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引用刘春原主编《工程地质学》并以黑山寨地区地质图(见图4.25~4.27)为例,介绍阅读地质图的方法。
1)比例尺
该地质图比例尺为1∶10000,即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100m。
2)地形地貌
本地区西北部最高,高程约为570m;东南较低,约100m;相对高差约为470m。东部有一山岗,高程为300多m。顺地形坡向有两条北北西向沟谷。
3)地层岩性
图4.25 黑山寨地区地质图
图4.26 黑山寨地区A—A′地质剖面图
本区出露地层从老到新有:古生界—下泥盆统(D1)石灰岩、中泥盆统(D2)页岩、上泥盆统(D3)石英砂岩、下石炭统(C1)页岩夹煤层、中石炭统(C2)石灰岩;中生界—下三叠统(T1)页岩、中三叠统(T2)石灰岩、上三叠统(T3)泥灰岩、白垩系(K)钙质砂岩;新生界—第三系(R)砂、页岩互层。古生界地层分布面积较大,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出露在北、西北部。
除沉积岩层外,还有花岗岩脉(γ)侵入,出露在东北部。侵入在三叠系以前的地层中,属海西运动时期的产物。
4)地质构造
(1)岩层产状
R为水平岩层;T,K为单斜岩层,产状330°∠35°;D,C地层大致向东西或北东东向延伸。
(2)褶皱
古生界地层从D1至C2由北部到南部形成三个褶皱,依次为背斜、向斜、背斜。褶皱轴向为NE75°~80°。(www.daowen.com)
东北部背斜:背斜核部较老地层为D1,北翼为D2,产状345°∠36°;南翼由老到新为D2,D3,C1,C2,岩层产状165°∠36°;两翼岩层产状对称,为直立褶皱。
中部向斜:向斜核部较新地层为C2,北翼即上述背斜;南翼出露地层为C1,D3,D2,D1,产状345°∠56°;由于两翼岩层倾角不同,故为倾斜向斜。
南部背斜:核部为D1;两翼对称分布D2,D3,C1,为倾斜背斜。
图4.27 黑山寨地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这三个褶皱发生在中石炭世(C2)之后,下三叠世(T1)以前,因为从D1至C2的地层全部经过褶皱变动,而T1以后的地层没有受此褶皱影响。但T1至T3及K地层呈单斜构造,产状与D,C地层不同,它可能是另一个向斜或背斜的一翼,是另一次构造运动所形成,发生在K以后,R以前。
(3)断层
本区有F1,F2两条较大断层,因岩层沿走向延伸不连续,断层走向345°,断层面倾角较陡,F1:75°∠65°;F2:225°∠65°,两断层都是横切向斜轴和背斜轴的正断层。另从断层两侧向斜核部C2地层出露宽度分析,也可说明F1和F2间的岩层相对下移,所以F1,F2断层的组合关系为地堑。
此外,尚有F3,F4二条断层,F3走向300°,F4走向30°,为规模较小的平移断层。
断层也形成于中石炭世(C2)之后,下三叠世(T1)以前,因为断层没有错断T1以后的岩层。
从该区褶皱和断层分布时间和空间来分析,它们是处于同一构造应力场,受到同一构造运动所形成。压应力主要来自北北西向,故褶皱轴向为北东东。F1,F2两断层为受张应力作用形成的正断层,故断层走向大致与压应力方向平行,而F3,F4则为剪应力所形成的扭性断层。
5)接触关系
第三系(R)与其下伏白垩系(K)产状不同,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白垩系(K)与下伏上三叠统(T3)之间,缺失侏罗系(J),但产状大致平行,故为平行不整合接触。T3,T2,T1之间为整合接触。
下三叠统(T1)与下伏石炭系(C1,C2)及泥盆系(D1,D2,D3)直接接触,中间缺失二叠系(P)及上石炭统C3,且产状呈角度相交,故为角度不整合接触。由C2至D1各层之间均为整合接触。
花岗岩脉(γ)切穿泥盆系(D1,D2,D3)及下石炭统(C1)地层并侵入其中,故为侵入接触,因未切穿上覆下三叠统(T1)地层,故γ与T1为沉积接触。说明花岗岩脉(γ)形成于下石炭世(C1)以后,下三叠世(T1)以前,但规模较小,产状呈北北西—南南东分布的直立岩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