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对话教育理念及教育实践与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及教育实践相比虽然存在时空及内容上的差异,但其中仍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教育智慧。深入地挖掘孔子对话教育交往理念的合理内核并锤炼、提取其思想中的师生交往理念,不仅可以激活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内在智慧,而且可以使大学师生交往思想在与孔子对话的师生交往理念的交融中获得创新。
孔子与学生对话的内容涉及人生的价值、君子的人格、对社会现象的评价、道德概念的内涵、修养与治学的态度和方法、以德治国方略等许多方面。对话的气氛既有相互交融的时候,又有相互碰撞的时候。对话的形式既有一对一的对话,也有师生三五成群的交谈。对话的机缘既有孔子的诱导,也有学生主动的提问,具体来说,对话主要体现了三个特点:对话的民主平等性、对话的教学相长以及对话的回归生活性。
(一)对话是建立良好师生交往关系的基础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是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这种共同寻求真理的方式便是对话。孔子教学时,并非高坐讲台,而是放下架子,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常常与学生展开比较平等的对话。如孔子与子贡言《诗》: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不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4]
孔子平等地与学生交往,使师生之间坦诚相待,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子路与孔子出身不同,阅历不同,所以师徒二人经常产生意见分歧。子路心直口快,因而有时不理解孔子,批评孔子。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孔子或者教导弟子,使之改变看法,或者听从弟子的建议,改正自己的行为,二者表现出良好的情感融通与互动。
对话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所谓“对话”,是指师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上,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对话不仅仅是指二者之间的言谈,还是指双方内心世界坦诚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对方的真诚的倾听,是指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的关系。在对话中,教师是学生的伙伴、朋友,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休戚相关、情感融通。这就意味着要消解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淡化教师的至上权威,打破教师一言九鼎的局面,解放学生。教师不再把学生看成任人描绘的“白板”或捏塑的“蜡烛”,而是看成具有丰富个性的价值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实现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对话者的角色转变。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消失,相反,教师的作用更大了,从以前的单纯传授知识到促进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
(二)教学相长是师生双方实现教育交往的共同目标(www.daowen.com)
孔子对话教育中的教学相长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孔子常常以交流体会的姿态与学生进行谈话,认为自己和平常人一样,有长处,也有不足之处。他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15]他乐于接受学生的批评,对不肯提意见的学生反而要责备。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之一,但是他对孔子的话句句顺从,孔子因此责怪他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16]意指颜回从来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就不能使师生之间实现教学相长。在孔子周游列国途经卫国的时候,把持国政的卫灵公夫人南子派人召见孔子,孔子不得不与之相见。由于南子声名狼藉,子路对孔子的这一举动十分愤怒,孔子不但接受了子路的批评,还对弟子解释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17]
孔子在施教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子愈教人子愈博”,实现教与学相得益彰。从理论上看,孔子在师生交往中注重了教师积极性和学生积极性的相互促进,师生得以共同成长。这种教学相长正是当今大学师生双方实现教育交往的共同目标。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教育资源也变得极为丰富,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和视野也变得越来越开阔。这些变化给大学师生交往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实现从“独奏者”到“伴奏者”角色的转变,不再把学生作为占有和利用的客体对象,而是把学生视为主体间性关系的共创共享者,引导学生而非塑造学生,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并最终实现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
(三)生活世界既是师生交往行为的现实起点,也是归宿
孔子的对话教育内容是紧贴现实生活的,是深深扎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他经常用生活中的感性材料来教育学生。对话的内容有的是对历史人物和当时的一些政治家的政务活动与个人品行的讨论,有的是对学生道德行为和精神风貌的评价,还有的是师生之间修养体会的交流。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孔子的解答主要立足于居家、交友、办事等生活实际。他的教学目标不在于让学生掌握道德的学问,而在于让学生在“洒扫、应对、进退”中践行道德原则。他善于通过对话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对某种社会现象形成与教师相似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将外在于自己的道德规范内化成个人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感情,从而提升学生生命的价值。
孔子的对话教育内容关注的是师生彼此的生活世界,既有理性的文化精神,又有感性的生活体验,还有实际的行为操作。可以说生活世界既是他和弟子展开交往行为的现实起点,也是归宿。由于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的冲击,现代大学教育本身也显得日益工业化和技术化,主要表现为科学教育的彰显、人文教育的缺失、师生交往的工具性价值的凸显,并导致师生交往中的“生活世界殖民地化”。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仍然是把外在价值作为根本追求的,人的发展问题要么受到忽视,要么只从工具意义上予以强调”[18]。“适应论”或“工具论”教育价值观仍大行其道,教育教学活动退化为了一种技艺,成为人们谋生的一种手段,高等学校则成为人力加工厂。正如朱小曼教授所述:“传统的师生关系变得日益工具化,甚至日渐冷漠和敌对。”[19]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大学教育交往中师生彼此的生活世界,凸显师生交往的情感精神性,使师生在共创共享中实现各自生命价值的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