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宾阳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宾永迁临时工委成立

宾阳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宾永迁临时工委成立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议同时决定重建中共宾阳县委,由黄广年兼任书记,委员2人,隶属三县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中共宾永迁三县临时工作委员会和宾阳县委成立旧址1937年2月,中共宾阳县委在三塘乡恭村蒙达三家召开全县党支部代表会议,改选县委领导人。其中,混进西区支部组织的国民党特务分子刘锋民、林生华也被选为县委委员。

1934年后,经过艰苦深入的工作,宾阳革命斗争打开了局面。群众运动逐步开展,党组织得到相应的发展。东面扩大到迁江,建立了陶邓支部。在南面,加强了甘棠支部。为了加强对宾阳、永淳、迁江三县党的领导,1935年11月,由中共郁江特委筹备委员会书记陈岸主持,在宾阳县廖平乡水浸思村宝龙小学召开三县党组织代表会议,决定成立中共宾(阳)永(淳)迁(江)三县临时工作委员会,黄广年任临工委书记,隶属陈岸领导。黄广年兼管宾阳工作,思混球负责迁江工作,玉贝珍负责永淳工作。会议同时决定重建中共宾阳县委,由黄广年兼任书记,委员2人,隶属三县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会议经过讨论,决定加强各县党对基层支部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巩固发展扩大党的组织,宾阳县向西区、北区、东区发展,永淳县向郁江南岸发展,迁江县向县城发展;继续发动群众,组织劳农会,建立反对征壮丁同盟会,发动群众抗征兵。会后,与会人员分工到各基层支部传达,掀起了革命高潮,党的组织有所发展。1936年,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形势下,中共宾阳县委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发动和争取各阶层民众,组织抗日同盟会,团结进步人士共同抗日,开展抗日救国运动。是年冬,相继成立北区、西区支部。至此,中共宾阳委下辖芦圩、中华、陶邓、军靖村、龙村、大泮村、思村、滑石村、西区、北区10个支部,党员70多人。

中共宾永迁三县临时工作委员会和宾阳县委成立旧址(今宾阳县大桥镇新思村)(宾阳县委党史研究室供图)(www.daowen.com)

1937年2月,中共宾阳县委在三塘乡恭村蒙达三家召开全县党支部代表会议,改选县委领导人。会议推选蒙达三为县委书记,委员8人。其中,混进西区支部组织的国民党特务分子刘锋民、林生华(两人接受宾阳县县长侯匡时指令,伪装积极抗日,博得一些中共党员好感)也被选为县委委员。同年5月,蒙达三病故。不久,县委开会讨论研究党的工作,补选主要领导人。刘锋民骗取了大家的信任,被推选为县委书记。中共宾阳地下党的领导权被国民党特务窃取,以致后来酿成巨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