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村民多有艺术情怀。村中多书斋乐馆,村民在一年四季劳作之余,喜欢潮剧潮乐,喜欢喝工夫茶。他们每从田间归来,泥腿洗净,就到乐馆闲间书斋喝茶,凑到了脚数,就拉弦弹琴,或唱起一段潮剧。平日里村前屋后,阿婶、阿姆会聚在一起边做手工、家务,边唱潮州歌册。至于节日演潮剧,看纸影戏,猜灯谜,扮涂戏,游灯笼,年轻人的斗鸡翁蹬、顶脐、托手尾等活动,举不胜举。逢年过节,华侨回乡探亲祭祖或新厝落成庆典,都要请大戏班来演戏,观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在这些传统文艺活动的熏陶下,村中多有才艺之士,村民多有艺术情怀。
潮剧是潮汕独有的地方剧种,在潮人社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前美村自古就有演潮剧、看潮剧的传统。1935年,居美村民以“秘芸轩”闲间为基地成立“美中美戏班”,自编自演潮剧。同时,下底园的“竹溪”乐馆也着手演“儒家戏”,到外地请戏先生排演《一串珠》获得成功,便组建了全村性的“永宁剧社”。永宁剧社的演出场面十分壮观:“永宁剧社”金字大幕耀人眼,中堂高挂“孔雀开屏”潮绣,戏台门帘是“松竹仙鹤”“鸳鸯戏水”潮绣,台柱的锦缎对联是:“永夜表演悲欢离合总是剧场幻景,宁时歌舞妍媸优劣任由社会品评。”棚前竖挂长戏联:“事近戏而非戏,方相典章,已称自古在昔;律和声以为声,梨园美曲,如闻盛世元音。”观众席两侧上用绳连结戏棚横挂短戏联:“曲奏阳春江月晓,星辉南极海天秋。”两联均为乡贤陈慈云所写,红布白字,甚为鲜艳。当时,村中群众热情支持剧社演出,有的捐款,有的赠道具,有的献冠赠袍。村中华侨也大力支持剧社,如陈守炎先生捐资购置了全部戏服。这一期间,剧社共排演过十多部戏,计有《一串珠》《红蝴蝶》《双雀鸣冤》《刺王僚》《武松歇店》《柴房会》《活捉张三》《方世玉打死雷老虎》《三气周瑜》等。永宁剧社成了远近闻名的民间剧社。他们先后被请去官塘、仙市头、银砂、樟林、黄冈、浮仁、海山等地公演,均广受欢迎,评价甚高。
儿童载舞欢迎华侨回乡探亲 前美村委会/提供
潮州弦丝乐是潮州音乐中最古老又普及最广的乐种,普遍流传于乡村民间。前美村中,闲间乐馆比比皆是,鼓乐之声处处相闻,呈现了如民谚所云“锄头畚箕筐,箫弦琵琶筝”的奇特乡村景象。这种深厚的戏剧音乐积淀,浓厚的潮乐潮剧兴趣,一直延续下来。“文革”期间的前美文演队,曾享盛誉。时至今天,每逢社日,每有喜庆,村中的锣鼓班仍然是响当当的。村民中能拉一把二胡、能弹一架扬琴、能吹一只唢呐者,还大有人在。这笛音,这鼓点,自娱自乐,逍遥自在,给这座历史文化名村增添了文化气息。
篮球运动是前美村一项曾经十分活跃的体育运动。1936年经陈惠臣(陈慈黉长子)的首肯,设立“前溪体育会”,成立了“前溪”“晨光”两支篮球队,开始进行篮球运动,球员还穿上统一印有“1936”字样的背心。1943年,成德学校又组织了“滑翔”篮球队,与隆都中学等各学校开展比赛。1953年,善居室被部队借用为速成中学校址,在其带动下,村里的篮球运动又兴起,篮球队的水平得到提高。以“半岛”命名的村篮球队,曾获汕头地区农民篮球赛第二名。到了20世纪70年代,前美篮球队仍然十分活跃,经常与澄海代表队等在村里的篮球场举行比赛,或外出参赛。
赛龙舟也是村中一项传统赛事。每逢端午节,吊在礼堂大楹上的龙舟就被放下来,鼓点声此起彼伏。龙舟一下水,赛事一开始,全村人就热血沸腾起来了。
端午节赛龙舟 陈志伟/摄
纸影戏是一种木偶戏,是借鉴皮影戏发展起来的。木偶躯干用草扎成,外加戏袍,头面雕塑较为逼真。表演者靠铁枝进行操作。角色有提刀、抓枪等不同姿态,有生旦净丑等行当之分;头和帽可以随意调换,以配合人物忠奸正反的身份;动作有一定的规矩套路。旧时,村中每逢喜庆日子,常请外地纸影班来演戏。20世纪80年代,村民陈谦汉在自家办起“玉中兴”纸影班,身兼编剧、导演、演员数职。在戏台上,他能手脚并用,一个人操纵三四个角色。后来,他培养妻子和子辈来协助表演。陈谦汉潜心研究创新,把木偶的身高从30厘米改为60厘米,身宽增至50厘米,让相距5米左右的观众也可看清人物的面貌,增强艺术效果。他自制的脸谱因角色而异,富有动感和个性,观众无不拍手叫绝。自从陈慈黉故居成为热门旅游点后,陈谦汉就在故居内独家主持纸影班表演,即刻成为旅游区内一处亮点,吸引了国内外无数游人驻足观看,拍照留影,大家都赞不绝口。有的外国友人见了,还说这是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灯笼与前美村村民生活息息相关。在乡村,凡遇节日必张灯结彩。前美村不仅有挂灯笼、游灯笼的习俗,还是远近闻名的“灯笼村”。这做灯笼的技艺,据说是从璧洲公传下来的。
廷光公与璧洲公兄弟情深。他们一人创建永宁寨,一人创建下底园,之间设一水道相通,往来既可步行,也可乘舟。有一日,兄弟同往潮州府城访友,回来路过一乡村,想找家食店用餐,却被一男子劝拉到其家中,尊为座上宾。男子说,今天是乡里社日,各家各户都在请客,吃了饭就要游神,他家只有盲母和他两人,靠做灯笼谋生,今年灯笼生意旺,到这时手头还欠好几对,他只顾干活,忘了去请亲戚。要是吃饭的时候席上无客人,母亲会不高兴,要是游神的时候门口无看客,乡人要笑话。于是,请两位过客留下来撑撑脸面。俩兄弟听了,就做了个顺水人情,还赚了午饭。可是,不能贪人家的便宜啊!饭吃过了,神游过了,他们还没走,留下来帮小师傅做灯笼。廷光公一手好字,帮其书丹,璧洲公对篾活感兴趣,蹲下去半天站不起来。一直待到日头西斜,才想到回家,临走,还定制了几对“忠顺世家”大河灯。过几天,小师傅到前溪村送灯,不知天高地厚,入乡直呼:找陈廷光。到了府上,一看门楼,一看牌匾,顿时大惊。好在陈家平易,收下灯笼,还留下吃饭。从此每年都来送灯,久之也就把做灯笼的手艺传下了。
陈修煌三代人在制作灯笼 陈志伟/摄(www.daowen.com)
自清代至民国,前美村下底园社一直以盛产灯笼出名。全社有90%以上人家会制作灯笼,并于每年春节前后到店市及周边村落设点卖灯笼,有的还肩挑灯笼下乡叫卖。1949年后,游神赛会之风被废除,只偶尔有人家办好事要吊灯,灯笼的出售量不多。“文革”期间,灯笼制作一度中断。20世纪80年代后,潮汕各地恢复了传统节日喜庆活动。下底园社的一些灯笼作坊又重新开业了。
制作灯笼能手陈修煌边制作灯笼边喝工夫茶 陈志伟/摄
但既能编织灯笼坯又能写一手好灯笼字的却只有寥寥几家了。其中,尤以陈修煌写的灯笼最为著名。他90多岁时还能写灯笼字,他的诀窍是“活灯死笔”,即握笔要稳,书写时慢慢转动灯笼,以纸就笔。他的字写得很有灵性,笔划深厚,力透纸背。四乡八里都前来买他写的灯笼,他的灯笼还远销到香港等地。《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神州民俗》等报刊,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汕头电视台等国内多家新闻媒体都曾专门作过报道。由某摄影家创作的陈修煌写灯笼作品,还曾在国际摄影大赛中获奖,产生了广泛影响,使前美灯笼名扬海内外。
陈修煌祖上好几代人都做灯笼。他是从他的祖父陈宣息、父亲陈慈茹手里学来的,后来又传给他的第三子陈周茂。如今,主持这家灯笼生意的是他的孙子。后生可畏,陈周茂先是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煌园灯笼”商标,既而,让传统灯笼营销走上了互联网。随着客源的丰富,样式也就变化了。有的客户要求超越传统,手下的灯笼就得合时而变;有的图案自己画不来,就到美院请一帮大学生来代劳。2015年成都“鱼获美食节”,让煌园灯笼出了彩。只是挂在四川成都的灯笼,写的不再是家族郡望、五谷丰登,而是画上一条条大鱼了。
煌园灯笼曾两度赴新加坡参加潮俗文化活动。在义安城“潮州节”,灯笼成了最鲜艳夺目的风景。许多老华侨捧着灯笼,用手轻轻地抚摸,感叹着;许多“新生代”,围观着,好奇着。从政府官员到大中学生,从俊男到俏女,都高兴地与灯笼师傅合影留念……灯笼,在这异国他乡,成为一种乡土的回味,一种乡情的眷恋。
微雕是近年才由村民陈建全传入的一项特殊工艺。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被誉为“神刻意雕”。陈建全1986年高中毕业,到桂林做生意,却意外地遇上了中国著名的微雕艺术大师周克强,被周大师收为关门弟子。经过几年苦练,陈建全的微刻技法渐入佳境,在不足一平方厘米的象牙片上,刻下一篇260多字的《磐若波罗蜜心经》,并巧妙地组成“吉祥”二字;在0.9平方厘米的象牙片上刻100个篆书“寿”字并组成一个大“寿”字。师古法古,陈建全还将中国山水画移入微雕,在不足一平方厘米的空间画山绘水、题诗篆印……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建全微雕,风格独具,行、草、真、隶、篆字体劲健,气韵流畅,雕刻技法运用自如,冲、切娴熟洗练,书法技巧的起、转、承、折得心应手。在一把象牙折扇上,齐刷刷密麻麻地微刻上《唐诗三百首》。1998年11月,他在一根全长9.6厘米的白发丝上,竟刻下了382个汉字的《岳阳楼记》全文,并在落款处钤了两枚印章。2000年9月,这根微乎其微的白头发丝,创造了“发丝微刻文字之最”的吉尼斯纪录。吉尼斯纪录的鉴定书上评价这件作品“笔画清晰,气韵融和,疏密有致,于幽微处见功力”。
陈建全越来越多的作品被海内外名流及社会各界人士收藏;他的象牙扇微雕《唐诗三百首》被评为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陈建全的荣誉越来越多,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金奖。陈建全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汕头市拔尖人才。
至于文学,书法,美术等,前美村也人才济济,有的也颇有名气。
【注释】
[1]《中国名村·广东前美村》,第86~87页。
[2]《中国名村·广东前美村》,第10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