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天津引滦入津通水庆功大会隆重举行

天津引滦入津通水庆功大会隆重举行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月12日,引滦入津通水庆功大会在市体育馆隆重举行。为纪念引滦全线战士的丰功伟绩,在市内三岔河口竖立了一座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于9月11日下午揭幕。为向全市人民进行教育,并介绍引滦入津工程的全貌,9月14日在水上公园展览馆原址,举办了引滦入津工程展览开幕式。

天津引滦入津通水庆功大会隆重举行

1983年8月15日,引滦开始试通水后,证明全线各项工程均能满足通水要求。8月24日上午11时,试通水胜利完成。引滦工程指挥部决定于9月5日正式放水,使全市人民在9月11日饮到了滦河甘露,天津人民喝苦咸水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9月12日,引滦入津通水庆功大会在市体育馆隆重举行。杨尚昆、余秋里杨得志、秦基伟、乔石、田纪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亲自到会祝贺。杨尚昆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引滦工程为加速我国重点工程建设,闯出了新路子,创造了新经验。他说:“引滦入津工程的胜利,说明我们中国人民是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打出许多象引滦工程这样的漂亮仗,实现十二大提出的‘翻两番’的战略目标。”

大会表彰了先进单位63个,先进集体639个,先进个人3265名,立功人员3100名。

为了纪念天津驻军及铁道兵战士在开挖引滦隧洞工程的突出贡献,在大黑汀水库建立了纪念碑,于9月9日揭幕。为纪念引滦全线战士的丰功伟绩,在市内三岔河口竖立了一座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于9月11日下午揭幕。为向全市人民进行教育,并介绍引滦入津工程的全貌,9月14日在水上公园展览馆原址,举办了引滦入津工程展览开幕式。与此同时,组织力量编写了《引滦入津工程基本经验》及《引滦入津》的技术总结。基本经验有8条:(1)使重点真正成为重点,把引滦工程成为天津的第一号重点工程,把它喊响,搞得报纸上有名,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影,让重点工程深入人心。(2)建立坚强的领导机构和统一的指挥体系。市政府赋予指挥部以指挥建设的充分权力。(3)改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主要是在权责一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4)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威力,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工程的始终,同时要抓好施工队伍的生活。(5)严格实行科学管理和科学施工。狠抓以控制综合进度为中心的计划管理。积极推进先进技术,改进基本工艺。(6)依靠人民军队这支重要的骨干力量。(7)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参加引滦工程的勘测单位有18个,设计单位有20个,施工的县团级单位有42个,承担设备制造的大厂有14个,这些单位相互协作,完成了工程建设。(8)坚持正确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工作作风。1984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将此经验联合批转全国。《引滦入津》技术总结分三卷:《组织管理》、《隧洞工程》和《输水工程》作为内部资料在全国范围内交流。

有关引滦入津工程建成通水后的经济效益如何?市重点工程指挥部与南开大学组成“引滦经济效益调查组”,进行了调查,对重点行业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根据得到的数据,群众的反映,运用对比分析和替代推算法,得出的结论是:引滦入津工程建成通水后,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概述如下:

1.避免了1983年引黄济津的巨资消耗,以及引黄给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引黄沿线带来土地返碱的农业损失,消除了在引黄前清理引水渠上大量泥沙的负担,估计可节省投资2亿元。

2.结束了天津人民长期饮用苦涩水的历史,有益于人民健康,方便了群众的生活。

3.解决了因供水不足,水质不好对天津工业生产的威胁。这种威胁表现为工业生产数量上的限产和有关产品质量低劣,残品、废品率很高。

4.有利于园田种植,对城市居民的蔬菜供应有保证。

5.对天津市的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6.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有效地控制市区地面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发生的沉降。

7.恢复了海河的排水功能。海河不再用作天津用水的存储河道。

8.为城市绿化创造了条件。

9.引滦入津工程实际投资10.73亿元,按每年收水7亿立方米计算,每立方米的一次基本建设投资为1.53元。而1981年、1982年两次引黄,平均每立方米的代价为0.7元。两次引黄河水的代价,相当于引滦一次性基建投资。

10.引滦入津工程的建设周期为1年零4个月,比原计划提前两年竣工。按单年利润8%计算,两年利息有1.785亿元。两年间又引黄两次,需3.4亿元,因此提前两年通水,相当于节省5亿元。

11.引滦使天津有了稳定的水源,通水以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天津城市的社会地位与功能得到进一步恢复与发展,这包括各个方面对内对外的交往与交流。随着天津的发展,引滦将越来越显出其历史价值。(www.daowen.com)

由于引滦入津工程的建成通水,天津市严重缺水的困难局面得以扭转,这在天津城市发展史上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宏伟事业。中共天津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代表天津人民的共同意愿,在引滦工程纪念碑上,勒石以铭。文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四周年之际,引滦入津工程建成通水。七百七十万天津人民饮水思源,勒石以铭。

六十年代后期以来,华北地区持续干旱。全市人民节水保水,成绩卓著。为解决天津城市用水,加快四化建设,198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建引滦入津工程。这项跨流域工程,自大黑汀水库引水,穿燕山余脉,使滦水西流,循黎河入于桥水库,经州河、蓟运河,转输水明渠,注尔王庄水库,引入市区。途经迁两、遵化、蓟县、宝坻、武清、北郊,全长234公里。筑有隧洞、泵站、水库、水厂、暗涵、明渠、管道、倒虹、桥闸、电站等工程215项。1982年5月全线开工,至胜利建成,历时一年四个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89208部队和天津驻军52859部队,承担了最艰险的开凿隧洞任务。人民子弟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顽强拼搏,科学施工,为天津人民建立了丰功,创造了我国开凿输水隧洞的奇迹。21名引滦工程建设者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亲临工地视察。国务院有关部委积极指导帮助。河北省迁西、遵化两县人民做出重要贡献。全国23个省市给予大力支援,168个单位参加会战,5万工程技术人员团结协作。全市工农商学兵和干部十多万人参加共产主义义务劳动。引滦入津的胜利实现,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和军队有改天换地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力量,证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光辉灿烂的前途。

引滦入津,造福人民。滦水滔滔,千秋永志。

中共天津市委员会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

天津市人民政府

公元1983年9月立

为了永远纪念21名为民造福而光荣牺牲的烈士,在河北省迁西县境内的引水隧洞九号斜井口,树立一座石碑,将英烈的姓名、籍贯、年龄及所属单位镌刻在碑上,让后人凭吊。

引滦入津工程还给天津带来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引滦精神”。具体地说有6条:(1)为民造福的伟大思想;(2)顽强拼搏的革命斗志;(3)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4)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5)团结协作的高尚风格;(6)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这些可贵的引滦精神,无疑将在今后的天津市建设事业中,永放光芒,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欢庆引滦通水,作者有曲一首《十二月》带《尧民歌》,词曰:

“烟雾里众山隐隐,水库面碧波粼粼,喜看那清流滚滚,穿越了隧洞深深,真个是白练如银,问何人引到津门?

海河欢笑满城春,同唱引滦好精神。甘泉名茶且细品,饮水思甜教后人。根本,矢志为人民,科学加干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