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下宫之难也许并不为人熟知,但如果说起赵氏孤儿则无疑是国人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根据《史记·赵世家》的记载,晋灵公时,赵氏家族的赵盾执掌晋国权柄。由于晋灵公行事荒唐,赵盾曾经屡次劝谏,不料晋灵公竟因此怀恨在心,与奸臣屠岸贾合谋,屡次刺杀赵盾。赵盾无法,只得出奔。不过还未出国境,其族弟赵穿已经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赵盾得以重新掌权。
赵盾去世后,赵氏家族由其子赵朔继续执政。此时晋国国君已经换成了晋景公,而其间一度失势的屠岸贾也被重新起用,颇受宠信。屠岸贾因为赵盾之事,对赵氏家族深恶痛绝,于是便声称赵氏家族曾经弑君,应该受到惩罚。在晋景公的默认下,屠岸贾私自率兵攻打赵氏家族所在的下宫,将赵朔以及赵盾的几个弟弟赵同、赵括、赵婴齐等斩尽杀绝,赵氏宗族一朝覆灭。只有赵朔的妻子——也是晋景公的姐姐——赵庄姬,在韩厥的事先警告下,事先逃到了宫中,幸免于难。
赵庄姬此时已经怀孕,不久又产下一名男婴。为了保全赵朔的血脉,赵朔的两个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便定下计策,程婴将自己刚出世的孩子替换了赵朔的孩子,又假意出卖了公孙杵臼,屠岸贾错将程婴之子杀死,以为从此高枕无忧。而程婴则带着真正的赵氏孤儿隐居起来。
十五年之后,晋景公偶然生病,占卜的结果是屈死的赵氏家族冤魂作祟。心中有愧的晋景公便询问韩厥如何是好,知道赵氏孤儿尚在人间的韩厥趁机将实情相告。晋景公于是改变心意,将已经成人并尊赵朔遗命,取名为赵武的赵氏孤儿召入宫内,命其攻灭屠岸贾为赵氏家族报仇,又恢复了赵氏家族的地位。而大事已成的程婴最终自尽以谢公孙杵臼。
这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经过后人的一再改编和演义,如今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故事。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历史背后的真相也许并不如太史公记载的如此。事实上关于下宫之难的历史,不同的史籍记载并不相同,甚至《史记》本身的记载也有前后矛盾之处。《史记·晋世家》中的有关情节就与《赵世家》中出入颇多,而《左传》中的记载也与《赵世家》大异其趣。(www.daowen.com)
首先,屠岸贾这个人的身份就极为可疑。除了《赵世家》,此人不见于任何史籍的记载。史学讲究孤证不立,因此屠岸贾的存在与否就成了疑问。其次,赵武的年龄前后矛盾。根据《左传》记载,向戌弭兵时,鲁国大夫叔孙豹曾经提到彼时的赵武还不满50岁,由此推算赵武最早应该出生于前592年,但根据《赵世家》,赵朔在前597年就死了。
此外,关于赵氏家族其他成员的去向也自相矛盾,根据《赵世家》的记载,赵同和赵括在前597年已经死于屠岸贾之手,但在《左传》中两人却在此后都有活动记录;而《左传》中记载赵婴齐与赵庄姬曾经通奸,因此被遣送到齐国,《赵世家》却没有任何记载。
根据后人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赵世家》中关于下宫之难的记载并不可信,反倒是《晋世家》和《左传》的记录较为接近历史。究其原因,大约是太史公在撰写《赵世家》时,采用了赵国官方的史料。而赵国的史官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改写了赵婴齐与赵庄姬通奸一事,又被太史公写入史记,这才有了赵氏孤儿的传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