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华艺术论丛第15辑-魏良辅曲律研究成果

中华艺术论丛第15辑-魏良辅曲律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昆山腔的产生,《曲律》也有独到的记载。《曲律》目前流存的一共有九种版本,一是《吴歈萃雅》卷首附刻本,题作《魏良辅曲律十八条》;二是《词林逸响》卷首附刻本,题作《昆腔原始》;三是《吴骚合编》卷首附刻本,题作《魏良辅曲律》;四是《读曲丛刊》本;五是《曲苑》本;六是《重订曲苑》本;七是《增补曲苑》本;八是《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本;九是《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

中华艺术论丛第15辑-魏良辅曲律研究成果

魏良辅,字尚泉,江西豫章(今南昌)人,流寓于江苏太仓。明嘉靖时人,具体生卒年不可考。熟谙南北曲,是明代著名的戏曲音律家。曾对昆山腔加以改革和提高,是昆山腔“水磨调”的创始人。[2]

魏良辅的《曲律》(又名《南词引正》),共二十条,主要论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当时戏曲唱腔流传情况的论述;一是对昆山腔歌唱方法的论述。先说前者。关于南曲的唱腔,南戏产生于北宋末年的浙江温州一带,最早是由当地的民间歌谣加上宋词的词调来演唱的,如明徐渭《南词叙录》载:“永嘉杂剧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其曲,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当南戏流传到外地后,又与各地的民间歌谣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各地特色的唱腔,而由于“各方风气所限”,故南曲的唱腔也多种多样,“腔有数样,纷纭不类”。《曲律》一共记载了昆山、海盐余姚杭州弋阳五种唱腔,其中弋阳腔流传范围最广,“自徽州、江西、福建俱作弋阳腔,永乐间云、贵二省皆作之”。有关南曲的唱腔,在徐渭的《南词叙录》和祝允明的《猥谈》中虽也有记载,但都只载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唱腔,不载杭州腔。杭州是南宋的都城,城市经济繁荣,民间伎艺也十分发达。早在南宋初年,南戏就已经从温州流传到杭州,如元刘一清《钱塘遗事》载:“至戊辰己巳(1268—1269)间,《王焕》戏文盛行都下。”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也载:“南宋都杭,吴兴与切邻,故其戏文如《乐昌分镜》等类,唱念呼吸,皆如约韵。”既然杭州早就盛行南戏,故在当时形成杭州腔是有可能的,这也说明《曲律》所载的杭州腔当不是无稽之谈。

关于昆山腔的产生,《曲律》也有独到的记载。在明清的许多曲论中,在论及昆山腔时,都说成是魏良辅首创,而魏良辅却没有把昆山腔的创立归功于己,而是作了实事求是的记载:“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辞……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明周元《泾林续记》和《正德姑苏志》均载,洪武初年,朱元璋在召见昆山耆老周寿谊时,曾问他:“闻昆山腔甚佳,尔亦能讴否?”可见昆山腔在明初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它的产生也必在元代,故《曲律》对昆山腔产生的记载较为可信。

至于北曲杂剧,在明初以来就已成绝响,无人过问,故对于北曲的唱腔很少有人论及。而《曲律》对此也作了记载,曰:“五方言语不一,有中州调、冀州调,有磨调、弦索调。”“唱北曲宗中州调者佳。”这一记载虽较简略,但为他人所不载,故这也为我们了解北曲唱腔的流传情况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再说对昆山腔的歌唱方法的论述。这一方面的内容是作者自己唱曲实践的理论总结,故多为创见。关于昆山腔的歌唱方法,魏良辅主要对字、腔、板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原则和要点。他认为:“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所谓“字清”,也就是要咬字清楚:一是要分清一个字的头、腹、尾三部分,因昆山腔经魏良辅改革后,更为柔绵宛折,一字之音,分头、腹、尾三部分,唱曲时,必须字字清楚,待一字之头、腹、尾音全部唱完,然后再出一字,这样才能让人听得明白,故魏良辅认为:“过腔接字,乃关锁之地,最要得体。有迟速不同,要稳重严肃,如见大宾之状,不可扭捏弄巧。”二是要分清字的四声。他论及了四声与五音的关系,四声,即平、上、去、入;五音,即宫、商、角、徵,羽。魏良辅认为,四声与五音的关系不是并立,“五音以四声为主”,五音是随着四声阴阳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他认为唱曲时“平、上、去、入,务要端正”。如果“四声不得其宜”,“有上声字扭入平声,去声唱作入声”,即咬字不正确,那么“五音废矣”。

所谓“腔纯”,就是要唱出每一曲调所规定的声情。曲调的声情一般是以宫调来区分的,同一宫调的曲调,其声情相近,但南曲曲调的声情较北曲复杂,不仅每一宫调有每一宫调的声情,而且同一宫调内的不同曲调的声情也有差异。故魏良辅提出:“唱曲俱要唱出各样曲名理趣,宋元人自有体式。如【玉芙蓉】、【玉交枝】、【玉山颓】、【不是路】,俱要驰骋;如【针线箱】、【黄莺儿】、【江头金桂】,要规矩;如【二郎神】、【集贤宾】、【月云高】、【本序】、【刷子序】,要悠扬。”

所谓“板正”,就是要掌握节奏。板式变化,对于字音、腔调都有影响,故魏良辅提出:拍“最要得中”。

对于不同的歌唱者,魏良辅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练唱方法。如对初学者,他认为:“不可混杂多记,如学【集贤宾】,只唱【集贤宾】;学【桂枝香】,只唱【桂枝香】。如混唱别调,则乱规格。”待唱熟练后,再“移宫换羽,自然贯串。”对于士大夫唱曲,魏良辅认为:“士夫唱不比惯家,要恕。”即不必要求过严。歌唱时只要“字到”即咬字准确和“板正”就可以了,其他如腔不到或不满,则不可求全。苏州籍和松江籍的唱曲者,因囿于本地土音,多会出现咬字不准确的毛病,对此魏良辅也提出了具体的纠正方法,曰:“苏人惯多唇音,如冰、明、娉、清、亭之类。松人病齿音,如知、之、至、使之类;又多撮口字,如朱、如、书、厨、徐、胥。此土音一时不能除去,须平旦气清时渐改之。如改不去,与能歌者讲之,自然化矣。殊方亦然。”(www.daowen.com)

魏良辅不光对唱曲者提出了要求,而且对听曲者也提出了要求。他认为:“听曲尤难。”不能光听到唱曲者“喉音清亮,就可言好”。必须“听其唾字、板眼、过腔得宜,方妙”。而要听出唱曲者吐字、板眼、过腔等是否得宜,听曲时必须“肃然,不可喧哗”,方可辨其工拙。

《曲律》全文虽仅一千多字,但条理清晰,简练明白。它所总结的有关昆山腔的演唱艺术规律,不仅在当时对昆山腔的发展和提高起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在今天还可供我们借鉴。

《曲律》目前流存的一共有九种版本,一是《吴歈萃雅》卷首附刻本,题作《魏良辅曲律十八条》;二是《词林逸响》卷首附刻本,题作《昆腔原始》;三是《吴骚合编》卷首附刻本,题作《魏良辅曲律》;四是《读曲丛刊》本;五是《曲苑》本;六是《重订曲苑》本;七是《增补曲苑》本;八是《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本;九是《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以上九种版本中,《吴歈萃雅》本和《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共十八条,其余七本皆为十七条。解放后从明玉峰张广德编的《真迹日录贰集》中,发现了文征明手写的“娄江尚泉魏良辅《南词引正》”一篇,卷末有嘉靖丁未金坛曹含斋的叙,云:“右《南词引正》凡二十条,乃娄江魏良辅所撰,余同年吴昆麓校正。”内文与上述九种版本皆有较大出入,不仅词句上有出入,而且有五条为其他各本所无。可见《南词引正》当为魏良辅所作的原本,其余各种版本皆经后人改动,已非原本。

【注释】

[1]原载吴文治主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著题解》,黄山书社,1987年2月。署钱南扬、俞为民。

[2]参见明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清余怀《寄畅园闻歌记》。凡文中引文不注明出处者,皆见《南词引正》。载钱南扬《汉上宧文存》,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