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黄河流域暴雨监测预报技术及情报及时提供

黄河流域暴雨监测预报技术及情报及时提供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省气象台及中央气象台遇重大天气时,黄河流域气象部门及时提供前几小时的天气实况,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等方面的情报。同时,制作气温变化图表,结合天气形势和凌情趋势,为冰情和气温预报提供依据。1978年购置配备了两台长江555型电传打字机,成为黄河气象情报工作的第一代专用设备,同时,对情报人员进行了电传操作和维修技术的培训。

黄河流域暴雨监测预报技术及情报及时提供

黄河气象情报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只限于由气象专业人员从河南省气象台收集信息,并向有关领导和防汛部门提供黄河流域天气的情报和资料。正规的气象情报工作是从1977年夏季开始,当时租用郑州市电信局的两台长江555型电传打字机,配有5名填图员,初期只接收部分气象信息和资料,天气图表的填制由人工完成。到了20世纪80年代,增加了资料,并实现了天气图填制自动化。2002 年,引进并安装了中国气象局的9210系统工程,气象信息的接收和处理实现了自动化,而且气象信息量和传输时间两方面比以前有较明显的提高,做到了气象情报准确、及时,使气象情报在气象预报和直接为黄河防汛(凌)服务的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情报收集

自20世纪60年代起,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会)有了自己的气象专业人员,从此也有了专门为黄河防汛防凌服务的气象情报工作。当时的气象情报,仅限于根据河南省气象台所收集的气象信息和天气图表,结合黄河的水情和下游的凌情及时描绘,复制与黄河流域天气有关的天气形势图表及部分经过分析加工的资料。

黄委会比较正规的气象情报工作开始于1977年夏季。随着水文处水情科气象组的诞生,当年汛前通过郑州市电讯局,开设了由河南省气象台至黄委会的气象通讯专用线路,同期委托河南省气象台代培了两名气象通讯、填图人员,7月中旬开始了气象情报的正式值班工作。7月18日填绘出黄委用于实时天气预报的第一张天气图。当时,由于值班人员少,每天只收填20时(北京时,下同)的欧亚地面天气图,东亚850hPa、700hPa和500hPa三张等压面图。

至1982年初,填图人员基本保持为6人,并先后到山东省气象台和陕西省气象台进行两次技术培训。随着情报人员的增加,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天气图表收填的数量逐年增加,质量也明显提高。

1986年,黄委会水情处气象科在利用气象部门的情报为黄河防汛、防凌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在汛期,黄河流域气象部门除向黄委会及时提供气象预报外,还及时提供气象情报,主要内容有月、旬、日降水实况及变化情况。当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省气象台及中央气象台遇重大天气时,黄河流域气象部门及时提供前几小时的天气实况,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等方面的情报。黄委会气象技术专业人员及时进行综合分析与汇总,并向黄河防汛部门和有关领导汇报。同时,还会同水文、雨量站的雨情资料,分析流域雨区的移动和发展趋势,为暴雨洪水预报提供依据。

在凌汛期,根据由山东、河南省气象台通过电话提供的北镇(或惠民)、济南、菏泽和郑州等站的气温实况和遇强冷空气过程和回暖天气时中央气象台提供的全国范围内的天气情报,黄委会气象技术专业人员及时进行分析和汇总,并向有关部门汇报,搞好防凌服务。同时,制作气温变化图表,结合天气形势和凌情趋势,为冰情和气温预报提供依据。(www.daowen.com)

另外,在每月初(或上月末)发布当月降水(汛期)或气温(凌汛期)长期预报时,还对所收集到的降水(或气温)实况,以及天气图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连同长期预报向有关部门及时提供天气气候特点和大气环流背景的再加工情报。

二、仪器设备

1977年初,为开展气象情报工作,从郑州市电信局租用了两台555型电传打字机。1978年购置配备了两台长江555型电传打字机,成为黄河气象情报工作的第一代专用设备,同时,对情报人员进行了电传操作和维修技术的培训。1979年和1980年相继增设了两台T1000S型电子式电传打字机和两台上海产电子式电传打字机,提高了气象信息传输打印的速度,显著地减少了噪声,改善了工作条件。1981年又增设了两台ZSQ-lA 气象传真收片机,为天气分析和预报工作增添了大量信息和资料。

到了1986年汛前,增设了自动填图仪,实现了天气图填制自动化,不仅减轻了填图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由前期的7~9人减至6人),而且缩短了填图时间。

1987年又增设了雷达终端,通过与河南气象台713型气象雷达的专线传输,可及时获得以郑州为中心半径的500km 范围内云或雨的显示图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