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前美村:崇文重教,崇祀知礼解读

前美村:崇文重教,崇祀知礼解读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美村素有“崇文重教”“兴学育才”的习俗和传统。儒家文化的长期教化,使这里的人们重规守矩,明礼讲信。学校先后多次被评为“澄海双优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教育质量评估优秀单位”等。快乐成长的村中幼儿园小朋友陈志伟/摄前美村民历来崇祀知礼,“怀抱祖德”“慎终追远”,村中祠堂建筑鳞次,富丽堂皇,是家族文化之集大成者。

前美村素有“崇文重教”“兴学育才”的习俗和传统。儒家文化的长期教化,使这里的人们重规守矩,明礼讲信。尤其是出外经商发达者,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更致力于对后代的教育与培养。

前美村民普遍认识到,只有读书才能知书达理,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才能体现其人生价值。种田打工,只卖死力气,没有出息。村民中流传的俗语:“有子不读书,不如养大猪”“读家己书众人惜,跋家己钱众人卤”“卖田卖地,缴仔学识字”。而“坐书斋,哈烧茶”则体现了读书人的优厚待遇和村民重视子女教育的迫切愿望。

明清之交,十世祖陈金波(1605—1698),胸怀大志,出外游学,遍访名师,“五经、史传以及星历、地理诸书无不精熟”,考取郡庠生。金波公不入仕途,回村开办私塾,精心教导子孙及村里族人,一门四代六人赢得功名,其孙陈笃生出任琼州府定安县教谕。故后人总结说:“盖我族文风自公而盛。”

康熙年间,十二世祖陈廷光在朱厝外祖父的教导下,勤读诗书,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荣中癸酉科举人,考授内阁中书,后授直隶赞皇县知县,署理获鹿、阜平两县印务。廷光公素重教育,在任时捐置学田二顷,作为赞皇县士子盘费;退居故里之后,在本村养心斋、思斋和鹤鸣轩,延请宿儒讲学,“创建文祠,置田六顷……为通都士子科举之费”。廷光公及其兄弟一门三代共有11人考得各种功名,其子诚特公被选授为保定县丞。他们在村里树立了良好榜样,浓化了尊师重教的氛围。

清道光年间,十八世祖陈宣衣经营红头船兴家,于1851年与诸族人在香港合资创办乾泰隆商行,获利甚丰。陈宣衣艰难创业,备尝目不识丁之苦,不惜重金“延名师,课子侄”,子孙皆受到良好的教育,得以成才。幼子陈慈云在澄海名士王景仁的教导下,刻苦攻读,成为晚清秀才,后被敕封为花翎候选道、恩贡生。孙子陈立梅24岁当上泰国中华总商会第四届会长。陈宣衣重视教育,捐给古祖家庙书田35亩,作为进学之需;与族人广置田地,营建住宅,宅中多设书斋,延师课读,谆谆教诲子女苦读成才。这一时期全村修建的书斋达20多处,东篱别墅、观澜书屋、育才书斋、鹤鸣轩等私塾也得以复办,奠定了比较坚实的教育基础。

清末,陈慈黉晚年回村建宅第时,特地在郎中第里建“舍南”和“舍北”书斋,在善居室里建“兰室”和“蘧庐”书斋,以供后辈读书。[2]诚如民国三十三(1944)年《广东年鉴》所云:“粤有华侨,喜建大屋大厦,以夸耀乡里。潮汕此风也甚,惟房屋之规模,尤为宏伟。富贵之家,住屋必有家庙和书斋。”慈黉还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与村中有识之士商议,筹办一所正规学堂,取代私塾,教授村民文化知识,培养人才。

村里的古祖家庙成为村里的学校 陈志伟/摄

清末,清廷明诏兴学,废除科举,兴新学堂,“成德初等小学堂”应运而生。陈慈云受兄长陈慈黉的委托,主持创办小学堂,择址于自家的古祖家庙,聘请一批名儒讲授经史。陈慈云文学造诣很高,热心兴学,亲自撰写对联一副:“贻尔桑梓观敬止,尊如师保奉神明。”教育莘莘学子为学要尊敬师长,遵从经文。学堂发展较快,短短3年间学生达60多人。学生多为村里子弟,也有邻村或戚族学子慕名前来就学。

1912年成德小学堂更名为“成德学校”,学制7年,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学校成立校董会,聘请陈庸斋为首任校长。学校办学得到陈慈黉的大力支持,香港乾泰隆行每年提供学校经费4000银元,按时拨付给校董会,数十年供应不辍。为表谢忱,学校办公室悬挂陈慈黉相片纪念,教育学生学会感恩。陈庸斋中学得祖父慈云的熏陶,西学在香港深造,学贯中西,立校训“成才必讲合群爱国,德育征诸淑性润身”,悉心治学。学校办学经费充裕,高薪聘请余桐云等宿学夕儒主讲国学经书,其余学科教师均赴汕头各地聘请专业人才担任。成德学校教学严谨,办学声誉日隆,远近驰名。

1910年成德小学堂师生集体合影,前排中坐者为陈慈黉 陈璇珠/提供

民国时期,前美教育不仅布点均衡合理,而且办学形式多样,既有成德学校、养正学校、培英学校、紫阳学校等新式教育,又有陈立爱、陈维熊、朱云波等人开设私塾的传统教育,更出现带有成人教育性质的公民社,形成了以成德学校为主体,其他学校、私塾教育为补充的发展模式,村民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机会较多,文化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1949年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前美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村集体积极创造条件,多方筹集资金,维修校舍,购置课桌椅等教学设备,旅外族亲也纷纷给予帮助支持。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实现“一无二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桌椅),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1985年,村里开始实施奖学制度,营造良好的激励氛围。恢复高考之后的几年里,全村考上大中专院校的有47人,“居汕头地区各村之冠”,其中多名出类拔萃者大学毕业后考上研究生,有的远赴美国等地留学。1986年5月16日《汕头日报》报道“隆都区前美成了‘状元村’”,称前美村“成为全县各村首屈一指的状元村”。

岁月沧桑,前美小学原有旧校舍虽经修葺、扩建,仍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村集体决定在新乡向南前兴建新学校,以满足村民子女入学的需要。建校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拨款支持和海内外族亲踊跃捐款相助,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终在1994年10月竣工。新校舍美轮美奂,教室宽敞明亮,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前美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学校先后多次被评为“澄海双优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教育质量评估优秀单位”等。

纵观前美教育发展的历程,不管办学条件多么简陋,办学环境多么困难,村民总是秉承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迎难而上,百折不挠,薪火相传,教化了一代代学子,培养了一批批英才俊彦,造福桑梓,推动家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促进家乡的兴旺发达,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快乐成长的村中幼儿园小朋友 陈志伟/摄

前美村民历来崇祀知礼,“怀抱祖德”“慎终追远”,村中祠堂建筑鳞次,富丽堂皇,是家族文化之集大成者。

前美村的宗祠,大多为清时所建。一般都是二厅一天井的“四点金”建筑格局。建筑用木雕石雕、嵌瓷、灰雕各种工艺装饰,雄伟壮观,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宗祠大都设有神龛,放置祖宗灵牌。神龛大小规格不一,依祠庙厅堂宽狭和神位多少而定。大的神龛均有底座,敞开式。祖宗龛无垂帘,有龛门,分级依辈序自上而下设位。龛均木造,雕刻吉祥如意图案和帝王将相、英雄人物、神仙故事图像,金碧辉煌。

居美村主要是世序公的长子和幼子的后裔,村中有陈氏家庙,建于清康熙年间,主要崇祀居美两房之祖的松山公和青山公。家庙原为单进的祠室格局,后来,松山公之后十二世祖陈廷光,以科举功名的身份改为现在的两进形式。1919年,十九世祖陈慈黉重修。世序公的三子松川公的后裔主要定居后陈,村中也有陈氏家庙,祠匾为“松荫堂”,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1922年重修。

朱厝与居美同属一行政村,但村民主要为朱姓,村内有朱氏宗祠崇祀朱熹,祠匾为“著存堂”,建于元末明初(一说清康熙年间)。

前溪村祠堂众多,具代表性的有如下几座:

中翰第,亦即雍正十年(1732)廷光建的永宁寨内的正厅,匾号“松茂堂”。祠内保存着慧先及廷光之挂像,由廷光长房的嫡系子孙管理。1980年清明节,香港宗亲晃南、锐初回乡,登斗南山为二世祖松山公扫墓,并祭拜十世祖心俨公。中午,在中翰第宴请全姓耆老,共享盛宴。村中外姓耆老,也受邀请赴席,体现和睦团结精神。以后每年循例举行,费用由港亲承担。这是中翰第祖厅祭祀新事例,敦亲睦族之盛事。

世序祠,又称中祠,祠匾为“报本堂”,在三房璧洲公子孙聚居的下底园社,建于清雍正年间。祭祀一世祖世序公,故以世序为祠名。祠属二房、三房共有。每年元月初二日祠祭。

祭品丰盛的正月的赛会 陈志伟/摄

长房公祠,祠匾为“世昌堂”,位于永宁寨背后,寨外和西门交界处,建于清光绪年间,乃长房派下子孙集资为廷弼公所建。祠门向东,厅坐南向北,为拱堂式建筑,尊祀十一世祖慧先公,主祀十二世祖考廷弼敦朴府君,妣孺人慈惠樟山肖氏,附祀十三世祖诚俊、诚开、诚辟、诚修、诚仰,每年冬至前三日举行祠祭。

古祖祠,即古祖家庙,祠匾为“聚星堂”,位于新乡社向西,建于清末,系宣名、宣衣两房各支派共同兴建。崇祀十七世祖懿古公,附祀宣名、宣衣。每年冬至前两日举行祠祭。2月12日为慈黉祖的先严十八世祖宣衣(焕荣)公的忌辰,是日隆重举行祠祭。为不忘父兄的恩谊,2月11日先举行祠祭,恭祀宣衣父兄(懿古公、宣名公),体现孝悌家风。古祖祠祠产丰足,祭祀虔诚,演大戏娱亲,年年例行。(www.daowen.com)

民国陈济棠主政广东年间,古祖家庙祠祭还曾闹过一场风波。有一年,陈立梅专诚召集侄儿陈庸斋等泰国和中国香港族亲,在2月初回前溪村参加古祖祠祭。2月11日,为了活跃祠祭的热闹气氛,陈立梅专聘潮剧名班到祠前演出。当晚潮剧即将开演时,忽见十几个穿灰色服装的士兵,登上戏台,一头目朝天鸣枪,喝令停止演戏,并交纳罚金200元。台下不平之声四起,一青年高声喊道:“太平世界,正当祠祭,演戏不能罚款,你等来村掠夺,贼人不如。”头目闻声大怒,叱令士兵捕捉。观众闻声四处逃跑,互相践踏,食物掀翻遍地,杯盘碎片到处都是。消息传入舍北书斋,陈立梅十分气愤,欲发动众亲与之决斗,侄儿陈庸斋忙上前制止,请求带人前往了解情况后再作定择。当庸斋问明情况,知是店市警察所警员私自出发,借制止演戏之机勒索财物后,即劝头目带队回所安歇,明日定到所上交罚金。头目见庸斋身后20多名壮汉,握拳怒目对视,有所畏惧,只好带队回所。翌日清早,庸斋先到店市警察所拜访所长。所长前晚已接到县长命令,说有前溪侨领回村祭祖,要他派员保护,维持治安。他本想今早派员前往,却不知已有警员私自前往勒索财物。警察所长立即下令查实严惩,将为首者撤职查办,承诺赔偿所有损失,并陪同庸斋前往舍北书斋,当面向陈立梅请罪。陈立梅见所长态度谦诚,请其当晚与庸斋登台向村民解释前晚情况,最后还向其呈见面礼金500元。所长受宠若惊,连连致谢,答应一切照办。这样,一场祠祭风波便化解了。

祠堂的主要功能是祭祀祖灵和祭拜祖宗。

旧时,祠祭仪式十分隆重。祭祖时,祖先灵位摆放在祠堂后厅中间,灵位前再放多台方桌,以供摆放三牲五馔、糖饼粿品、饭茶纸钱等祭品之用。天井处设香案。在祭拜前一晚,先祭告天地,然后举行宰牲礼,即宰杀一头猪和一只羊。祭拜之日凌晨,开始鸣锣告众。此时,全族长老、男性成年子孙、各房裔代表衣冠齐整,闻锣声络绎而至。祠堂里红烛高烧、灯火辉煌、鼓乐齐鸣,好一派热闹喜庆气氛。接着总司仪、引祭者、主祭者和诵读祭文者诸执事就位。司仪唱礼,参祭者依辈序排列就位,引祭者引主祭者洗脸洗手,就位焚香上香。先是荐馔,主祭者祭酒,双手捧酒杯,按“心”字运作,先三点,后半弧,寓意为祭天祭地祭祖宗,以表虔诚之意。然后,主祭者三叩首,接着参祭者也三叩首,一齐跪下听礼生读祭文。祭祖结束后,把祭品中的猪肉羊肉,按参祭人数每人分一份,依功名、学历、地位、辈分、年龄分级,俗称“分胙肉”。祭祀之后举行午宴,俗称“食祖公桌”。祠祭期间,常请戏班助兴演出。

妇女们聚集在一起做红桃粿,以供节日祭拜之用 陈志伟/摄

据前美《乡礼便览》一书记载,旧时前美祠堂祭祀非常活跃。单前溪陈氏族人一年中就有20天的宗族祭祀活动,除了清明斗南山墓祭之外,其余都是在祠堂拜祭。各个祠堂的祭祀时间、对象、祭品内容、祝文等都有详细记述。如报本堂祝文为:“惟兹斗建天寅,德新在木,二祖捐蒸,八乡聚族,上念本源,永敦辑睦,奕世难忘,无思不服,醴荐牲陈,来雍止肃,佑我后人,受天百禄。”

一年之中,如果遇到一些特别重要的事,也要在祠堂举行谒祖活动。如子孙中有人升官或登科;有人过番发大财回归;与外姓外族发生械斗得胜,或誓与之绝交;族中出现“不肖之孙”,要执行宗法等或荣或辱、或喜或悲之事,都要在宗祠里郑重其事地谒祖,以感谢祖宗的福荫,或祈求祖灵的庇佑,或凝聚宗族的力量,或显示宗法的威严。此时的祠堂,就成为宗族的庆功阁、司令部、议事厅、法庭、惩教场。

祠堂原来都有祠产,分为祭田和学田,祭田的田租,专用于祭祀;学田的收入,则奖励学子读书。

土地改革以后,祠堂的祭田被取消,祠堂祭祀没有经济来源,加上祠堂属于公产,改为学校或村政办公场地,祠祭的活动也随之废止。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学校和村政办公择地重建,祠堂交由老人组或老年人协会管理,祭祀活动又重新开始。祭祀经费由族人题捐或侨亲捐赠。祭祀也比旧时简单,由主祭人(或称主持人)念祝词,参祭者(60周岁以上男性宗亲)三拜九叩首,祭毕举行宴会。

祠堂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派下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各种活动时,也利用宽广的祠堂作为活动场所。

前美村有些祠堂还把所在社区的村规村约或是族人出资修祠、捐置公共产业等善举勒石,嵌立于祠壁。如下底园社世序祠存有光绪二十四年(1898)设立的“报本堂禁规”和“重修报本堂捐款碑记”。20世纪90年代初,朱岳秋先生捐资重修朱厝朱氏大宗祠,并设立奖学基金会,朱厝老人组也在祠内立“告弟子书”“朱岳秋奖学基金奖励条例”“告族亲书”“护祠公约”等碑记。

鼓乐迎神 陈志伟/摄

前美村民历来信奉各种神明,俗称神明为“老爷”。地域内老爷宫庙甚多,有众神聚集在一起的大宫,如原居美的居美大宫,也有为某个神明单独设置的小宫,如竹宅的树爷宫、寨外的福德祠等。此外,一些家族的厅祠里,也供奉有各种神明。各家各户在家中都设有地主爷神位。对神明的敬奉,除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民众前往宫庙或在家中祭拜外,每逢某个神明生日,俗称“老爷生”的时候,也会祭拜,且祭拜得十分隆重,不但供品比平时丰盛,有宫庙的还要请戏班来演出以谢神。家家户户要去祭拜,还要捐钱做功德,出嫁的女儿也要回来敬拜捐钱。

居美大宫,原来是前美村里最大的地头宫。大宫坐西向东,正厅共摆放有七尊老爷神像:从左开始,第一位是护法公王(地头老爷),第二位是金面佛(燃灯佛祖),第三位是普庵佛祖,第四位是神农大帝(五谷主),第五位是红面佛祖(惭愧祖师),第六、第七位是两位守宫佛。案床顶供奉太子爷、托塔李天王、风雨圣者爷、千里耳、万里望神位。大宫在“文革”期间被损坏,现仅存残壁、石基、石阶。原来大门顶的“居美古庙”石匾,据说现在盖在宫埕幼儿园天井排水沟上。偏厅夫人宫摆放有龙尾王爷和夫人两尊神像。现案床顶设有两个神炉,其中左边是大宫众神炉,炉身较高大;右边是王爷、夫人炉,炉身较为细小。偏左东畔巷头宫埕北帝爷宫摆放有北极玄天上帝神位。据传,龙尾王爷就是潮汕人所说的“虱母仙”,名叫何野云,元末当过陈友谅的军师。陈友谅兵败,何野云化名潜到潮州,为人建寨建墓看风水,最后死在潮阳。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五日是“龙尾王爷生”。这一天,前美村民纷纷到设于居美原大宫旁的龙尾王爷宫敬拜,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前溪寨外大栅门的左侧,有一座庙宇,供奉福德老爷和夫人,庙号叫福德祠。传说福德老爷是唐代名相狄仁杰,死后追赠为天下“都土地”,是土神的最高职称。为了乡里兴旺,居其土必祀其神,村民供奉他为村的福神。细观神像,老爷头戴国公朝冠,身穿五爪金龙绣袍,一手持龙头杖,一手执金元宝,慈颜白髯;夫人凤冠霞帔,珠履锦袍,面呈仁慈。福德祠有三副对联:“福地迎三春瑞气,德徽接四季祥光”“福庇一方资保障,德流千载荐馨香”“福神赫濯昭千古,德泽汪洋沛一方”。“文革”期间,宫庙被毁,1979年重建。1994年由旅泰乡亲龙飞和天送捐资,再次修建。

正月,姑娘们组成前美锣鼓队在村中各社演出 陈志伟/摄

居美陈氏祠堂内有福德老爷宫,但只有“公”,没有“妈”。传说有一个村民在外做生意,每次路过饶平附近的一个福德公妈庙,都祈求庇护。他的生意每次都无风险,因此认为是老爷显灵保佑,希望取回村中崇拜。在盗走的过程中,听到人声,慌忙中只偷得福德公一像。怕被其他村发觉,放置在祠堂之內。朱厝朱氏宗祠内也同样置有一福德公像。其来历的故事亦很类似,只是把地点改为台湾,把不拿福德妈的原因归于女人不利于做生意。

游神,也称“营老爷”。前美村游神活动在农历正月举行,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1949年前,前美村几个村落在称为“大宫”的居美古庙之下分为四社,共同祭祀古庙主神。所谓四社,即头社后陈、二社居美和前溪、三社朱厝、四社朱尾。每年年末,各社分別在不同时候,请古庙主神到社“坐宫”一天,接受村民酬神。每年正月初一,各社代表到宫前卜杯决定各社游神之日期。游神一般在正月初六至十一日之间进行。由于前溪和居美同属一社,两村轮年负责该社的游神。

1949年后,因为破除封建迷信,游神活动被禁止。改革开放后,为了满足村民的请求,增添节日欢乐气氛,同时,也希望通过游神活动,吸引华侨回乡观光、探亲、投资,村集体顺民意重新恢复了游神活动。由于大宫已经毁弃,传统的大宫游神未能恢复,各个自然村都只游本村的福德老爷。自1986年后,前美村内的四个自然村的游神活动基本固定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居美)、十七(前溪)、二十(朱厝)和二十一(后陈)日举行,游神形式大体相同。

筹划和组织游神的主要负责单位都是各个自然村中的老人组。居美、后陈、朱厝只有一个老人组,而前溪则由几个老人组联合。老人组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募集经费、召集人员、请戏班演出等。在游神前一两天,村内要进行清洁。在游神前一个晚上开始演戏和放映电影。电影映完后,村民才开始设床(祭桌)迎神。

游神当天早上,村民把祭品集中置于村里老爷宫前的广埕供桌上,各种物品五彩缤纷,村民相互评比,评谁的猪头、鹅、鸡、鸭、鱼、糖狮大,有如召开食品比赛大会,故有“游神赛会”之说。拜神结束,物品收回家中,筹办请客。宴席时亲朋好友互叙情谊,喜气洋洋。

当天下午,参加游神的队伍齐集老爷宫前,男女青年均打扮得时髦漂亮。大家统一服饰,一律穿着西装或新式农民装。理事负责人入宫点香祷告,卜杯求神,获得“胜杯”后即通知游神队伍出发。最前面是放“企脚铳”的村民,然后是高灯一对、大锣、大钦、大鼓各一。扛抬的都是上年有喜事(新婚或添丁)的男性村民。其次是“标”。“标”是一种横幅旗帜,一面书“合境平安”“生意兴隆”等吉祥语;另一面书该标的所有者。原则上“标”是村中长得最标致的未嫁女儿扛抬的。“标”的后面是彩旗队、彩篮队、锣鼓班和丝竹班。拿彩旗及挑彩篮的都是在念小学的女孩,锣鼓班则有男有女,年龄约十多岁。丝竹班则以中老年人居多。在锣鼓班、丝竹班之后是大罗伞、神舆和香亭。扛抬神明者必须是上年有喜事的男丁。在前溪,福德老爷公、妈分别各乘一舆。最后是“老大”,由村里60岁以上身壮的老辈人组成。队伍在行进途中,沿路各家各户放鞭炮,妇女们持香向神敬拜,并竞相将香插入游神香炉轿,又迅速取出带回家中插于门上和祖公龛。夜间,队伍再次抬神出游。当夜,还有演戏、做纸影、猜谜、放烟花等文娱活动。

历史悠久的前美锣鼓班 前美村委会/提供

前溪村游神从沟头社出发,经下底园社、新乡社、竹宅社、西门社、寨外社,最后到达寨内社。福德公、妈在每社稍停,供人祭拜,与居美不同的是在各祭桌上放上书有“陈”字的灯笼。此外,游神行列并没有如居美那样书有“二社”的高灯来领路。香亭上也没有插上类似于“居美古庙诸神位”这样的牌位,代之的是前溪村内各社的香炉。福德公、妈正月十七日要在寨內供奉一夜,次日才送回去。前溪村晚上并没有游灯的活动,而居美、朱厝、后陈则有游灯的习俗,各家各户手提灯笼,在神像和香亭之后急行,以先到祠堂为幸。朱厝的游神程序大致与居美相同。只是在居美,晚上游神的路线与下午游神之路线及方向相同,在朱厝则路线虽然相同但是方向却相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