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华艺术论丛第15辑》:诗、词、曲的音乐文学及其进步

《中华艺术论丛第15辑》:诗、词、曲的音乐文学及其进步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词、曲都是音乐的文学,我们简直可以说是不同时代的同一种东西。隋唐之间,中国与印度之交通日繁,玄奘[4]在印度既能见到《小秦王破阵乐》,以彼例此,印度曲调之流入中国者,一定亦很多。还有一层,我们须注意,由长短句的乐府诗变成五、六、七言律绝,再由律绝变成长短句的词,这并不是退化,是复古,因为词的格律比乐府诗精密得多,虽同为长短句,而实际并不同,所以这是进步。

《中华艺术论丛第15辑》:诗、词、曲的音乐文学及其进步

诗、词、曲都是音乐文学,我们简直可以说是不同时代的同一种东西。由诗而词,词而曲,其变皆以渐。就其不同言,三者固各有各的特异之点,就其同者言,诗与词,词与曲,固没有什么明显的界限的。至于所以要变的道理,以前人,如顾炎武则归之于“势”[2],彭翊则归之于“自然”[3],都说不出什么道理。胡适之先生《词选序》云:

文学的新方式都是出于民间的。久而久之,文人学士受了民间文学的影响,采用这种新体裁来做他们的文艺作品。……但文人把这种新体裁学到手之后,劣等的文人便来模仿;模仿的结果,往往学得了形式上的技术,而丢掉了创作的精神。天才堕落而为匠手,创作堕落而为机械。生气剥丧完了,只剩下一点小技巧,一堆烂书袋,一套烂调子!于是这种文学方式的命运便完结了,文学的生命又须另向民间去寻新方向发展了。(www.daowen.com)

这正是《易·系辞》所谓穷则变,变则通。不过,在这里,我们还须补充几句。唐人所唱,原为五、六、七言律绝,怎样会变成长短句的词呢?我们上面已经说过,诗、词、曲都是音乐的文学,音乐的曲调起了变化,文学的形式不得不随之而变化。隋唐之间,中国与印度之交通日繁,玄奘[4]在印度既能见到《小秦王破阵乐》,以彼例此,印度曲调之流入中国者,一定亦很多。[5]唐燕乐十部,除清商、巴渝外,皆外国之乐,而西域诸国之乐,无非是印度伊兰之旧谱。天宝末,明皇诏道调法部与胡部新声合作,于是旧调全变了。宫廷如此,民间可知。大概民众的思想比较活动,不如文人的固执少变化。当时曲调既起了变化,而文体仍用旧形式,思想活动的民众首先感到不适宜,于是遂破整齐的五、六、七言,随着曲调变成长短句了。还有一层,我们须注意,由长短句的乐府诗变成五、六、七言律绝,再由律绝变成长短句的词,这并不是退化,是复古,因为词的格律比乐府诗精密得多,虽同为长短句,而实际并不同,所以这是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