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布伯的对话理论不仅以其“关系本体论”无形消解了自笛卡尔以来近代西方哲学的二元对立的哲学思维范式及致思取向,而且以其深邃的精神内核对大学师生交往关系的重建产生了深刻的启示。
(一)“我—你”的对话关系是大学师生交往关系的内在本质
“我—你”的对话关系是对传统教育“我—它”师生关系的超越,体现了当代大学师生交往关系的本真内涵。由于受主客二元对立思维范式和“实体(对象)论”的影响,大学师生交往关系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即“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师在年龄、知识和经验阅历上具有优势而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塑造的客体地位;“学生中心论”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中心,所有的教育措施应围绕学生来实施。这就使师生关系又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则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而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违背了逻辑规律,仍然没有跳出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和“实体(对象)本体论”的窠臼,教师主导,相应学生就是被主导。学生主体,相应教师就是非主体(或客体)。“我—你”的对话关系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和“实体(对象)本体论”,它以“关系本体论”作为哲学基础,倡导师生关系是一种“我—你”关系,而不是“我—它”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又不是“我”同化“你”,“你”同化“我”,而是“我”以“你”的存在而彰显。两者是作为具有独立个性和完整人格的主体共同步入“我—你”之间,不存在“主体—客体”关系,也不存在“人—物”关系。
对话是“我—你”师生交往关系的内在本质。所谓对话,是指师生双方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立场上,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和交流的过程。这不仅指两者在言语上的你来我往,而且指双方内心世界的相互敞开和互相接纳,是双方相互投入、共同在场、互相包容的关系。对话关系,是作为主体的师生双方的平等的“会晤”关系[44]。凡真实的人生皆相遇,教师与学生只有在相遇的语境下,才能获得真实的人生,“我—你”相遇关系才是教师与学生本真的存在形式[45]。在师生的这种相遇中,“我—你”是一体的,没有任何中介,不掺杂任何目的,双方均没有优先性,是平等的,不存在教师比学生优先的问题。在“我—你”相遇的世界中,学生是一个精神实体,有自己特有的情感、意志、价值,是和教师具有同等生命的对话者,是“我”生命中的“你”,正是“你”的存在,“我—你”的关系才得以显现,“你”是“我”得以存在的前提。在这种精神相遇中,教师不是以权威姿态出现的,而是以学生的伙伴的姿态出现的,这种精神相遇不是给予式,而是分享式的。教育在形式上是一种交往活动,教育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参与和沟通交流,本真的教育离不开教师或学生的平等参与,教育领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构筑的“我—你”的关系领域,是双方精神相遇的领域。“我—你”相遇的世界是灌输、改造、强制、压迫、奴役等消失的地方,是人与人理解、合作、善待生成的世界。教育是“我—你”相遇共同构筑的一个领域,是一种精神相遇的领域,教师与学生进入无限的相遇关系中。在相遇的世界中,本真的师生关系得以生成,真实的人生得以显现,“我”与“你”享受诗意的学校生活。
(二)培育学生的对话理性是大学师生交往关系的逻辑归宿
教育的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而教育的本质就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布伯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告诉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46]。精神人生就是对话的人生,与“你”相遇就是对话。存在论者认为,对话人生是一种超越“它”,并与“你”建立精神上的相遇关系的人生。认识论者认为,对话人生是一种开放、自由探究的理性精神,是与他人共同参与到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的睿智人生。社会哲学论者认为,对话人生是一种发生在人际交互世界之中,以人类相互交往、沟通、理解的实践旨趣为导向的人生[47]。概而论之,人不仅要追求知识,追求真理,而且更要追求意义,因为只有意义才能使人的生活有价值。人生受意义的引导,有意义的人生必定是完满的,是充实的。对话人生的引导不能仅靠知识的传授,“如果我们把揭示人生的意义看作是认识论的任务,我们就永远不可能把这个意义揭示出来,因为,这个意义在知识上永远是个问题”[48]。因此,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既定的知识,而是要让他们将他人视为“你”,并与“你”展开对话,即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对话理性。这是布伯对话理论的逻辑归宿。布伯认为,在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我—它”关系而不是“我—你”关系,人们在交往中处境变得日益艰难和悲惨。布伯指出,“我—它”关系是一种独白关系,“我—你”关系则是一种对话关系。人们在交往中,正面临着严重的对话危机,以至于人们逐渐丧失了对话的能力。唯有通过对话,“我”才能与“你”相遇,才能达到“你”的世界。那么如何才能与“你”相遇,步入对话关系呢?布伯寄希望于教育,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49]。
培养学生的对话理性、实现师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不仅是对传统教育奉为圭臬的科学理性的补遗和纠偏,更是追求“人的生命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对话理性,引导学生的对话人生,将是大学师生交往的逻辑归宿。培养学生的对话理性要完成四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对话意识。教师首先要走下“神坛”,弃除唯我独尊的观念,以平等的身份、包容的心态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田,激活学生的对话意识。对话意识的激活是实现对话的驱动力,只有拥有对话意识,师生在教育活动中才能具有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拥有主动对话的意识,积极地了解、认真地倾听学生的想法,以责任心、包容心去尊重他们、走进他们。二是要培养学生的反思与批判的意识和能力。反思与批判的意识和能力是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表现特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树立质疑意识和批判精神,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的对话理性,以自己全部的生命去参与、去投入、去探究,并与之进行建设性的对话。三是要设置共享的对话情境。马丁·布伯指出,“我—你”的对话需要有共同的经历体验和能够彼此感受的包容心。所谓共享的情境,是指这种情境可以让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似曾相识的情境感受。通过对话情境的创设使得教师和学生开展深入对话,这样可以避免教师独白的困境。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将学生视为伙伴而与之相遇的施教方式,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设置共享的对话情境。在这种共享的情境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师生关系将由上下转为平行:教师通过获得学生的反馈来享受教育活动的乐趣,进而提升自己;学生则通过教师的传授寻找到自身需要的一切,形成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四是要引导学生以“你”的态度看待世事万物,过一种“诗意的人生”。通过师生交往,既要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又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使学生学会以“你”的方式看待世界,学会与宇宙万物进行生命意义上的沟通与交流,能够与人对话,能够与物对话,能够与神圣对话,能够超越功利化的生活方式,去享受一种不计功利的、注重人的生命和价值体验的“诗的生活”,从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www.daowen.com)
(三)相互理解和共同分享是大学师生交往关系的拓展空间
马丁·布伯的对话理论强调“我—你”的包含关系在建立人与人之间持久的交互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即处于关系中的双方不仅要有自我感觉,还要能“体验到另一方的经验”,从“他”的立场观照。布伯指出,一旦个体“知道自我意识到了另一边的经验”,就存在了“包含”关系。布伯认为,这种“包含”关系主要包括三个主要因素:“一是两个人之间的无论何种类型的关系;二是由他们共同经历的,至少他们中的一位积极地参与其中的一个事件;三是这一个人在不损害任何他的行为的被感受到的实在性的同时,又从另一方的角度来经历这个共同事件。”[50]
马丁·布伯指出,师生之间“我—你”的“包含”关系,是师生自我的延伸,是师生共同参与其间和共同的经历体验,是相互理解自我与他者的两种地位,是在一个分离的实在中的完全存在。这种“包含”是师生双方相互施加影响,并从对方的视域去理解共同的教学行动。他们面对自己时好像站在了相反的一面,好像存在于另一方的灵魂中,存在于分享共同的教与学活动中的另一个人的实际中[51]。
大学师生交往的过程是师生相互理解和精神相遇的对话过程。“理解是教育的灵魂,是丰富师生精神世界、开拓师生关系的空间范围,也是完整教育所必备的。主体间性的相互理解是‘我—你’师生关系的拓展空间,也是教育价值现实的综合深化。”[52]在交往过程中,师生以关系本体而存在,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只是教与学的手段与目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视域的融合、共识的达成都是通过现实的对话与交流得以实现的,而这种对话与交流是建立在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在主体间性的师生观下,理解是师生平等对话和沟通的导向。对话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理解的过程。”[53]理解的过程就是师生双方相互探讨交流、交互作用、拓展丰富的过程。大学师生交往的本质就是教师与学生两种人格精神在教育过程中的相遇,并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使教师人格精神对学生人格精神的发展产生启迪的影响。在教育对话中,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大学师生在彼此忠诚和相互信任的前提下,共同步入教育的“之间”领域,并在其中相互理解、平等交流。在相互理解中,学生融入了教师的精神世界,教师也在学生的接纳中步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在两者精神相遇的境域里,教育的意义悄悄创生。同时,不断创生的教育意义又进一步影响和陶冶着师生的精神,不断地提升着双方的精神境界和存在价值。
大学师生交往的过程同时又是经验共享、意义创生的过程。所谓共享,是指师生双方作为独立主体的相遇和理解,两者在平等对话中共同摄取彼此创造的经验和智慧。师生交往中受益的不只是学生,交往双方都是受益者。大学师生交往过程中的共享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文化共享、责任共享、精神共享、价值共享和审美共享。文化共享是指教师作为教育者,把知识、思想、智慧、经验等文化成果提供给而不是传授给学生,师生双方通过沟通获得新知,共同提高;责任共享是指师生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为成长负责;精神共享是指师生共同传承、理解和感受同一种精神体验;价值共享是指师生双方通过对话理解,创生着教育的意义,感悟着生命的价值;审美共享是指师生双方通过精神相遇,共同创生着和谐,创造着艺术,体验着教育人生。由此可见,大学师生交往就是师生在对话中实现经验共享的过程,双方在共享中创生意义,共同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