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国民经济开始实施“五年计划”。宾阳县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至1957年)的建设。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宾阳广大群众团结在党和人民政府周围,经过4年的努力,到1956年底,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目标,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城乡经济、社会事业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全县初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形成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国有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合作组织及个体经济等5种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有了稳固的经济基础。1956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达2569万元(当年价,下同),是1952年的1.43倍;工农业总产值3729万元,是1952年的1.43倍。其中,工业总产值968万元,是1952年的1.81倍;农业(农林牧渔业)产值2761万元,是1952年的1.34倍。地方财政收入123万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1949万元,分别是1953年1.84倍、1.4倍。
1954年,中共宾阳县委班子成员合影(吕继池供图)
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力较新中国成立前有很大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逐步改善。几年中,农田水利建设取得可喜的成就。1953年至1957年,共建成小(一)型水库10座、小(二)型水库53座、小塘库225座,总库容5679.83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808.62万立方米,还修建机灌站3座,有效灌溉总面积4400公顷。同时,建立县农林技术指导站,推广、引进良种,试种双季稻,确保农业增收。1953年至1956年遭受3年旱灾,仍然夺得好的收成。1956年,粮食总产量达124787吨,创新中国成立以来宾阳历史最高水平,是1952年的1.5倍。水稻产量108960吨,玉米产量10559.65吨,花生产量4993.15吨,分别比1952年增长51.19%、88.42%、35.24%。
工业经济发展较快。1953年,兴办廖平农场工业。1954年,黎塘兴建油电厂,以柴油发电机发电,供该厂和火车站及镇直机关、街道照明;县百货公司、粮食局、服务局附属厂建成投产。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把私人开办的永光玻璃厂、利群火柴厂、电镀厂、兴华染织厂、大新针织厂、红轮制造厂、力行鞋厂、裕隆米厂、工人福利米厂等合并为5个公私合营厂。城镇集体工厂,主要是1956年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组织起来的织布、车缝木器、铁器等手工业合作社,经过合并、扩建而成。1956年,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发展到10家,比1952年增加5家;全县工业总产值达968万元,比1952年增长80.93%。
铁路建设突飞猛进。国家修建的黎湛铁路(北起湘桂线的宾阳县黎塘镇,南抵广东省湛江市湛江港),于1954年9月25日正式开工。铁道兵部队和广东、广西两省沿线民工10万多人上场,军民并肩抢建,1955年7月1日建成通车,全长316千米,仅用9个月时间便修建完工,堪称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黎湛铁路的建成,对活跃国家对外贸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利于华南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有利于巩固南部海防。黎塘车站从此成为广西铁路交通枢纽之一,对于后来建设黎塘工业重镇,加快发展宾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1955年,黎塘火车站发送旅客量达16.7万人,发送货物量18万吨。(www.daowen.com)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一是大力发展中小学教育。1953年,全县有小学888所,在校学生46691人;中学5所,在校学生2864人。1956年,经过整顿后,小学设有666所(高小18所、完小54所、初小594所),在校学生56342人;中学发展到7所,在校学生3595人。二是积极发展工农文化教育。1953年,加强农民扫盲教育,将冬学识字班转为常年学习的民校,全县办民校116个班,学员3240人。1954年,发展到580班,学员20050人。1956年,全县参加业余学校扫盲学习9.5万人,约占文盲人数的78%,脱盲8612人。
文化艺术“百花齐放”。1952年,设立县文化馆。1953年,在新宾、甘棠、黎塘分别建立文化站。1954年,在县城芦圩兴办全县第一个电影院江南电影院(私营);县文化馆在四区上施乡甘地村和施和兰农业社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试点,建立全县第一个农村俱乐部,开展图书、板报、展览、创作、文艺演唱等活动。1956年,全县农村俱乐部和文化室发展到614个。全县业务剧团发展到65个,歌咏班65个,业余文艺团队演出主要有彩调、丝弦戏、粤剧、采茶、师公剧、歌舞、杂技、魔术等。1956年,全县有文艺业余作者155人,创作各类作品3100多件,其中山歌剧《两兄弟》获自治州创作奖。“一五”期间,图书、报刊、电影、广播事业也有很大发展。成立新华书店宾阳支店,组建2个县级国营电影队,私营的江南电影院转为公私合营,《宾阳农民报》(后改名《宾阳日报》)创办,在一些区、社设立无线广播收听站,县建成有线广播站。
卫生事业方兴未艾。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全县广泛开展以宣传卫生常识,预防细菌传播,讲究卫生,移风易俗,除“四害”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1954年,成立县妇幼保健站,发展新法接生。1955年,全县有新法接生员140人,是1952年的14倍,实行新法接生7183人,占出生婴儿的65.70%。1956年,县卫生院改为综合性县人民医院,向综合性医院规模发展;成立县人民医院黎塘分院和县卫生防疫站、血吸虫病防治站。卫生部门重点对流行广、危害大的传染病和地方病,如疟疾、成丝虫病,血吸虫病、麻风病等进行防治。这一年,县内天花被消灭,霍乱未发现,性病也基本绝迹。1957年,全县共有县级医院、站5个,区、镇卫生院26个,医务人员255人。
发展体育事业。1955年,设立县体育运动委员会,开展和指导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一五”期间,全县60%以上的学校推行劳动卫生制预备级训练。机关、团体推广晨练、工间操,并利用假日、节日开展群众性的体育竞赛,各乡(镇)组织篮球队开展友谊比赛。宾阳中学从1953年起陆续为省级体育队伍输送体育人才。县田径队和乒乓球队1956年参加桂西壮族自治州第一届工人运动会,分别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和第一名;同年,县业余篮球队获自治州男子篮球比赛冠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