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

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冯太后一死,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亲自执掌朝政大权,继续实行政治改革。孝文帝为了迁都,定下了一条妙计。他来到军前,文武大臣们见孝文帝真的要南进,都一齐跪下,俯首在地,请求停止南进。第二年,孝文帝亲自回平城去说服他们,才使多数人服从迁都的决定。迁都后,孝文帝着手改革鲜卑的旧风俗,从各方面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孝文帝迁都洛阳和实行汉化政策,目的是改革鲜卑族一些落后的风俗习惯,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

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

冯太后一死,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亲自执掌朝政大权,继续实行政治改革。他知道,要使北魏富强,必须抛弃民族偏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为了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的联系,便于进攻南朝,统一中国,他决定迁都洛阳

但迁都是件大事,关系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切身利益。守旧派贵族留恋旧都的田地财产和奢侈的生活,害怕迁都会改变生活方式,强烈反对迁都。孝文帝为了迁都,定下了一条妙计。

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秋,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万南征。队伍到了洛阳,孝文帝带领大臣们参观西晋宫殿的遗址,他指着那满目荒凉的景象,对大臣们说:“西晋的皇帝不好好管理国家,国家灭亡,宫殿荒废,看了真让人伤感。”他触景生情,朗诵起《诗经》中《黍离》这首诗来。据说,当年东周大夫回到西周的镐京,看到旧日宫殿的遗址都种上了茂盛的谷子,感到十分哀伤,就写下了《黍离》这首诗。孝文帝朗诵完毕,还掉了几滴眼泪。

那时候,洛阳正是秋雨绵绵的季节,跟随的文武大臣们,对太武帝拓跋焘南征刘宋,战败逃回的情景,还记忆犹新。他们担心这次南征的结果也像过去一样,劳民伤财,毫无收获

正当大臣们忧心忡忡的时候,孝文帝突然下令立刻向南进发。他来到军前,文武大臣们见孝文帝真的要南进,都一齐跪下,俯首在地,请求停止南进。安定王拓跋休代表大家向孝文帝诉说了南进的利害。孝文帝说:“我们这次南征,兴师动众,成功或失败,影响甚大,这点我是清楚的。你们既然不愿意南下,那就得听我的话,把国都从平城迁到这里来,等将来有机会再灭亡南朝,统一全国。”南安王拓跋桢赶忙说:“只要陛下停止南进,我们一定赞成迁都洛阳。”一时间,停止南进的消息传遍全军,大家都高呼“万岁”。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了。(www.daowen.com)

孝文帝怕留在平城的大臣们反对迁都,就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去做说服工作,又派贵族于烈留守平城。

事情果然不出孝文帝所料。拓跋澄回到平城,一说迁都洛阳的事,鲜卑贵族们都纷纷表示反对,许多人痛哭流涕,有的鲜卑贵族甚至表示死也不离开平城。拓跋澄再三解释迁都的好处,仍然有不少人反对。第二年,孝文帝亲自回平城去说服他们,才使多数人服从迁都的决定。

迁都后,孝文帝着手改革鲜卑的旧风俗,从各方面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孝文帝迁都洛阳和实行汉化政策,目的是改革鲜卑族一些落后的风俗习惯,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黄河流域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跟汉族逐渐融合起来,使北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接受汉族的影响,迅速地发展起来,黄河流域开始出现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北魏孝文帝对我国民族大融合和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是一位值得赞扬的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