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开始之初,周王室的权威就江河日下,诸侯国之间各自争斗,相互掠夺土地与财富,战灾连连。这些诸侯国为了战争的胜利以及称霸中原,开始招募能人贤士,起用微寒,并奖以军功。因此,一大批因军功受赏而崛起的新贵族逐渐走上历史舞台,并成为各诸侯国内的中坚力量。
这些新贵族当中有一部分人培养和发展私人势力,父子世代相卿,割据一方。这样一来,公室旁支公族、掌握实权的卿大夫家族都成了与公室争权夺利的强劲对手。对于春秋末期的中原诸国来说,旁支公族尤其是实权卿大夫们为争权而挑起的内乱就成了国家政治的主题。
就晋国而言,除曲沃强宗形成于春秋初期,其他诸异姓或同姓大族,如智氏、范氏、中行氏、韩、赵、魏、郤、栾、先等族大都是在晋文公称霸前后才逐渐崛起的,这些贵族大多有军功,且世代为卿、大夫,并领有封邑。他们的封邑很大,多则数县,人口十余万户,而且封位世袭,都有家臣和属役,还自设并训练军队,私庭论政,已然成为一个国中之国。在春秋诸侯国之间争霸的大背景下,这些处于国中之国的封君们也在各自国内相互掠夺,增强自己的实力。
鲁襄公十九年(前554),范宣子作为晋国的中军大将,执掌了晋国的政权。两年之后,范宣子见栾黡子乐善好施、颇得民心,于是便想在栾氏得势之前铲除他。因而,范宣子杀死了栾氏的党羽羊舌虎,囚禁了叔向,而栾黡子则逃到了齐国。又两年后,栾黡子从齐国逃回晋国,借助魏舒的力量发动叛乱,范宣子借机将栾氏宗族尽数铲除。
鲁昭公二十八年(前514),韩宣子执掌晋国朝政。国内祁氏发生内乱,羊舍氏也趁机闹事。晋国六卿依法诛灭了祁氏、羊舍氏的叛乱,并瓜分了他们的领地。随后一年,赵简子与中行寅铸造了刑鼎,将范宣子修著的刑书公布了出来,以此杜绝私法的随意性。在晋国国内封君们的相互争夺中,最终只剩下韩、赵、魏、范氏、中行氏、智氏六大族,因而被称为六卿。
在此之后,六卿各自在领地内实行田制改革,逐渐打破了井田制的限制,承认私田,发展经济。但不久以后,六卿之间为了争夺土地与权力,相互之间发生了争斗,“六卿之乱”始发。
鲁悼公九年(前458),六卿中的智、韩、赵、魏四家联合到了一起,准备瓜分落魄了的范氏与中行氏的封地。但是,当时晋国的国君晋出公不同意,四家就把出公废逐,而晋出公则最终死在了出逃的路上。智伯扶立了晋哀公,因而获得了执掌晋国国政的权力。随后,智伯利用权力,借机占有了范氏与中行氏的封地,智伯的势力因此也大过了赵、魏、韩三家,于是便想仗势逐渐蚕食三家的土地,进而独占晋国。(www.daowen.com)
鲁悼公十二年(前455),智伯借用晋哀公之命向韩、魏索要土地与户口,韩、魏因惧怕智伯之势,于是就给了他。随后,智伯又向赵索要相同的土地与户口,被赵襄子一口拒绝。于是,智伯通过威逼利诱,迫使韩、魏同意一起与他攻赵,并答应灭赵之后三家平分赵的土地。
智伯与韩、魏三家共击赵军,赵军寡不敌众败退。赵襄子手下的谋臣张孟谈建议赵军退守晋阳,因为晋阳很早就是赵的封地,经过董安于、尹铎多年的经营后,民心向赵。赵襄子便按照张孟谈的建议来到了晋阳。
鲁悼公十四年(前453),智伯用计水淹晋阳,晋阳城危难。赵襄子于是派张孟谈偷偷出城,潜入到韩、魏军营,向韩康子与魏桓子分析势态,晓以利害。韩、魏本来就是受到智伯的胁迫才一同进攻赵襄子的,而且智伯平时飞扬跋扈,也令韩、魏日益不满。
韩、魏也担忧智伯在灭赵之后,恐会对他们下手,于是韩、魏与赵订下盟约,一同对抗智伯。这突如其来的转变,智伯根本毫无防备。韩、魏、赵三军联合起来后用水淹了智伯的军营,智伯军猝不及防,溃败而逃,智伯也被俘杀。之后,智氏一族尽被赵襄子所灭,智氏的土地与人口也被赵、韩、魏三家平分。
此后,晋国的大族只剩下韩、赵、魏三家,三家的实力也都相当。鲁悼公二十九年(前438),晋哀公死,晋幽公得立。韩、赵、魏三家借机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只将绛与曲沃留给了晋幽公,至此韩、赵、魏各自称王,晋幽公反而要向三家朝拜,这也就形成了历史上的“三家分晋”。春秋时期的一代霸主晋国就这样消亡了,轰轰烈烈的战国时代也就由此展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