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典籍传奇,三国襄阳篇-三国襄阳

典籍传奇,三国襄阳篇-三国襄阳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周瑜抢先一步,从曹仁手中夺取了南郡,并当上了南郡太守。周瑜建议邀请刘备共同伐蜀,只要刘备同意伐蜀,南郡的事就算搁下了。诸葛亮乃与赵云引五百军士,带着祭礼,下船赴巴丘吊丧。一路探听得孙权已令鲁肃为都督,周瑜灵柩已运回柴桑。诸葛亮转道至柴桑,鲁肃以礼迎接。诸葛亮并不理会,吩咐设祭物于周瑜灵前,跪于地下,宣读祭文。诸葛亮抬头一看其人,乃凤雏先生庞统。两人携手登舟,各诉心事。

典籍传奇,三国襄阳篇-三国襄阳

却说曹操赤壁大败,只留下曹仁守南郡,夏侯惇守襄阳,自己带着大军回到许都。而诸葛亮则建议刘备不失时机地占领了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

不过,刘备最想得到的是南郡,只有占据南郡,才能为“跨有荆、益”奠定基础,从而实现《隆中对》的战略构想。

但是,周瑜抢先一步,从曹仁手中夺取了南郡,并当上了南郡太守。刘备只好亲自去见孙权,以地不够为由,要孙权将南郡划归于他。孙权碍着面子,只好答应把南郡划给刘备。此事被周瑜知道后,坚决反对,就想用缓兵之计把这件事拖黄。周瑜建议邀请刘备共同伐蜀,只要刘备同意伐蜀,南郡的事就算搁下了。但是,周瑜的诡计被刘备识破,周瑜只好孤军西进。

周瑜带领吴军行至巴丘,被刘封、关平二人领军截住水路,不能前进。忽又报诸葛亮遣人送信至。周瑜拆封视之,书曰:“汉军师中郎将诸葛亮,致书于东吴大都督公瑾先生麾下:亮自柴桑一别,至今念念不忘。闻足下欲取西川,亮窃以为不可。益州民强地险,刘璋虽暗弱,足以自守。今劳师远征,转运万里,欲收全功,虽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后也。曹操失利于赤壁,志岂须臾忘报仇哉?今足下兴兵远征,倘曹操乘虚而至,江南齑粉矣!亮不忍坐视,特此告知。幸垂照鉴。”

周瑜览毕,长叹一声,唤左右取纸笔作书上吴侯,乃召集众将说:“不是我不尽忠报国,怎奈我的身体不行了。你们要好好帮助吴侯,共成大业。”说毕就昏厥过去。过了一会才醒,仰天长叹道:“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周瑜病亡的消息传来,诸葛亮对刘备说:“伐蜀之事休矣!”

刘备问诸葛亮:“周瑜既死,还会有什么变化吗?”

诸葛亮说:“代瑜领兵者,必鲁肃也。亮观天象,将星聚于东方。亮当以吊丧为由,往江东走一遭,看看能否帮主公寻得贤士。”

诸葛亮乃与赵云引五百军士,带着祭礼,下船赴巴丘吊丧。一路探听得孙权已令鲁肃为都督,周瑜灵柩已运回柴桑。

诸葛亮转道至柴桑,鲁肃以礼迎接。周瑜部将认为周瑜被诸葛亮气死,皆欲杀孔明,因见赵云带剑相随,不敢下手。诸葛亮并不理会,吩咐设祭物于周瑜灵前,跪于地下,宣读祭文。诸葛亮祭毕,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

众将面面相觑,说道:“都说公瑾与孔明不睦,今天看他祭奠时流露的真情,显然是讹传。”

鲁肃见诸葛亮如此悲切,亦为感伤,自思:“诸葛亮亦是自作多情,怨就怨公瑾气量小了,怨不得别人。”

诸葛亮吊完孝就与鲁肃告辞,方欲下船,只见江边一人道袍竹冠,皂绦素履,一手揪住诸葛亮大笑,说道:“你气死周郎,却又来吊孝,明明是欺负东吴无人耶!”

诸葛亮抬头一看其人,乃凤雏先生庞统。诸葛亮亦大笑,说道:“没想到襄阳一别,竟在此相遇。”两人携手登舟,各诉心事。

诸葛亮乃留书一封与庞统,说道:“如果孙仲谋不能重用你,可来荆州共扶玄德,此人宽仁厚德,必不会亏待你。”庞统与诸葛亮允诺而别,诸葛亮自乘舟而归。

却说鲁肃送周瑜灵柩至芜湖,孙权接着,哭祭于前,命厚葬于本乡。孙权说道:“公瑾此一走,于我东吴损失大矣。今后惟靠公矣!”

鲁肃说:“肃碌碌庸才,误蒙公瑾重荐,其实不称所职,愿举一人以助主公。此人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谋略不减于管、乐,枢机可并于孙、吴。往日周公瑾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现在江南,何不重用!”

孙权闻言大喜,便问此人姓名。鲁肃说:“此人乃襄阳人,姓庞,名统,字士元,号凤雏先生。”

孙权说:“我亦闻其名久矣。今既在此,可即请来相见。”

于是鲁肃邀请庞统入见孙权,施礼毕,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乃问道:“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

庞统说:“不必拘执,随机应变。”

孙权说:“公之才学,比公瑾如何?”

庞统笑着回答:“我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

孙权平生最喜周瑜,见庞统轻之,心中愈不乐,乃对庞统说:“公且退,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

庞统长叹一声而出(江汉第一才子的第一次面试就这样草草收场)。

鲁肃问孙权,为何不用庞统,孙权答道:“狂士也,用之何益!”

鲁肃说:“赤壁鏖兵之时,此人曾献连环策,成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

孙权说:“那是曹操自己就打算钉船,未必就是他的功劳吧,反正我不会用他。”

鲁肃没有办法,只好出来对庞统说:“实在对不起,请公再耐心等待。”

庞统长叹不语,鲁肃说:“公莫非无意为我吴中效力乎?”

庞统说道:“不是我不愿,而是吴主不愿。如此,我只好去投曹操去也。”

鲁肃说:“使不得,你这可是明珠暗投啊!你可以往荆州投刘皇叔,必然重用。”

庞统说:“统就是这样想的,刚才是开玩笑。

鲁肃说:“我给你写一封推荐信,玄德必会重用你。”

庞统说:“统求之不得也。”乃谢鲁肃。

数月后庞统来到油江口找诸葛亮,门吏说军师南巡四郡去了。庞统便只好直接去拜见刘备。门吏传报:“江南名士庞统,特来相投。”

刘备早就听说过庞统的大名,便教请入相见。庞统见刘备,长揖不拜。刘备见庞统貌陋,心中亦不悦(完了,第一印象又不好,预示庞才子这一次面试的结果好不到那里去!),乃问庞统:“先生远来有何事?”

庞统见刘备并不热情,掏了一半的鲁肃、孔明推荐信又塞了进去。但答道:“闻皇叔招贤纳士,特来相投。”

刘备说:“荆楚稍定,苦无闲职。只好委屈先生到耒阳县任县令,以后如有空缺再当重用。”(www.daowen.com)

庞统心思:“没想到我今天混得这么惨。”本来想露两手给刘备看看,见诸葛亮不在,只得勉强接受了。

庞统到耒阳县,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一应钱粮诉讼,并不理会。有人报告刘备,刘备大怒,派张飞与孙乾前去督查。并交代张飞:“如情况属实,就地处理。”

张飞领命,前至耒阳县。当地军民官吏,皆出城迎接,独不见县令。

张飞问道:“县令何在?”

同僚回答:“庞县令自到任及今,将百余日,县中之事,并不理问,每日饮酒,自旦及夜,只在醉乡。今日宿酒未醒,犹卧不起。”

张飞大怒,欲擒之。孙乾劝说道:“庞士元高明之人,不至如此。先到县衙问之,如果真的治理不当,再治罪也不晚。”

张飞乃到县衙,派人去叫庞统,庞统衣冠不整,扶醉而出。张飞怒曰:“我兄刘皇叔把你当个人才,派你来做县令,你竟敢荒废公事!”

庞统笑道:“将军说我荒废了县中何事?”

张飞说:“你到任百余日,终日在醉乡,安得不废政事?”

庞统曰:“量百里小县,些小公事,何难决断!将军少坐,待我发落。”随即唤公吏,将百余日所积公务,都取来了断。众吏皆抱案卷上厅,诉词被告人等,环跪阶下。庞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

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于地而对张飞说:“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张飞大惊,下席道歉道:“先生大才,张飞失敬。我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

庞统这才把鲁肃的推荐信拿出。张飞说:“先生初见我兄时,为何不把此信拿出来?”

庞统说:“如果拿信,还以为我是个凭关系求职的(迂腐了吧!早把信拿出来,还至于下基层锻练吗?)。

张飞对孙乾说:“要不是你冷静一下,今天我们就会失去一位大贤啊!”遂告辞庞统回油江口见刘备,具说庞统之才。

刘备大惊说:“屈待大贤,是我的过错啊!”

张飞将鲁肃推荐信呈上,刘备视之。推荐书说:“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如以貌取之,恐负所学,终为他人所用,实可惜也!”

刘备看毕,正在感叹,忽报诸葛亮回。刘备接入,礼毕,诸葛亮问:“庞军师近日还好吗?”

刘备说:“何来庞军师?”

诸葛亮说:“庞统啊!我料他必来投靠主公。”

刘备说:“我派他去了耒阳县,听说他好酒废事。”

诸葛亮笑说:“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亮曾有荐书在士元处,主公看到没有?”

刘备说:“今日方得子敬书,却未见先生之书。”

诸葛亮说:“大贤若安排得不合适,往往借酒浇愁,倦于视事。”

刘备说:“说起来我真后悔啊,差一点失去一位大贤。”随即令张飞往耒阳县请庞统到油江口,刘备亲自下阶道歉。庞统这才把诸葛亮所荐之书递与刘备。刘备看书中之意,言凤雏到日,宜即重用。

刘备高兴的说:“当年司马德操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今吾二人皆得,汉室可兴矣。”遂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共同谋划方略,教练军士,听候征伐。

隆中饮者评曰:

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直至被气死,在《三国演义》中被描写得绘声绘色。这段情节,凡读过三国的人无人不晓,由此,周瑜便背上了气量狭小的黑锅。

周瑜冤哉!历史上的周瑜,气度并不小。陈寿在《三国志周瑜传》中是这样评价周瑜的:“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可见,周瑜不仅不是气量小,而是气量大。但是,陈寿同时又提到:“惟与程普不睦。”是不是就因为有了这句话,给罗贯中留下了什么话柄?

然事实恰恰相反,正是在处理与程普的关系上,周瑜几乎重演了蔺相如廉颇的故事,充分展示了他的大丈夫气概。

程普,是东吴资格最老的武臣,“先出诸将,普最年长,时人皆呼程公”(《三国志程普传》)。而周瑜虽贵为三军统帅,由于年轻,“吴中皆呼为周郎”(《三国志周瑜传》)。周瑜无论名次威望都在程普之上,所以程普很不服气,不把周瑜放在眼里。《江表传》记:“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对此,周瑜完全可以利用职权及威望治罪于程普,但周瑜采取了“折节容下,终不与校”的方式来处理。久而久之,终于感动了程普,“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对周瑜这种容人气度和善于团结人的修养,给予了高度评价。

周瑜的气度,并不仅限于与程普的交往上。他数次力荐鲁肃,使鲁肃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周瑜临死关头,再次上书孙权,恳求让鲁肃接自己的班:“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三国志鲁肃传》)。这里,周瑜荐贤才、顾大局的坦荡心胸真是溢于言表。气度,亦即胸怀。成大事者,没有宽大胸怀是绝对不行的。人是要有点气量的,特别是领导者更要有气量。毛泽东说过,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过自己甚至被实践证明反对错了的人。对于周瑜这样一位有气度,有远见,善与人同,智勇兼备的难得人才,我们除了给他正名外,是不是还有许多值得今人借鉴的地方呢?

精彩评论

B52:“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搞不过诸葛亮,那是自然的。诸葛亮是大才,周瑜是中才。

溪中石:那不见得!周瑜病秧子一个,身体素质首先输给了诸葛亮。再次证明: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喔!

阿龙:同意楼上意见。纵有古隆中20年陈酿,没有身体,也无法享受!

黄叔:庞统自视为大才,正处级实职也未放在眼里,天天独自喝闷酒,有啥意思!后来当上了军师中郎将,再没有看到他喝酒了。看来喝酒与情绪有关系,借酒浇愁。

汉江风:庞统与诸葛亮是同窗,也是庞德公司马徽推荐的与“卧龙”齐名的“凤雏”。诸葛亮身长八尺,伟岸英俊;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所以两人在求职路上境遇天壤之别。诸葛亮是被人三番五次求着就职的,庞统则一而再再而三的碰钉子。求职看颜值,害死人!看来古已有之,王粲和庞统有相似遭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