理,系统性地构建起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

开放式管理建筑装饰设计工作室、模型工作室、建筑装饰工程信息与管理实训室、室内陈设工作室和表现技法工作室;校企合作新建家具教学工厂、建筑幕墙研究中心、低碳装饰技术研究中心、住宅集成技术研究中心、建筑文化研究中心,设立传统技艺大师工作室(木雕工艺、家具镶嵌技艺、古建筑彩绘)和室内设计、家具设计、景观设计等教师工作室(见表6);研究中心和工作室将教学、科研、设计、技艺传承融为一体,突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开展国际国内合作、竞赛、展览等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职业文化氛围,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国际视野,提高教科研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表6 建筑装饰专业新建工作室(研究中心)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系统设计创新创业体系,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搭建“三创”人才的孵化平台。结合装饰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和需求,系统化设计建筑装饰专业创新创业体系,设定装饰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组建创新创业导师团队、设计创新创业课程,改革创新创业教学方法,完善创新创业教学组织管理体制。组织学院专业骨干教师、邀请创业成功校友和专业对口企业负责人开设30次创新创业讲坛,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依托学院家具工厂、4个研究中心、10个工作室平台,培育创新创业项目,参与全国、江苏省创新创业大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设立30万元创新创业基金,培育、孵化和资助专利创新、技术服务、自主创业3支创新创业团队。团队入住学校创业园、徐州大学生创业园,着力提升学生创业的层次和水平。物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争取完成专利申请40项以上,完成产品化的学生设计成果80项以上。

加强国际交流,开展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搭建国际合作育人平台。开展对欧洲、澳洲及美国同行业标准、专业标准、专业评价、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的专题研究,以及他们的开发理念、开发技术的研究,用以支撑品牌专业的建设实践。组织学生考取Autodesk 3ds Max Design和Autodesk、AutoCAD等国际证照。加大与中国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等海内外高校的师生互访互换的力度,实现“海本直通车”班与瑞典国立艺术与设计学院等海内外高校的合作和学分互认。

五、建筑装饰专业省品牌建设可预期标志性成果(见表7)

表7 建筑装饰专业省品牌建设可预期标志性成果一览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