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激烈的转型期,在社会转型期理性的分化、多元文化下同一性的解体、信息革命中传统权威的危机等宏观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等均发生着深刻变化。人,作为现代社会的主体,在复杂的社会系统中,经历着传统与现代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文化方式的冲击与交锋,思想与行动也自觉或自发地以各种矛盾组合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一方面,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价值,对生命的意义不断进行着深入的思考与追寻,努力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有着强烈的民主、自由、平等的诉求,渴望回归生活世界的本真。另一方面,人们却又被推入效益至上的市场经济浪潮中,在物质世界的忙碌奔波中逐渐迷失了自我,追求享乐与个体需求的满足。大学师生在进入角色和履行承载的使命时,也同时演绎着其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作为社会个体,他们很自然地会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53]。诚然,这些变化有利有弊,且不论利弊如何,它们都实实在在地作用于大学师生的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也势必对大学师生关系的建立产生深远影响。在社会转型期,大学师生的工作、学习及生活状态呈现着日渐复杂的态势。教师与学生的价值观、角色认知水平与行为方式等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发展诸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为大学师生关系的重建提出了全新的命题。社会转型这一客观现实日益成为重建高校师生关系必须考虑的要素。
社会转型为高校师生交往关系的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同时,也为高校师生交往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目前,大学师生交往出现了缺少交流、关系趋于表面化、各自的角色规范没有达成明确的共识等情况。大学师生关系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畸变,主要表现为师生关系的功利化、师生关系的庸俗化以及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异化,师生感情的、友谊的因素在淡化,而经济的、功利的因素在增强。如师生之间存在利益至上的功利化倾向,部分教师存在“只教书、不育人”的心态,一些导师和研究生嬗变为“老板”与“员工”的关系……这些问题虽然是个别的,但不容忽视。具体而言,社会转型对高校师生交往关系的消极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转型期大学师生的价值冲突与迷茫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全面、复杂而深刻的转型时期。就其整个过程来看,社会转型的实质就是社会价值体系的解构与重建,即旧的社会价值体系已经消解和失效,新的社会价值体系尚未成型,正处于生成、发展的过程之中。社会转型在价值观上的反映,就是多元价值观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面的矛盾冲突和相互碰撞。由于社会转型强调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调个人利益,唤醒了人们的个人主体意识,凸显了个人的主体性,容易滋长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从而可能滑向个人主体本位的深渊。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不同价值观相互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特别是大学师生出现了思想混乱、价值迷茫的情况,产生了道德失范现象。“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只讲个人利益,不讲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他人利益;只顾个人需要,不顾他人需要;只要个人自由,不要组织纪律;强调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价值等,已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准则。”[54]
在社会转型时期,文化融合、价值多元化导致的人性迷茫和价值冲突,个人职业机会和变数的增多给教师带来了许多困惑与迷茫,如一些教师价值取向上的盲从、人生追求的迷茫,甚至是人格的不健全、性格的扭曲,等等。表现在工作中,“某些教师热衷于社会交往,忽略本职工作;个别教师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或家人谋福利;个别教师不注意个人生活与学生交往的适度规则,某些行为背离师德”[55];有的教师不精心备课,用陈旧过时的讲义对付学生;有的教师无心授课,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办公司、“走穴”;有的教师不讲专业知识,而热衷于传授赚钱的秘诀;有的教师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成果,或把学生的成果据为己有。有的教师坐不了冷板凳,耐不住寂寞,抵制不住种种名与利的诱惑,以致思想道德出现滑坡,完全谈不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大学教师多以科研为重,教学及育人成了其次要职责。”[56]有的教授不愿给本科生上课,甚至不愿上讲台,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及广泛的社会活动中,以谋求经济报酬;有的教师则一心想着写文章、著书立说,晋升职称,以此来提高收入。在科研中,有的教师热衷于实用性研究,且在急功近利中不断滋生学术腐败。在目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主导许多大学教师研究的是“经世致用”的价值观,他们过于偏重应用研究,却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科研基本上属于课题化应试研究,大多是短平快项目。
社会转型时期少数大学生同样存在理想信念迷茫、价值取向功利、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邹放鸣认为,从总体社会氛围来看,在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的情况下,主流价值观念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正逐渐被弱化,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学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和学业竞争压力,这三重压力使得一些学生产生了明显的思想困惑和价值迷茫。在城市,许多孩子从小被过度溺爱,只学会了索取,不懂得回报,不懂得关心和照顾他人。在农村,父母节衣缩食培养孩子成才,而在一些孩子看来,自己是为光宗耀祖而读书的,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孩子没有责任感、缺少感恩意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少去思考自己应该对社会、对家庭负什么责任,这也使得大学生融入社会的过程变得缓慢而曲折[57]。受市场经济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常常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部分学生甚至出现道德滑坡的情况,尊师氛围淡化[58]。当前,许多大学生还存在求学价值功利化的趋向。“谋求理想的职业和社会地位”是许多大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59]。他们以就业为导向来选择专业和课程,他们只会用心去学对他们将来从事某一职业有用的课程,并热衷于技能训练以及考研、考公务员;他们千方百计地争当学生干部,争取入党机会,以为就业做铺垫。有调查显示,49.2%与20.3%的大学生表示最需要学习的是外语和计算机,目的很简单,就是这些知识实用,可为将来找一份相对轻松、薪金较高、待遇优厚的工作打基础,而对系统知识的学习则缺少热情[60]。
(二)市场经济的消极思潮冲击大学师生交往的观念和行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使大学所处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身处大学内外环境之中的大学师生交往关系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市场经济发展中所提倡的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为构建新型的大学师生交往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但市场经济具有双重效应,是一把双刃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潮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大学师生的交往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太完善的条件下,大学师生交往关系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产生了一定的偏差。(www.daowen.com)
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产生了偏差。由于市场经济的利益驱使和价格信号方面的负面影响,过去在教师思想中占主流地位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有的大学教师奉行“等价交换”原则,出现了个人中心、家庭中心思想,奉献精神滑坡等现象,缺乏无私精神和敬业精神。有的教师开始以新的社会目标观察自己的职业,并以新的价值参照系统衡量与自己相关的利益分配,从而改变了原有的价值取向,奉行实用主义,刻意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其次,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情感关系趋于淡薄。一是有的教师教育责任心下降,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对工作马马虎虎。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和学生见面以外,其他时间难见踪影,以致师生感情疏远淡漠。有的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情况和特点,或了解不全面、不准确,在教育工作中盲目行事,对学生评价也难以做到客观和公正。二是重利轻义,“等价交换”的价值取向导致大学师生交往关系的庸俗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作为经济主体的性质日益凸显,适应这一转变而形成的价值观(如奋斗、选择、创造、竞争、注重经济利益等)便容易与和道德、政治主体相适应的传统观念相冲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主体的角色使功利性与实用性成为许多人衡量价值的重要尺度。当义与利相悖时,取利而忘义成为许多人(其中包括少部分教师)行动的基本价值取向,为人师表对于少部分教师来说已并非是个人遵守的行为准则了。由于受到市场经济浪潮的侵袭,大学校园这一曾被人称道的净土也沾染上了铜臭味,例如在担任班干部、入党、考试、违纪等问题的处理上,学生请客送礼,教师则“开方便之门”,致使师生间的关系变得物质化,把师生间纯洁的交往变成了一种利益交易,严重扭曲了师生关系。物质利益的驱使,最终导致了大学师生交往关系的庸俗化,给纯洁的大学师生交往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三)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大学师生交往带来的负面影响
现代网络技术已逐渐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的、独立的、自由的社会亚文化形态,从技术和理念两个方面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冲击[61]。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文化的壮大,人类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巨大改变,处于网络环境中的教育基石——师生关系也将受到强烈的撼动。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人,师生的角色、形象、地位乃至心理状态自然会受到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网络文化理念的影响。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自我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网络文化无疑将会推动大学师生关系的重新建构,使大学师生关系更趋于民主平等,也更具人性化。从这个角度看,网络技术及网络文化的发展与传播的确给大学师生交往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是网络在满足了自我个性解放的同时,也解放了自我的控制力。对自我控制力的减弱虽然使个体独立化、个性化了,但是一旦失去了度,必将产生不良的后果,使大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因此,网络在对大学师生交往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大学师生交往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一是师生交往情感的缺失性。网络无疑给那些不善言辞的学生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人际交往方式。当他们有问题时,可通过网络向教师请教,但这种方式也可能成为他们躲避现实人际交往的挡箭牌,网络使他们失去了许多直面人群的机会,从而也使他们更难克服自身的缺点。“教育的一个特定目标就是要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和人的关系中的感情训练。”[62]而网络媒体的介入使大学师生之间的交往变得间接化、数字化了,一方面,使师生的交往变得更即时即地,联系更方便了;另一方面,网络传输的信息是符号化了的,从而使面对面交往时通过眼神、手势、神态等传达的信息都不存在了。因此,网络一方面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另一方面却塑造了一个相对冷漠的情感世界。
二是多媒体教学的盛行导致了大学教师教书与育人两大使命的人为割裂。作为网络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多媒体教学的过度盛行,导致大学师生交往更多表现为“人—机”对话,即人与人之间在虚拟空间进行交往和接触,这也导致大学教师教书与育人的两大使命被人为地割裂了。在网络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师生关系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已有人预言,无论现代教育技术如何发展,机器永远都不可能替代人,教师职业永远都不可能消亡,但机器的确替代了人的很多功能,使教师与学生在空间上的距离不断拉大。特别是现代远程教育,它是在师生处于一种准永久性分离的状态下,利用文字、音像、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的新的教育教学形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比较,大学教师的角色和地位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大学师生交往关系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三是信息技术的不合理应用降低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认同度。多媒体和网络课堂所传递的教学信息以文字、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呈现,这就改变了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形式,使教学的信息量更大,也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其优势是很明显的,但相关调查表明,部分教师反而喜欢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多媒体教学不够适应。而学生认为课件内容是教师对课本知识的照搬,没有新意,也有学生表示部分课件案例是在网络上见到过的内容。在沟通过程中,沟通的一方有意识地将信息码通过特定渠道传递给意向所指的另一方,以期唤起其特定的反应和行为。如果一方传递自己的意向,而另一方没有及时给出反应,或者根本没有给出反应,则必然产生沟通中的矛盾。大学师生之间运用网络进行信息传递时,可能会由于网络的时间延迟或其他原因,导致一方发出信息后另一方没有及时回复或没有回复的现象发生,这时师生之间的沟通矛盾就会发生,师生彼此之间的心理认同度也有可能降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