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右相伊尹是他的得力助手。伊尹名挚,原是商汤的岳父有莘氏家里的奴隶。有莘氏嫁女儿的时候,把伊尹作为陪嫁奴隶,陪嫁到了商汤家。
伊尹刚到商汤家时,商汤并没有发现伊尹是个人才,派他在厨房里干活。伊尹为了让商汤知道自己是个有才能的人,就找机会接近商汤。有时候他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时候却故意做得过咸或过淡,让商汤找他问话。有一天,商汤果然找伊尹问话。伊尹利用这个机会,用做菜打比方,他说:“做菜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只有把作料放得恰到好处,菜吃起来才有滋味。治理国家也和做菜一样,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伊尹这个比喻,果然说动了商汤。商汤发现厨房里的这个奴隶是个人才,就解除了伊尹的奴隶身份,任命他为右相。伊尹帮商汤筹划进攻夏朝的大计,最后一举消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商朝建立初期,伊尹又帮助商汤制定各种典章制度,规定官吏一定得勤勤恳恳地工作,做出显著的成绩,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责罚,甚至罚为奴隶。因此,商朝初期的官吏都不敢胡作非为,商初政治上比较安定,经济也比较繁荣。商汤死后,伊尹继续辅佐商朝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君主,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管理国家。古书上记载有伊尹帮助商汤的孙子太甲悔过的故事。
商汤建立商朝后,过了三十年就死了。商朝的继承法是兄死弟及,没有弟弟,才能传位给儿子。商汤没有弟弟,他死后应当传位给长子太丁,可是太丁比父亲死得还早,所以就由太丁的弟弟外丙继位。过了三年,外丙死了,就由他的弟弟仲壬继位。又过了四年,仲壬也死了。这时候由开国元老伊尹做主,让太丁的儿子太甲继承了王位,太甲是商汤的孙子。
太甲继承了王位,伊尹一连写了三篇文章给太甲,教他学习怎样做一个好的君主。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肆命”,专门讲如何分清是非的道理,对于什么样的事情应当做,什么样的事情不应当做,都说得清清楚楚。还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徂后”,讲的是商汤时候的法律制度,教育太甲一定要按照祖先定的规矩行事,不能乱来。(www.daowen.com)
太甲读了这些文章,前两年还能照着做,不敢违反祖宗留下的规矩。到了第三年,他就忘乎所以了,认为自己是一国之主,一切应当由他说了算,不能再让那个奴隶出身的宰相伊尹来管他了。他由着自己的性子办事,把祖宗留下来的法律制度全给破坏了。他以暴虐的手段对付老百姓,把老百姓压迫得喘不过气来。
太甲变坏,伊尹自然不肯轻易放过他,他先是一再规劝,提醒太甲对自己的行为要多加检点。后来看到太甲实在不听话,伊尹就把他赶下台,放逐到商汤的坟墓所在地桐宫(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去了。在太甲被放逐期间,伊尹没有另立新的王,由他自己暂时管理国家大事。
太甲被放逐到桐宫,早晚看他祖父商汤的坟墓。商汤虽然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坟墓却非常简陋,墓地上只修了一座低矮的宫室,供一年一度的祭祀之用。守墓的老人听说太甲是因为不遵守祖宗的制度被放逐到这儿的,就每天跟他讲述当年商汤开国的故事,以商汤定下的种种规矩,教育太甲应当以自己的祖父为榜样,不要做败家子。太甲以祖父商汤做榜样,仔细对比自己的所作所为,越来越觉得自己确实做得不对,就决心改正错误。他先在桐宫这个小范围里把事情办好:他关心老弱孤寡,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应当做的事情,他立刻去做;不应当做的事情,不仅自己不做,看到别人在做就立刻加以制止。
三年过去了,太甲在桐宫的所作所为,早已有人报告给伊尹。伊尹觉得这个年轻的君主确实改过自新了,于是带着文武大臣亲自把太甲接回首都亳城,正式把政权交还给他。太甲接受过去的沉痛教训,小心翼翼地遵照祖宗留下来的章程办事,终于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商朝这个奴隶制国家日渐繁荣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