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下水位的测定
地下水位的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遇地下水时应量测其水位;
②稳定水位应在初见水位后经一定的稳定时间后量测;
③对多层含水层的水位量测,应采取止水措施,将被测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隔开;
④地下水位有四季变化水位、常年平均水位和抗浮水位之分,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确定。
2)地下水流向流速的测定
(1)地下水流向的测定
地下水的流向可用三点法测定。沿等边三角形(或近似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布置钻孔,以其水位高程编绘等水位线图,则垂直等水位线并向水位降低的方向为地下水流向。
(2)地下水流速的测定
①利用水力坡度,求地下水的流速:在等水位线图的地下水流向上,求出相邻两等水位间的水力坡度,然后利用式(8.1)计算地下水流速。
式中 v——地下水的渗透速度,m/d;
k——渗透系数,m/d;
i——水力坡度。
②利用指示剂或示踪剂,测定地下水的流速:利用指示剂或示踪剂现场测定流速,要求被测量的钻孔能够代表所要查明的含水层,钻孔附近的地下水流为稳定流,呈层流运动。
根据试验观测资料绘制观测孔内指示剂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选指示剂浓度高峰值出现时间(或选用指示剂浓度中间值对应时间)来计算地下水流速:
式中 u——地下水实际流速(平均),m/h;
l——投剂孔与观测孔距离,m;
t——观测孔内浓度峰值出现所需时间,h。
渗透速度v可按v=nu公式换算得到,其中n为孔隙度。
此外,地下水流速的测定,尚可用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单井稀释法于现场测定。
3)抽水试验
(1)抽水试验原理
抽水试验是在试验现场打一个钻孔(井),用水泵从井孔中抽取地下水,测量出水量和地下水位下降的变化关系,以求取含水层参数的试验方法。抽水使井中水位降低,与周围含水层产生水位差,水即向井内流动,井周围的水位相应降低,其降低幅度随远离井壁而逐渐减小,水面形成以井为中心的漏斗状,称为降落漏斗,如图9.1所示。降落漏斗随井中水位的不断降低而扩大其范围。当井中水位稳定不变后,降落漏斗也渐趋稳定。此时漏斗所达到的范围,即为抽水时的影响范围。在井壁至影响范围边界的距离,称为影响半径,以R表示。
根据抽水孔埋入含水层的深浅及过滤器工作部分长度的不同可分为:潜水完整井、潜水非完整井、承压水完整井、承压水非完整井。
抽水试验可以得到稳定流抽水时Q-s,Q-t,q-s及s-t曲线(见图9.2)。
图9.1 抽水试验
图9.2 Q-s关系曲线图
(2)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①渗透系数k:抽水稳定流理论的计算参数及公式如表9.12所示。
②影响半径R:根据计算公式确定影响半径,目前大多数只能给出近似值。常用公式见表9.13。
表9.12 抽水稳定流理论的计算参数及公式
续表
注:摘自《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
表9.13 影响半径计算公式表
表中符号:s1,s2—观测孔水位降深,m;r1,r2—观测孔至抽水孔的距离,m;r—抽水孔(井)半径,m;H—潜水(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
4)注水试验
(1)注水试验原理
注水试验是指向钻孔中连续注水,根据注水量、注水水位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来测定含水层参数的试验方法。(www.daowen.com)
钻孔注水试验适用于地下水位埋藏较深,不便于进行抽水试验的场地,或在干的透水岩土层中进行。其原理与抽水试验相似,注水可以看作抽水的逆过程。注水试验装置见图9.3。
试验开始时,连续往注水孔内注水,形成稳定的水位和恒定的注水量。注水稳定时间因注水试验的目的和要求不同而异,一般为4~8h,以此数据计算岩土层的渗透系数k值。
(2)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根据水工建筑部门的经验,在巨厚层且水平分布较广的岩土中作常量注水试验时,可按式(8.3)和式(8.4)计算渗透系数k。
当1/r≤4时:
当1/r>4时:
式中 l——试验段过滤器长度,m;
Q——常量注水量,m3/d;
s——孔中水柱高度,m;
r——钻孔或过滤器半径,m。
以上方法求得的k值一般比抽水试验求得的k值小15%~20%。
当地下水位埋深很大且含水层介质为均质岩土时,可由下式计算渗透系数:
式中各项意义同前式。
图9.3 注水试验装置示意图
图9.4 压水试验装置示意图
5)压水试验
(1)压水试验原理
压水试验是指向钻孔中预定试验段压水,测量其所吸收的水量,以测定岩层透水性和裂隙发育程度的试验方法。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压水试验,主要是为了探查天然岩(土)层的裂隙性和渗透性,获得单位吸水量ω等参数,为有关土建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压水试验按试验段划分为分段压水试验、综合压水试验和全孔压水试验。
压水试验原理是现场压水试验时记录压入水量Q与压力P的关系并绘制Q-P曲线,试验装置如图9.4所示。当控制某设计压力值呈稳定后,每隔10min测读压入水量,连续4次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5%时的压入水量,即为本级压力的最终压入水量。若进行简易压水试验,其稳定标准可放宽至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10%。
试验段按规程规定一般为5m。若岩芯完好,可适当加长试段,但不宜大于10m。对于透水性较强的构造破碎带、岩溶段、砂卵石层等,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试验段长度。孔底岩芯若不超过20cm者,可计入试验段长度。倾斜钻孔的试段,按实际倾斜长度计算。
(2)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①单位吸水量ω
压水试验成果主要由单位吸水量ω表示。
单位吸水量ω是指该试验每分钟的漏水量与段长和压力乘积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ω——单位吸水量,L/(min·m2);
Q——钻孔压水的稳定流量,L/min;
L——试段长度,m;
P——该试段压水时所加的总压力,MPa。
一个压力点试验求出的ω值,往往低于实际的ω值,对工程设计而言是偏于不安全的。
②根据单位吸水量ω近似求出渗透系数k
当试验段底部距离隔水层的厚度大于试验段长度时,按式(8.7)计算岩(土)层渗透系数k。
式中 k——渗透系数,m/d;
L——试验段长度,m;
r——钻孔半径或滤水管半径,m。
当试验段底部距下伏隔水层顶板之距离小于试验段长度时,按式(8.8)计算k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