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横行草原:柔然天平日渐倾斜

横行草原:柔然天平日渐倾斜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魏在中亚的势力日渐缩小,柔然-哒联盟在中亚的势力日益增大。丢失了圣城的俾路斯一世极为愤怒,决定远交近攻,在468年派使者出使柔然-哒联盟的死敌北魏,寻求结盟。北魏军在抵达女水时,与柔然主力军遭遇。在柔然汗国的躯体逐渐被肿瘤吞噬之际,它的属国哒却正在茁壮成长。为了保住这最后的家业和自己的性命,他们被迫全部臣服于头罗曼,直到后者于502年去世为止。哒退还给波斯一些领土,俾路斯则把女儿嫁给阿赫善瓦尔。

横行草原:柔然天平日渐倾斜

北魏在中亚的势力日渐缩小,柔然-哒联盟在中亚的势力日益增大。进攻印度未果后,哒军队掉转矛头,与波斯沙皇俾路斯一世联手围剿寄多罗王国,并在467年将其完全征服。但在战后,哒可汗阿赫善瓦尔(Akhshanwar)却将几乎整个寄多罗王国的地盘都纳入自己的版图,俾路斯一世深感不公平,与阿赫善瓦尔争吵起来。为了报复,阿赫善瓦尔派兵袭取了波斯东北边境重镇巴里黑(Balkh,今阿富汗昆都士以西),并迁都于此。

巴里黑城极为古老神秘,号称“万城之母”,还是波斯国教祆教(拜火教)教主琐罗亚斯德(Zoroastres,又译作苏鲁支或查拉图斯特拉)的殉教地,在祆教徒心目中的地位一如基督教徒心目中的耶路撒冷。丢失了圣城的俾路斯一世极为愤怒,决定远交近攻,在468年派使者出使柔然-哒联盟的死敌北魏,寻求结盟。偏巧予成可汗在470年八月,主动南下攻打北魏,有四分之一柔然血统的拓跋弘这才下定北伐的决心。

北魏军在抵达女水(今内蒙古锡拉木伦河)时,与柔然主力军遭遇。看到敌人在数量上占优,北魏将领都很恐惧。拓跋弘勉励他们说:“用兵在奇不在众!”于是选了精兵五千人在前挑战,并在后方设下多支部队,以图迷惑对方。予成可汗果然上了当,大败而逃。拓跋弘十分得意,为了纪念这次大捷,将女水改名为武川,还让笔杆子高允写了一篇碑文《北征颂》,它与太武帝《广德碑》、孝文帝《讲武碑》并称为“北魏三碑”。

471年,拓跋弘逊位于刚满5岁的太子拓跋宏,自称太上皇帝,但仍旧牢牢掌握着实权。次年,他再次击退了柔然军队的南侵。

看到翻越长城南下不容易,予成可汗于是改变思路,转向河西走廊扩张。不久,他两次派兵进攻敦煌,虽都被击退,但使北魏在凉州的统治岌岌可危。有些官员向拓跋弘建议说,敦煌离别的城镇太远,是敌人重点攻击的对象,城墙破损严重,恐怕支撑不了多久,最好干脆放弃,将当地的军民和物资迁往内地。对此满朝文武都赞成,只有大臣韩秀反对。他说:“敦煌城建立已久,虽然强敌环伺,却一直坚持至今,说明当地军民忠勇善战,足以自保。当地位于河西要冲,进可以断北狄(柔然)南侵之路,退可以断西夷(哒)东窥之道。如果强制他们迁往姑臧,恐怕不符合民意,会引发动乱。更何况主动示弱于敌,北狄和西夷必将会加强与吐谷浑的联系,那样整个关中地区都将永无宁日!”

拓跋弘听韩秀说得有理,便驳回了放弃敦煌的提案,柔然后来也知难而退,放弃了征服该地的计划。

柔然之所以不再进攻敦煌,主要是因为内部出了乱子。这个世界第一大国的领土辽阔,民族众多,但惠帝予成的管理能力有限,各部落酋长开始同床异梦。就连近百年来一直忠实追随柔然的高车人也准备自立门户了。当时,高车人中有一个副伏罗部落,又称覆罗,既是部落名,也是其酋长的姓氏。副伏罗部领袖阿伏至罗勇猛善战,很受其他高车部落的尊敬。他趁着柔然可汗软弱可欺的机会,迅速把部属扩编到十余万帐,渐渐具备了与柔然汗廷抗衡的力量,予成可汗对此却浑然不觉。

在柔然汗国的躯体逐渐被肿瘤吞噬之际,它的属国哒却正在茁壮成长。

吞并寄多罗王国之后,哒汗国在西方的波斯前线采取守势,在东方的印度前线则大举进攻。也难怪,与富庶的印度河、恒河流域相比,荒芜的伊朗高原实在没什么嚼头。

477年,寄多罗使者最后一次出使北魏。以当时的交通条件推断,他们在路上应该走了许多年,所以全然不知祖国的新闻。520年到犍陀罗(Gandara,今印度河上游东南部)取经的北魏僧人宋云报告说,这个寄多罗王国的最后据点落入哒人之手已经二世,说明哒占领印度河流域是在480年左右。当时,曾经击退过哒军队的笈多王塞建陀已经死去,国家被他的子孙瓜分,这就给外敌提供了极好的入侵机会。

室利·头罗曼(Shri Toramana)肯定是哒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但他的身份并不是可汗,而只是一个亲王,或者叫“特勤”(Tigin)。他最初的辖区不过是今阿富汗中南部和巴基斯坦北部一带,当地出土的钱币铭文告诉我们,他的具体头衔是“寄多罗特勤”(Tigin of Kidara)。

作为哒的特勤,他在领地里拥有广泛的自治权,包括经济外交军事等各个方面。寄多罗地区是印度的北大门,历代印度的外来征服者都从此处发起攻势,头罗曼也不甘人后。他的军队从喀布尔河谷出发,穿越克什米尔雪山和旁遮普丛林,攻陷了数百座城市,无所畏惧地推进到孟加拉湾。留给幸存的几位笈多王子的,就只剩下恒河三角洲了。为了保住这最后的家业和自己的性命,他们被迫全部臣服于头罗曼,直到后者于502年去世为止。

通过对印度的征服,头罗曼聚敛了无上的荣耀和大批的财富,以至于在这两方面都明显超过了自己的可汗阿赫善瓦尔。这位“白匈奴”领袖具备出众的文化修养,甚至他的敌人也认为他是公正而高贵的统治者。印度河东岸的美丽城郭塔克西拉(Taxila,《大唐西域记》译作“呾叉始罗”)曾经令亚历山大和阿育王等伟大君主流连忘返,虽然几度在战火中受损,但在头罗曼统治期间得到系统修缮,并被扩建为新印度帝国的首都,完全恢复往日的荣光。它也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刻意寻访的“西天极乐世界”的原型。

玄奘西天取经时,看到这座城市虽因地震遭到严重破坏,但仍然佛寺林立,只是僧侣稀少。塔克西拉充分显示了头罗曼的宽阔胸怀和艺术品位,他虽然在战争中摧毁了许多佛寺,却并未像拓跋焘那样,为了经济目的而妄图铲除佛教的根基。

作为头罗曼政府经济实力的见证,它发行的货币质量上乘。但因为数量过于庞大,无法在现代文物市场上卖出高价。不过,头罗曼只允许铸造银币和铜币,因为他觉得黄金过于珍贵,又容易磨损,铸成货币放到市场上流通太可惜。

在西线,哒可汗阿赫善瓦尔和波斯沙皇俾路斯一世经过多年争吵,总算在474年言归于好。哒退还给波斯一些领土,俾路斯则把女儿嫁给阿赫善瓦尔。但自作聪明的俾路斯却施展了“狸猫换太子”之计,用一名普通宫女代替了公主。阿赫善瓦尔也不傻,在真相大白之后,便以外交事务为由,将三百名波斯贵族骗至哒并全部屠杀。

渴望复仇的俾路斯打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便托言双方发生了误会,请阿赫善瓦尔派来一支由四百名官员组成的使团。等这些人进入波斯境内后,俾路斯亲自率兵猛扑上来,想将他们一举杀光。不料哒使者早有准备,他们用骆驼组成一个圆阵,时而躲在里面向外射箭,时而骑着骆驼猛冲出来。波斯军队不仅被击退,不守信用的俾路斯还被使团嘲笑。嬉笑怒骂之后,哒使团安然回国去了。

波斯沙皇哪里受过这等侮辱,俾路斯一世立即下令全国总动员,向昔日的恩主哒宣战。他的这次军事行动受到拜占庭皇帝芝诺(Zeno)的金融支持,后者相信,东方各国之间的争斗越激烈,他自己的国家就越安全。自427年以来,巴赫兰五世沙皇所立的石柱一直标志着波斯与哒之间的边界,此时却被他的后裔公然推倒了。

战争之初,等待俾路斯的,只是一批批四散逃窜的哒守军。他们惊恐的表演竟然麻痹了在哒汗国内生活过多年的俾路斯。后者像拓跋焘一样,忘记了游牧民族惯用的诱敌深入伎俩有多么危险,竟以为对方已经完全溃散,便跟在后面紧紧追赶,直到冲进一片寸草不生的盐碱地。波斯士卒因为身着沉重的盔甲而精疲力竭,又因严重脱水而丧失了全部斗志,哒轻骑这才像怪笑着的鬣狗群那样包围上来,用遮天蔽日的箭雨狠狠教训了入侵者。

倒霉的俾路斯一世只好束手就擒,幸好阿赫善瓦尔并非得意忘形的小人。他承诺,不要波斯一寸土地,就放俾路斯及其军队安然回国,但战败方必须重建巴赫兰五世石柱,并支付巨额赔款。可是俾路斯囊中羞涩,只好再次派使者去君士坦丁堡,向芝诺申请贷款。阿赫善瓦尔听说芝诺已经同意批贷,不等拿到现款,就宽宏大量地释放了俾路斯。岂料俾路斯回国之后,并不将贷款转交给阿赫善瓦尔,反而用它招募了一支军队,再次进攻哒汗国。

此次战争虽过程和上次有所不同,但结果依旧:忠诚的印度征服者头罗曼及时地给他的可汗主子送来了两千头战象。这些巨兽发出恐怖的怪叫,漫山遍野地扑向敌军,把波斯战马吓得纷纷掉头奔逃。俾路斯再次被俘,只好同意支付战争赔款,还答应向胜利者下跪称臣。

鉴于以往不太愉快的合作经历,这回当事的双方都长了个心眼。信仰拜火教的俾路斯在下跪时,有意挑选阿赫善瓦尔背对太阳的上午,这样他似乎就不是向哒可汗臣服,而是在向太阳礼拜了。(www.daowen.com)

阿赫善瓦尔倒不在乎这些礼仪上的细枝末节,他关心的是俾路斯何时能凑够钱。终于,20头毛驴满载着波斯银币抵达,但这只是和约规定数目的三分之二。俾路斯只好留下太子卡巴德(Kavadh)做人质,换得自己的自由。回国之后,他立即加征人头税,以图能尽快赎回太子。

那边波斯沙皇忙着赎儿子,这边柔然可汗则忙着娶媳妇。

475年,予成可汗派使者到平城,请求迎娶北魏公主。太上皇拓跋弘虽原则上同意,但柔然方面却不愿支付他开出的巨额聘礼,所以和亲的条件一直无法谈妥。次年,拓跋弘被冯太后毒死,北魏再次发生内乱,而柔然为了显示和解的诚意,并没有乘机南侵。

予成可汗接连派高官出使北魏,一面哭穷,一面盛赞北魏“大国富丽,一生所未见”,反正也不缺钱,所以应当降低聘礼的报价。但冯太后不愿让步,双方来回扯皮,始终没有结果。

拓跋弘死亡的476年也是世界史上的重要时刻,因为就在这一年,西罗马帝国被匈奴血统的日耳曼雇佣军头目奥多阿克(Odoacer)灭亡了。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虽然还扛着罗马的大旗,却连罗马城都统治不了,这个有名无实的政权因而被后人称为“拜占庭帝国”。欧洲从此分裂为大量中小国家,它们之间的战争几乎无休无止地延续到了20世纪。相关的情况,我们将在下文中再作叙述。

478年,南朝宋的齐王萧道成控制了刘宋政权,随即派亲信王洪轨出使柔然,希望予成可汗能够与自己联手,从南北两面夹攻北魏。刘宋与柔然远隔万里,王洪轨只好逆长江而上,然后爬雪山,过草地,绕道吐谷浑和西域各国,经过一年的艰苦跋涉,才到达柔然可汗庭。他看到,柔然人全都“编发”(系着辫子),已经可以说是真正的“辫子军”了。

此前,柔然国相希利垔曾经多次预言,齐将代宋。予成向王洪轨询问了刘宋的国情之后,心中大致有了底,就让新任国相刑基祇罗回表,鼓动萧道成称帝说:

宋灭齐昌……木德应运……《京房谶》云:“卯金(刘)卒,草肃(萧)应王。”历观图纬,休征非一,皆云庆钟萧氏,代宋者齐……帝无常族,有德必昌,时来之数,唯灵是与。足下(萧道成称帝后,将这个词改成“陛下”)承乾启之机,因乘龙之运。计应符革祚,久已践极,荒裔倾戴,莫不引领;设未龙飞,不宜冲挹,上违天人之心,下乖黎庶之望。

在信中,刑基祇罗还慷慨激昂地表达了与南齐联合讨伐北魏的决心:

皇芮(柔然)承绪,肇自二仪,拓土载民,地越沧海,百代一族,大业天固。虽吴汉殊域,义同唇齿,方欲克期中原,恭行天罚。治兵缮甲,俟时大举,振霜戈于并、代,鸣和铃于秦、赵,扫殄凶丑,枭剪元恶,然后皇舆迁幸,光复中华,永敦邻好,侔踪齐、鲁。使四海有奉,苍生咸赖,荒余归仰,岂不盛哉!

在这封外交信函中,予成和刑基祇罗显示了自己深厚的汉文化功底,对《周易》、图谶和骈文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王洪轨得表,立即与柔然使者一道踏上了回国之旅。由于道路已经熟悉了,加之地形由高向低走,又坐船顺长江直下,所以速度非常快。萧道成拿到柔然的劝进表后,认为自己真的是四海归心,便在当年四月废宋顺帝刘准而登基称帝,改国号齐,史称南齐。

萧道成称帝,并派使者与予成可汗来往的消息传到平城,北魏冯太后觉得大事不妙,决定先下手为强,就在当年十一月集中兵力攻打南齐,占领了多座要塞。次月,予成可汗率领10余万骑兵(号称30万),从燕然山南下,长驱3000余里,扫荡了北魏的塞外各镇,直至长城脚下。

此前柔然与北魏已经和好多年,北魏府兵对柔然这么大规模的入侵行动缺乏准备,全部高挂免战牌。予成可汗在塞外打了几十天猎,等待南齐军队按照盟约,与自己合击北魏。但对方不仅没有北伐的意思,反而疲于招架北魏的攻势。予成觉得南征孤掌难鸣,但又不想白来一趟,就想向东进击,打开通向海洋的大门。

当年年底,予成便开始进攻东方的地豆于、库莫奚和契丹。这三个民族原先居住在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流域,391年被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击败,逃到今吉林一带。听说强大的柔然要来打击自己,契丹酋长勿于十分害怕,向南跑到白狼水(今辽宁大凌河)东岸,请求到西岸的北魏营州境内避难。营州当局虽然没有答应,但契丹人仍然在辽河上游定居下来,从此与“辽”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年后,地豆于和库莫奚也渐渐南下,开始给北魏的东北边疆制造麻烦。

柔然的这次军事行动最终未能成行,因为柔然汗国内部又出了乱子。

478—479年,附属于柔然的高昌王阚义成被兄长阚首归谋杀,柔然的另一个附庸——盘踞天山南麓的高车王阿伏至罗随即在481年攻占高昌,杀死阚首归,改立张孟明为王。阚家一直忠于柔然,出土的高昌文献沿用予成可汗的永康年号,可资证明。阿伏至罗攻打高昌之举,很可能是出自予成可汗的命令,意在惩办篡位者,维护属国的政治稳定。但此举客观上也提升了阿伏至罗的威望和野心,为柔然汗国日后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此后,柔然多次派使者出使南齐,希望得到一些南朝的织锦工、指南车、漏刻(显示时间的沙漏)和医生。要织锦工,而不要蚕桑,说明柔然当时已经能够养殖蚕桑,只是缺乏纺织技术,在丝绸产业链上处于利润最微薄的低端位置。当时萧道成已死,他的继承人萧赜害怕本国科技外泄,婉言回绝说:“南方与北方水土差异太大,医术和药材都不相同,我们的医生对你们未必有用。织锦工都是女人,身体柔弱,无法跋涉数万里路去贵国。指南车、漏刻这些机械倒还在,但现在已经无人知道操作的方法。”就这样,予成可汗升级本国纺织产业链的计划以失败告终。

柔然汗国江河日下,而哒汗国却如日中天。484年,屡败屡战的波斯沙皇俾路斯一世经过十年卧薪尝胆,终于赎回太子,然后马上重整旗鼓,再次大举进攻哒汗国,以求一雪前耻。但在以往的盟约中,他曾立誓永不越过巴赫兰五世石柱,否则便要遭到天谴。为了躲过惩罚,迷信的俾路斯将这根石柱从地里掘了出来,用50头大象拖着,走在军队前面,这样他就不会违反誓言了。但此举严重影响了波斯军队的推进速度,哒可汗阿赫善瓦尔像个精明的猎人一样,在波斯军的必经之路上挖了个巨型陷阱,里面灌上水,表面用枯草和树枝掩盖起来。波斯军被诱敌的哒骑兵带到陷阱前,等到发现麻烦时后悔已晚。拖着巴赫兰五世石柱的大象首先栽进水塘,许多波斯骑兵也都收不住脚,淹死在里面,其余的部队阵脚大乱。埋伏在周围的哒军队乘机冲杀出来,将波斯人全部歼灭。

在这次战役中,“永不抛弃,永不放弃”的波斯沙皇俾路斯神秘失踪,战俘和阵亡者名单中都找不到他。波斯贵族心怀侥幸,幻想沙皇也许有朝一日能够从前线归来,就临时立了他的弟弟巴拉什(Balash)为摄政王。但苦苦等了四年之后,他们终于放弃了幻想,请巴拉什下台,改立曾经在哒汗国长期当人质的太子卡巴德为沙皇,史称卡巴德一世。

卡巴德因为青少年时代经历了许多灾难,同情劳苦大众,所以在登上皇位后,支持当时流行的马兹达克(Mazdak)运动。马兹达克运动是基于波斯多次被哒击败、国穷民尽的社会背景产生的,它要求男女完全平等,私人财产公有,废除一切社会特权,取缔税收,消灭婚姻制度,把自由恋爱进行到底,所以被守旧的波斯贵族视作眼中钉。结果,马兹达克运动被血腥镇压,卡巴德只好像乃父一样流亡到哒汗国,娶了哒公主,最后借哒兵杀回祖国复辟。经过这通折腾,卡巴德放弃了激进思想,转而抓经济,促生产,萨珊波斯才渐渐恢复了元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