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交往行动理论为基础,哈贝马斯的后现代理论在抨击工具理性所致的现代教育目的的同时,提出了目的合理性和交往合理性相平衡,以人际和谐和个性解放为目标的后现代教育观。这给大学师生交往提供了诸多重要的启示。
(一)树立以目的性价值统领工具性价值的师生交往观
哈贝马斯将人们的社会行为分为四种类型,并且在批判工具理性的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交往行动理论。他认为,受工具理性统治的现代教育目的并没有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实现人的普遍自由。相反,技术本身成为了自律的总体性的统治力量,成为了扼杀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异化力量。工具理性所强调的现代教育的目的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异化,其结果是削弱或吞没了主体间的合理的相互作用,即交往行为。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来看,师生交往应是目的性交往与工具性交往的统一,即师生交往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更具有目的性价值。
通常我们把师生交往关系理解为教师和学生在完成教育或教学任务中产生的一种交往关系,将其看作附属于教育或教学的副产品。这样,师生交往关系就成为进行教育或教学活动的工具,是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或者是影响教育或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虽然其中存在着一定的人际交往,但作为精神整体的人的自觉的理解和沟通并不存在,师生交往关系因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教育意义。
教育活动存在于师生关系中,“它是教育发生的背景,同时它本身也是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具有教育性。师生关系本身具有对个体精神的陶冶和培育性”[8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关系,不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副产品,而是自发产生的人际交往。教育活动就是交往活动,是以语言为交流媒介的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包含着相互期待,即教师期望学生获得精神的发展,而学生则期望得到教师的启迪和引导。在这种以语言为交流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教育的内容以及教育包含的一切都传达给了个体,教育意义也因此产生了,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也获得了人生经验,获得了精神的生长。因此,体现生活世界意义、价值要求的教育,应是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统一,应以目的性价值统领工具性价值,以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目的。
(二)师生交往应凸显主体间的对话意识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的主要形式是主体之间的诚实对话。交往是以达成理解与一致为目的的行为,它以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相互沟通和社会一致性为基础,致力于达成理解,形成非强迫意识。理想的沟通情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每一个说话和行动主体均可参加讨论。各人均可质疑任何提议,可在讨论中引入任何提议,并可表达其态度、愿望和需要。没有讲话者会因受到外来或内在的压力而不能行使质疑的权利。”[83]
如果没有平等的对话环境,没有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意识,即使形式上在对话,实际上也只是一种强者对弱者的“对话式”压迫,是强者迫使弱者接受自己的意志的过程。这种对话只会远离理解、平添误解。因此,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提倡真正的对话。这种对话情境意味着在对话过程中,双方真诚地和正确地使用语言。遇到意见分歧时,教师要消除话语霸权,不依靠权威或其他扭曲的手段让学生接受自己的见解,师生双方应通过论证的方法支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反复讨论达成共识。
(三)有效言语行为是达成师生相互理解的必要条件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是以“理解为核心要素和导向的行为”[84],理解最狭义的意义是两个主体以同样的方式理解一个语言学表达;宽泛的意义是在彼此认可的与规范性背景相关的话语的正确性上,两个主体之间存在某种协调。理解的实现缘于语言的具体运用。哈贝马斯以理解为目标,分析了言语的有效性要求,这些要求包括:①说出某种可理解的东西;②提供(给听者)某种东西去理解;③使他自己成为可理解的;④达到与另一个人的默契。为达到这些目标,教师与学生要坚持基本的话语规则。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双方均应态度诚恳,所说的观念和想法均应是发自内心的,彼此之间也应是用心在交流。师生要用语言来述说各自的世界,用心来感悟身边的世界。在交往过程中,教师要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唤起灵魂,用智慧培植智慧。教师要正确地理解学生,必须先把自己的先见悬置起来,在自己已有的观念与现实的学生表现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通过有效的语言交往来达到真正的相互理解。
(四)从对话到独白是师生虚假交往的主要表征形式
哈贝马斯批判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交往异化现象,认为交往的异化导致人沦为了交往的工具。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导致日常语言受到扭曲,导致对话走向独白。如果师生双方不能以自由、平等、自主、全面发展的主体进行对话,那么,师生之间的交往就会从对话走向独白,就会被异化,异化的交往实质上是一种虚假交往。这样的交往因为不具备真实交往的本质属性,不具有交往的真实意蕴而丧失其应有的教育意义。
【注释】
[1]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8.
[2]匡亚明.孔子评传[M].济南:齐鲁书社,1985:182.
[3]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30.
[4]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17.
[5]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399.
[6]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29.
[7]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33.
[8]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19.
[9]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59.
[10]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11.
[11]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08.
[12]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76.
[13]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94.
[14]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44.
[15]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51.
[16]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93.
[17]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84.
[18]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373.
[19]朱小曼.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1.
[20]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1.
[21]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64.
[22]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37.
[23]丁东红.从社会哲学视角看米德符号互动论[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36-37.
[24]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和社会[M].霍桂恒,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84.
[25]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包凡一,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19-149.
[26]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和社会[M].霍桂恒,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231.
[27]焦方瑞.米德符号互动论之教育蕴义[J].现代教育论丛,2010(8):12.
[28]陈蕾.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教师教学提问思维方式的变革[J].现代教育科学,2012(5):49.
[29]张洁,刘忠政.符号互动论视角下的中学师生关系[J].教育学术月刊,2009(4):66.
[30]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574.
[31]余保华.符号互动论视野下的师生关系构建[J].教育科学论坛,2007(2):18.
[32]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5.
[33]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4.
[34]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6.
[35]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0.
[36]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6.(www.daowen.com)
[37]张增田,靳玉乐.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4(3):25-26.
[38]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9.
[39]马丁·布伯.人与人[M].张健,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12.
[40]马丁·布伯.人与人[M].张健,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2.
[41]马丁·布伯.人与人[M].张健,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27.
[42]马丁·布伯.人与人[M].张健,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46.
[43]管健.“我—你”和“我—它”:马丁·布伯对话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6:21.
[44]张增田,靳玉乐.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4(3):28.
[45]胡金木.“我”与“你”相遇在学校——马丁·布伯视野中的师生关系[J].教育学术月刊,2010(7):16.
[46]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60.
[47]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关于“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98-303.
[48]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66.
[49]陈爱华.马丁·布伯“教育即对话”的三维解读[J].中国成人教育,2016(1):37.
[50]马丁·布伯.人与人[M].张健,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139.
[51]米靖.马丁·布伯对话教学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3(2):28.
[52]王慧,刘银行,等.论主体间性的“我—你”型师生关系[J].教育科学论坛,2011(1):56.
[53]吴岳军.论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关系及其教师角色[J].教师教育研究,2010(2):42.
[54]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427-428.
[55]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3.
[56]唐忠伟.理解与存在——对伽达默尔释义学“理解”的理解[J].贵州学院学报,2011(3):1.
[57]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43.
[58]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7.
[59]张德兴.超越挑战与应战[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520.
[60]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41.
[6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92.
[62]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22.
[6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45.
[64]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85.
[65]程玮.从伽达默尔文本观视角解读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高教探索,2006(6):75.
[66]赵全洲.伽达默尔教育思想对高等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11.
[67]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486.
[68]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491.
[69]冯建军.简论学校教育中的生命关怀[J].教育评论,2003(2):6-8.
[70]刘晓东.天性为教育立法——兼评“打破儿童的自然成长”[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3):33-40.
[71]南纪稳.教学世界: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双向二重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1-6.
[72]陈振华.理解型师生关系的价值与建构[J].大学教育科学,2010(5):58-62.
[73]熊川武.教育理解论[J].教育研究,2005(8):3-8.
[74]周险峰.教育文本理解的尺度:一种解释学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25-31.
[75]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诉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6(8):47-53.
[76]钟启泉.“优化教材”——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尺[J].上海教育科研,2008(1):7-9.
[77]靳玉乐,张家军.论理解型师生关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04(11):57-62.
[78]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41.
[79]王凤才.批判与重建——法兰克福学派文明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17.
[80]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40.
[81]恭群.道德乌托邦的重建——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2]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25.
[83]阮新邦,林瑞.沟通行动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4]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