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办善举带来名利双收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办善举带来名利双收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家曾多年办理赈务,无非是利用各方捐募来的救济款由他们经手代办,藉此沽名钓誉,扩大“李善人”的财势和影响。名为“办善”,实是“吃善”,难怪社会舆论啧有烦言了!但“李善人”又从中挑选了若干少女带到天津,放在自己家中。除分配给李家各房一、二名充当使女外,余下的留在李士铭自己房里,侍候这个年老气衰的“善人”。这一伙“善人”藉赈灾大捞特捞,丑事层出不穷,天津老人都有所闻。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办善举带来名利双收

李家曾多年办理赈务,无非是利用各方捐募来的救济款由他们经手代办,藉此沽名钓誉,扩大“李善人”的财势和影响。从李春城起到李宝諴祖孙三代所办理和经管的慈善事业,名目繁多,大体可分成两种类型:一为常设的慈善团体;一为临时性的赈灾活动。如李春城办过寄生所、御寒社(发放冬赈及棉衣)、保生所(冬季收容无靠的女贫民)、保贞社(月给嫠妇以钱米)和义塾等。李士铭办过幼女厂,主持过济良所,以及接替主办乃父所设的慈善机构。这些都是经常设置的。至于临时性的賑务,那就数不胜数了。

(1)名为“办善”,实是“吃善”

李士铭从光绪十九年(1893)办理山西北部旱灾的赈务起,一直到一九二二年,办赈三十年,募集的赈款数字很大,李家族人就说他经手的赈欵超过了几百万银元。到他下一代李宝諴所办的临时性赈灾活动,那就更不胜枚举:顺直急赈会、战后灾民救济会、皖鲁鄂苏湘黔赈灾协会、日灾(日本1923年大地震)救济会等。他还参加到其他善会里去,或由他发起设立许多临时的慈善机构。他把办赈当成一种专业,并由此做了“赈务官”。李宝諴曾襄理红十字会,组织中国慈善会,身为天津备济社、积善社、直隶临时兵灾救济会、天津市慈善事业联合会的董事,天津市救济事业联合委员会的常委,明德慈济会的名誉会长,最后于一九二〇年当上了直隶赈务处督办、顺直助赈局坐办等官职。李宝諴所经手的款项,动辄十万、百万银元。这既壮大了“李善人”的声威,又加强了他在政治上、社会上的地位;赈款的存、放,在经济上也是“经手三分肥”,有利可图的。此外,还豢养了大批的李氏族人和戚友,如一九一七年直隶大水,李士铭、士钰弟兄就约请司事者一百二十余人去灾区放赈;他们每到一县,即由县衙人员陪伴,终日花天酒地,随意开支,甚至贪污中饱。名为“办善”,实是“吃善”,难怪社会舆论啧有烦言了!

(2)幼女厂摧残少女

李士铭自己曾说:“光绪丁丑(1877)适居河南滑县,闻晋豫间设人市,亲赴卫辉收买幼女,并在道口设立幼女厂,收养六、七百口。”(《寿言录》)实际上,是他从各地大批难民中,挑选了几百名年青健壮的妇女,先把她们集中在河南道口镇(此地系“李善人”所占有的豫岸滑县盐引的落场地),开设一个幼女厂,编制手工艺品,靠劳动收入养活自身。但“李善人”又从中挑选了若干少女带到天津,放在自己家中。除分配给李家各房一、二名充当使女外,余下的留在李士铭自己房里,侍候这个年老气衰的“善人”。(www.daowen.com)

(3)济良所贩卖良民

济良所成立在清宣统末年,由李士铭、林墨青、赵元礼、吴荫臣等人创办。该所专门收容那些不堪忍受虐待从妓院逃出的妓女以及养女、使女、童养媳等;有时也有从警察厅或审判厅移送而来的妇女,该所原址就在天津南门东今天津市中级法院旁。入所的妇女须严格遵守所内的规章。平时食宿均在所内,不准和外界任何人接触;并且必须听从所方给选择配偶,经主管人许可才能出所。出所要交付领人费,分三等:头等一百二十元,二等六十元,三等三十元;还有“小使钱”(工友喜钱)七至十四元不等。另外根据申请领人者的境况,经主管人核准,还必须捐助若干元。但这只是官样文章,实际上请领人必须事先托情同主管人讲妥条件(等于身价)后,才有可能得到批准;否则,万难实现。当时主管人李士铭竟大做其生意,成百上千元的索要,百般刁难。一些被侮辱被害的妇女,离开旧的火坑,却陷入新的深渊。如所女张翠卿和小莲芬择偶的事,就曾引起各界不满,闹得物议沸腾,人言啧啧,一九一〇年天津《民兴报》在六、七两月曾多次揭发其事。名妓张翠卿经审判厅发济良所择配,被乐亭县富绅刘坦买去,竟索身价一千五百元。投所坤伶小莲芬,有店员岳殿仁愿领为妻,按济良所要求取得殷实铺保,并已向天津议事会申请得到批准,但所方却另将小莲芬许配鲁志馨为妾,原因是除索身价五十元外,另外派捐经费六百元,对李士铭还另有酬谢,因而岳殿仁落空。一九一六年建所时,张所长已妻儿满堂,又逼迫一个十六岁的少女为妾;不从,即百般折磨,这个少女为此提出控告。再如创办人之一赵元礼(幼梅),年逾五十,也领一个十七岁的少女为妾;吴荫臣逼迫十五岁的所女姚小梅,为其堂弟吴荫孙做填房。领人的黑幕如此,一般所女的日常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4)民国六年水灾赈济

民国六年(1917)直隶南部各县洪水为患,波及天津,从南乡到南马路一带尽成泽国。逃到市内的灾民成千上万,全部露宿街头,无衣无食,十分悽惨。在各界舆论呼吁下,由当地绅商出面募集赈款,并推举李士铭、士钰弟兄分赴津南各县查放急赈。由于天津四乡一带灾民每天都大批涌入市内,又由南善堂的董事如李宝諴和杜小琴等筹设急赈会,推李宝諴主持一切。急赈会当即派人分头募捐,准备购买粮食和麻袋,以便施放和打埝防水。这里弊端百出。募捐来的赈款,都存在“李善人”的银行内,开支都由他本人经手。麻袋一项,在购买之前,就和麻袋商人勾结好:以少报多,以次充好,只要发票开到,立即付款。当年承担这项交易的,是天津市西北角厚记麻袋庄,经理人李文吉,他是当时警察厅厅长杨以德的密友。这一伙“善人”藉赈灾大捞特捞,丑事层出不穷,天津老人都有所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