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左王导: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政治智囊

江左王导: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政治智囊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司马睿非常尊重王导,当他从下邳到江南任职时,带着王导一道同行,让王导担任自己的司马,军政大事都向王导请教。这一天,江边、集市上人山人海,所有的大小官员、有钱人都在,王导便陪着司马睿也到江边去看热闹。北方的许多贵族士大夫纷纷跑到江东来避乱,王导和司马睿又乘机招揽人才,共得到一百零六人,司马睿将这一百零六人征集到一起,任命他们为掾属,当时称作“百六掾”。

江左王导: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政治智囊

西晋时,在北方战乱不断的情况下,江南一带却相对安定。朝廷任命琅玡王司马睿为安东将军,坐镇建邺,都督扬州军事。当时司马睿年纪尚轻,又没有什么功绩,因此文臣武将对他此番出任扬州并不看好,这给司马睿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

司马睿有一个最亲信之人叫王导,王导出身于世家大族,在朝廷中颇有名望,且有胆有识,有谋有略,审时度势,纵观全局。所以,司马睿非常尊重王导,当他从下邳到江南任职时,带着王导一道同行,让王导担任自己的司马,军政大事都向王导请教。

王导观察到江东一带经济文化都很发达,人们看重身份、地位及声名,因此,要想在江东站稳脚跟,必须得是名威身重之辈,才能获得当地贵族官僚的支持。王导便为司马睿策划了一个方案。

当地有一个风俗,每年清明节前后,居民们都到江边去修禊,乞求上天保佑能够消灾免祸。这一天,江边、集市上人山人海,所有的大小官员、有钱人都在,王导便陪着司马睿也到江边去看热闹。

王导让司马睿乘着肩舆(一种用人力扛抬的代步工具,有的上面有顶,有的无顶)在前面走,王导则带领着各级官员随护在左右,毕恭毕敬地侍候着,随行士兵,各个气宇轩昂,很有气势。当地的有钱人和大小官员都知道王导是大家族中的名流,就连他都对司马睿这么尊敬,别人谁还敢不尊重呢?大家都认为这个司马睿肯定大有来头。

江东的大贵族顾荣、纪瞻等人也在,他俩看到王导和司马睿的风采,心里也很佩服,便主动地在道路旁边向司马睿下跪行礼,司马睿马上让队伍停下来,亲自下地向他们两位还礼,谦逊、待人亲切,这使顾荣和纪瞻都深受感动。

回城后,王导对司马睿说:“今天外出,效果已经很好了,下一步应该将顾荣、贺循、纪瞻等人请出来做官,只要他们一来,其他来求见您的人就会络绎不绝。”司马睿便写了一封信,让王导拿着,亲自去请贺循、顾荣等人,这些人见王导亲自送信,都觉得荣幸万分,均表示很乐意出来做官,跟着王导来见司马睿,司马睿将他们一一封官,收在自己的门下。(www.daowen.com)

由于司马睿能够广招天下贤士,且以礼待之,又能知人善任,广开言路,在王导等人的辅助下,不到几年,江东一带人民生活安定,地方出产丰富,官家府库充盈。北方的许多贵族士大夫纷纷跑到江东来避乱,王导和司马睿又乘机招揽人才,共得到一百零六人,司马睿将这一百零六人征集到一起,任命他们为掾属(帮助主要官员办事的官员,不需朝廷任命),当时称作“百六掾”。

北方初到之士开始都认为司马睿难成大气候,不能为之效命,但一与王导相交,便觉其乃天下奇才,随即归附,共同为司马睿服务。

在建邺城南有一座劳劳山,山上有七个亭子,名叫“新亭”,王导经常和同僚们去新亭游览,有一次,他们在新亭集会,饮酒作诗,周顗喝了几杯酒,便情思涌动,念及北方故土战乱,不觉潸然泪下,道:“风景年年都是一样的,可这大好江山却变样了!”情及悲处,竟失声痛哭,众人受感染,一时间亭内外竟泣声一片。王导从容地放下酒杯,站起身来,慷慨激昂地说:“男子汉大丈夫自当心系天下,拯救苍生。今日我等聚在一起便应该同心协力,以恢复晋室大好河山,怎能这么精神不振,只会流眼泪呢!”一席话说得大家心服口服,一齐拜谢王导的指教。后来的“新亭对泣”说的就是这段故事。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公元313年,因避晋愍帝司马邺的名讳,将建邺改为建康,即今南京市)称帝,史称晋元帝,从此以后,晋朝的国都设在建康,晋朝的国土也就在江东一片,所以历史上称这个朝代为东晋

东晋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王导的王氏家族,所以当时又有“王与马共天下”的俗语,“王”指王导家族,“马”指司马氏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