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工中,广大民工和干部、各地群众团结协作,相互支援,抢困难让方便的共产主义精神蔚然成风。每逢几十万治河大军转战南北,手推小车徒步进场和退场,沿途几百里的所有机关、学校和村庄都设置了接待站、点,烧水煮饭,安排住宿,关怀备至。群众象接待亲朋好友一样,自动把新房热炕腾出来让民工住。治河大军在哪里挖河,当地的商业、物资、银行、邮电、粮食等部门就服务到哪里,在施工现场搭棚设站、点,开办门市部,组织物资供应。按照治理规划,需要搬迁一些村庄、房屋、树木、砖窑、水井、坟墓等,有关党政机关在事先向群众做好动员工作,并妥善安置,给施工创造良好条件。十几年中,先后搬迁497个村庄(其中185个村全部迁移),四万二千多户,二十多万人,拆房二十多万间,占地三十多万亩,都做了安置。在搬迁中,群众都积极主动配合,保证顺利施工。挖子牙新河时,有一段河道原定通过青县四窝头村,设计与施工部门为了尽量避开迁村,想让河道转个小弯绕过去,村里的干部群众知道后,专门开会讨论,大家说:“河道弯弯曲曲,不仅挖河费工,而且还会影响行洪,应该看长远顾大局,还是迁村让路。”后来设计人员考虑搬迁一个村投资大,困难多,同时河道弯斜点也有缓泄的好处,仍决定绕村挖河。
治河施工任务按照参加单位的人数分配,由于民工身体强弱、工具好差、工程难易不同,常常出现施工进度快慢不一的情况,这时,大家总是强帮弱,快帮慢,一个单位完不成任务,多方去支援,他们说:“同挖一条河,一个单位完成任务只能挖个坑,各个单位都完成任务,才能挖成河。”1970年开挖永定新河,确定由河北省、天津市共同承担,要求冬春两季完成,时间紧任务重,两个省市都抢挑重担。河北省把挖河筑堤95公里的任务全部承担起来,天津市除承担大部桥梁,涵洞工程的施工任务外,还担负数万民工的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工作。(www.daowen.com)
1971年冬到1972年春,河北、山东两省出动34万民工并肩战斗,开挖漳卫新河,山东省乐陵县的民工排水队,战严寒破冰冻,奋战20天,在完成20华里长的河道施工段内72万立方米积水排干任务后,又帮助河北省沦州、衡水县的民工团,排除积水四百多万立方米,使施工任务全面顺利完成。在“文革”年代,保定地区所承担的扩挖独流减河一百二十多万立方米的土方任务,未能彻底完成,天津地区的4万多民工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冒着酷暑,把工棚物料和锅灶转移到保定地区的施工段上,连续大干20天,帮助完成了任务,使全河道畅通无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