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师生关系:从单一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大学师生关系:从单一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主体性自身存在的缺陷不能有效地解释师生关系的问题,因此,从单一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就成为重建大学师生本真交往关系的必然。主体间性的大学生师生本真交往关系强调师生双方在教育交往中的主体地位。[22]主体间性的交往理论消解了传统哲学的“主体—客体”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单一主体性,将大学师生交往关系视为一种主体间性关系,将学生既当作认识者、学习者和实践者的主体,又当作被教育者认识和教育的对象主

大学师生关系:从单一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一)单一主体性师生交往关系的困境

主体是指具有主体性的人。主体性既是主体的本质体现,也是主体的价值追求,是人在实践中建构和发展的。但人如何建构自己的主体性,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哲学基础、认识理路和实践策略[16]。传统哲学以占有式的单一主体认识论为基础,认为人与物的关系是一种主客体关系,人相对于物便都是主体,但人与人的关系也还是主客体关系。主体性是近代理性启蒙的产物,最初它以理性反对神性,进而以理性来征服人类,征服自然。随着自然科学的繁荣和科技的高度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运用技术以及工具理性来认识自然和社会,于是人的完整的发展也逐步演变为以技术理性为核心的发展。一方面,个体将自己的价值和快乐建立在对客体世界的征服和占有上,并不断增强自己征服自然、统治他人的技术、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个体把人与自然的主客关系也运用到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之中,导致了自我中心、自我陶醉的个人主义,有的个体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合作,而是竞争,不是和谐,而是紧张,不是友爱,而是“地狱”和“豺狼”的关系。主体性的危机是主体性自身发展的必然结局,因为主体和主体性是在“主体—客体”的关系中获得的规定。正是这种主客关系,导致主体性及其教育理论陷入了困境[17]

①建立在对象化活动基础上的主体性,不仅缩小了实践活动的范围,而且也是对主体性不完整的诠释。②由于在对象化活动中建构人的主体性,主体将自身之外的一切都视为客体,对它们进行支配、占有和改造,为自己所用,所以发展了主体的一种占有性人格。③尽管当代教育理论强调“双主体”,但局限于“主体—客体”关系无法对教育过程中的“双主体”做出合理的解释。④建立在主客体的认识关系中的主体性,也不符合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理论研究的特性。在“主体—客体”的框架中的主体性是一种认识论的主体性,主体获得的是关于客体的知识。

因此,用主体性关系建构的大学师生交往关系,无论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观,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观,或者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论,师生关系都拘泥于“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认知图式中,得不到本质上的改变。这种哲学意义上的分割造成了师生关系在现实中的对立现象。一方面,“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观赋予了教师极大的知识权威性,认为教师是知者,学生是无知者,教学过程是一种“上对下”的传授关系,表现在师生关系上就是把二者看成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18]。这种师生关系在强调教师主体地位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倾向于将学生视为储存知识的容器,一味地灌输知识和思想,从而忽视和压制了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充分发展;另一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观,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同时又弱化了教师的主体性地位,将教师与学生二者对立起来,从一个极端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因此,无论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观,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观,都是在主客对立的思维模式下单一主体哲学认识论的产物。这种主体哲学的单一主体观、主客二元对立、主体中心性原则导致了现代大学师生关系的对象化思维和交往的迷失。

为解决上述问题,哲学界及教育学界先后提出了“双主体”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论,但这种理论将师生关系中的教学过程分为“教授”和“学习”两个过程,以此来解释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19]。这种理论将完整的教学关系进行了人为的割裂,或者将教学过程中的“教”和“学”进行了机械的叠合,其本质仍然没有逃脱“主体—客体”两极关系模式。综上所述,主体性理论的危机是主体性自身所为的,而只有把主体性改造为主体间性,才是走出主体性危机的唯一选择。现代师生交往关系已深深陷入了“异化”的泥沼而无法自拔。由于主体性自身存在的缺陷不能有效地解释师生关系的问题,因此,从单一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就成为重建大学师生本真交往关系的必然。(www.daowen.com)

(二)大学师生本真交往关系的主体间性价值

现当代哲学认为,人与物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是主客体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大学师生交往关系则是一种主体间关系。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真实的交往又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交往是主体以语言、符号为媒介,通过对话,进行知识、情感、观念、信息的交流,以形成相互‘理解’与‘共识’的行为。”“交往本身就蕴含主体间的自由、民主、平等精神。”[20]交往对教育具有本体论上的意义,交往是社会性的交往,它是社会中主体与主体间的社会—实践系统的实现,交往反映的不是主体—客体关系,交往的双方,不存在纯粹的客体,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它们塑造的不是对方,而是相互间的关系,通过对相互间关系的塑造而达成共识、理解、融合。因此,交往意指一种主体间的关系或一种内在的相关性[21]。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潜能的发展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真正的教育交往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而不是“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人与人之间通过主体间的交流形成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而教育领域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就是师生关系。主体间性视角中的师生关系消解了教育中主体中心和主客二元对立的现象,强调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强调师生交往是互为主体的交流和沟通,是师生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尊重、协商合作和共同发展。

主体间性的大学生师生本真交往关系强调师生双方在教育交往中的主体地位。因此,这种师生交往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进行积极主动的自我建构。也就是说,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教师是具有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人,学生也是。师生间的交往关系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性是追求价值者的主体性,目的是单向的,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主体性不仅是追求价值者的主体性,也是价值追求对象的主体性,目的是双向的。”[22]主体间性的交往理论消解了传统哲学的“主体—客体”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单一主体性,将大学师生交往关系视为一种主体间性关系,将学生既当作认识者、学习者和实践者的主体,又当作被教育者认识和教育的对象主体。在这种师生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中,学生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是主体,学生在认识教师及其教育教学内容时是主体,在被教师认识和教育时也是主体;教师在认识和指导学生时是主体,在被学生认识和影响时也是主体。这为师生主体间性本真交往关系的形成和学生主体性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总之,主体间性的大学师生本真交往关系是对传统单一主体师生交往关系的超越,是师生交往关系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体现和统一,从而使大学师生交往关系的主体性具有完整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