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张仲景收到小弟来信,要他速去襄阳,并说找到了医术高超的“神仙”。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小弟年前要去襄阳做生意,行前仲景给小弟号脉,发现脉象不稳,便说:“明年只怕你要长个搭背疮!”
小弟惊讶道:“哎呀!常听你说,疮怕有名,病怕无名,长个搭背疮,我眼看不见,手摸不着,怎么治呀?”
仲景说:“不要怕!我给你开个药单,到时候,服了这服药,把疮挪到屁股的软肉上好了。日后谁识得搭背疮,就叫谁医治。谁治好了,要给我来个信。”小弟放心地走了。
小弟在襄阳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把生疮之事忘得一干二净。有一天突然觉得脊背上疼痛,这才想起哥哥的嘱咐,连忙照药单抓药服用。不几日,疮真的从屁股上发了。他寻遍襄阳的郎中,有的说是疖子,有的说是毒疮,但都治不好。只有同济堂号称“王神仙”的郎中看了后说:“这原是个搭背疮嘛!是谁把它挪到屁股上啦?”
小弟心想,够神的啊!便回答道:“是我哥哥挪的”。
王神仙说:“他既然能挪,一定也能治啦!”
小弟说:“他远在南阳,远水不解近渴。还望先生劳神治治吧!”
王神仙当下开了药方。小弟吃了药,又贴了几张膏药,不多久,疮就好了。这时他想起哥哥临行前的嘱咐,便给哥哥写了封信,托人带了回去。
张仲景接到书信,十分高兴,立即打点好行装奔襄阳而来。张仲景家住邓县穰东,距离襄阳一百八十华里,紧打慢赶,两天的时间也就到了。
来到襄阳,亲眼目睹了小弟身上已经痊愈的疮口,暗暗佩服这位治疮高手王神仙,于是决定向王神仙学艺。为了表示诚意,张仲景打算扮学徒学艺。当时刚巧同济堂缺人手,张仲景便当了个炮制药材的伙计。
张仲景10岁左右时,就拜同郡名医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张仲景。张仲景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师,医技甚至超过了老师,当时就有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所以在同济堂当学徒那是真正的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因为张仲景熟悉药理,所以炮制的药材受到同行的赞誉。没多久,王神仙让他到药房当司药。他管司药,又管看病,店里的人有个头疼发热,也来找他诊治,大伙都称赞他是“二先生”。王神仙看“二先生”确有两手,就让他做自己的帮手。王神仙抚脉看病,他抄药单,王神仙遇着疑难病症,抚了脉再叫他摸摸,好叫他明了病在哪里,怎样医治。张仲景屈身学习,并不在乎名利,很快,把王神仙的一技之长全部学到手里。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过了一年。本来应该告别同济堂回到故乡,但张仲景此时改变了主意,打算在襄阳继续待下去。在这里,他不仅医术上有很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开阔了眼界,也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刘表当政,荆州日渐繁荣。天下儒者莫不负书荷器,云集襄阳,设坛结社,学术交流。这使张仲景想起多年前随何颙同游京城洛阳的情形。何颙当年预言:“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想到此,张仲景自言自语说道:“我虽然被举为孝廉,但仕途于我又有何益,何长史所言极是,我此生必为良医矣!”
目睹襄阳学术繁荣,张仲景决心留在襄阳,使自己时时沐浴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之中。在张仲景看来,学医不仅要学术,更要学理,要把医术上升到医学的高度。中国医术讲阴阳理论,即是哲学之理,哲学之理不通,阴阳之理也就不通。以宋忠、綦毋闿、庞德公、司马徽等为首的当代最杰出的古文经学家均在襄阳设坛讲授。由刘表倡导而形成的荆州学派破旧立新,反对繁琐虚伪,追求简约自然,正是张仲景孜孜以求的境界。
一日,侍中王粲来同济堂求医,正值张仲景坐堂。在宋忠授课之时,二人曾见过面。张仲景知道王粲乃在刘表手下任侍中,王粲也知张仲景是同济堂名医,所以,相互并不用介绍。看过病后,二人免不了天南地北,说说闲话。王粲思忖,这郎中好学问!偌大的襄阳城能与我夸夸其谈者少也;张仲景也思忖,这侍中好文采,出口成章,难怪当代大儒蔡邕对其刮目相看!
一来二去,王粲不看病也常来堂上坐坐,无话不谈,关系日渐密切,两人成为忘年交。
有一天,王粲闲来无事,信步又来到同济堂与张仲景聊天。张仲景一眼看出王粲的气色与往日不一样,便即刻与之号脉。只见张仲景沉吟良久,说道:“仲宣啊,休怪我直言,你体内沉疴潜伏,如不治疗,数年后必掉眉毛,眉毛掉光之时,也是生命终结之日!”
王粲一听,哈哈大笑,说道:“大师危言耸听矣!弟身体之况,弟自清楚,不痛不痒,何来沉疴潜伏?”
张仲景说:“潜者,藏也,所以你并不知。人之疾病皆有潜伏期,短则三五日,长则数十年。刚才我摸你脉象,病发约在二十年之后。故你也不必担心,我有五石汤,你可日日服用,月余即可起此沉疴。”
三日后,张仲景亲自到王粲府上看望,问服五石汤否?王粲压根就没有相信张仲景的话,所以也就没有服用五石汤,但碍于情面,口中说道:“服了,服了!”
张仲景定睛看了看王粲面部,说道:“仲宣,看你气色,你并没有服药!看来你是不信我。”
王粲回道:“大师,不是我不信你,还有二十年,你着什么急嘛!二十年后发病之际,我再请你医治如何?”
张仲景说:“此话休矣!自从我来到襄阳,与诸位大家学习经文,我悟出一个道理,对于疾病应该由以往的重治转变为重防,所谓防范于未然。可惜连你这般聪慧之人也不能理解,看来转变此观念任重而道远矣!”
王粲说:“大师,今天我们把这个话题暂时放一放。我有一事欲告知,我乃山阳高平人,与刘表刘荆州同乡。最近曹操与袁绍之间战事不断,山阳无平宁之日,百姓不堪其扰。山阳不少故旧携家带口前来投靠刘荆州,刘荆州对其安慰赈赡,皆得资全。其中有一王姓大户,与刘荆州同属两城乡,其子王叔和聪慧过人,热衷医学,托我寻求高师指点,不知大师愿收其为徒否?”
张仲景说:“你说的这个小子我已见过。”
王粲问道:“你如何已见过?”
张仲景说道:“他与我的徒儿卫汛关系十分要好,卫汛已带他来见过我了。”
王粲说:“既如此,大师已经答应收他为徒了?”
张仲景说:“从他身上,看到我年轻时的影子,我很愿意把我一技之长传授与他。”(www.daowen.com)
话说张仲景自收下王叔和为徒之后,对其格外用心,一心想把真传教授与他。一次王粲来问,张仲景说道:“这小子性度沉静,尤好著述,究研方脉,静意诊切,调识修养之道。”
一次师徒独处,张仲景对王叔和说道:“脉学乃疗病之源,望、闻、问、切,缺一不可,但切最能体现医者水平。从扁鹊起就已以切脉之术看病。现在许多医者并不重视,希望你多多研究,完善脉学。”
听了老师的话,王叔和默默的点了点头。实际上,王叔和早就立志编写一部关于脉学的专著,特别是跟着张仲景学医以来,收获颇丰,一部脉学著作《脉经》的框架正在头脑中形成。
王叔和的另一功劳是整理《伤寒论》。经过连年的战争,许多书简都散落佚失或残缺不全,恩师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也是同样的命运。王叔和深知这部医学著作的伟大价值,便下定决心使这部旷世的奇书恢复其真正的面貌。于是他搜集恩师的旧论,到各地寻找该书的原本,终于成功地得到了全本的《伤寒杂病论》,并加以编辑整理为《伤寒论》。除著述《脉经》和整理《伤寒杂病论》之外,王叔和在养生方面颇有建树,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调理,却病延年,以求得长寿。
建安六年(201)春夏,刘表率领南征大军班师回襄阳。自长沙太守张羡叛乱以来,刘表数度前往长沙督战。张羡病死,其子张怿继续以刘表为敌,勾结曹操企图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此次彻底打败张怿,虽说松了一口气,但如何安抚张羡旧部及长沙民众,则是刘表十分萦怀的一件事。
刘表头疼之际,只见王粲来见。王粲说道:“主公可为长沙头疼?”
刘表回道:“是。”
王粲说:“在下有一策。”
刘表道:“可说。”
王粲说:“张羡乃南阳人,其部下大多亦为南阳人,若主公派他乡人士去任长沙太守,南阳人必排斥,这是其一;其二,若主公派文职怕镇压不住,派武将去又怕南阳人逆反。故主公头疼矣!”
刘表说:“那你说该如何办?”
王粲说:“在下推荐一人,此事可化解矣!”
刘表问:“谁?”
王粲回:“张仲景。”
刘表说:“他虽是名医,但不是名吏啊!”
王粲说:“医人如医世,我与之交往甚久,知其才,主公可放心。他身为孝廉,又是南阳邓县之人,在南阳久负盛名,张羡旧部对他必能接受。”
刘表将信将疑,但也实在是没有更加合适的人选,于是同意了王粲的荐举,任命张仲景任长沙太守。
张仲景自己也没有想到命运跟他开了这么大的玩笑,十分无奈的离开了襄阳,前往长沙赴任。
隆中饮者评曰:
张仲景成为医圣,与他的天资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其成长环境有关。张仲景十岁时就跟着名医张伯祖学医,张伯祖是一位医术高超、对患者认真负责的医生。张仲景跟他学医既学到技术也学到医德。但是仅仅于此并不能成为大师,顶多成为一个名医而已!张仲景的蜕变源于他来到了襄阳这个人才大熔炉!
遗憾的是《后汉书》《三国志》没有留下有关张仲景事迹的只言片语。我们从其他史料得知他与王粲友善,也得知他被刘表任命为长沙太守。尽管这些史料极其有限,但我们足以断定张仲景大约在建安初年左右来到襄阳。襄阳在刘表的治理之下,正在成为当时全国最富裕、最安定的地区。襄阳一度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学术中心。这一点对张仲景的成才极为重要,就如同诸葛亮在襄阳成才一样。一个名医要成为大师,绝对不是医术加文化课。儒家、道家、法家都要握其精要,而这一切都可以在襄阳找到答案,获得满足。从张仲景被刘表选中担任长沙太守重任也可以推知,张仲景绝非纯医术大师,而是一个难得的复合型人才。
精彩评论
一刀:与时俱进这个词汇用在医生这个职业最贴切。作为一名医生,就意味着终身学习,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够适应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和进步的医疗科学。张仲景的境界我们达不到,但他的精神我们可以学到。
B52:现在否定中医的呼声很高,似乎中医一夜之间变成了伪科学,不靠谱。我要问的是:在西医引进中国之前,我们的祖先是怎么生存下来的?
月月:不靠谱,就是不靠谱!他开个诊所,打的牌子是“祖传秘方”,你信吗?
小乔:闲滴木事,这事你们讨论得清楚吗!
月月:那我问问你,王叔和的墓为啥子在我们襄阳呢?
小乔:那还不简单,他死在襄阳,自然就埋在襄阳了。
大汉后人:据鄙人所知,埋在岘首山的王叔和墓是一座衣冠冢,墓碑上书“晋太医令王叔和之墓”。曹操南下夺取荆州,王粲等人投降曹操,王叔和应该和王粲一起离开襄阳北上许都了。但有人说王叔和晚年又回到襄阳定居,也有人说到了麻城,所以现在麻城也有王叔和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