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安全教育教程:校园诈骗案件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安全教育教程:校园诈骗案件的主要表现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话中一个中年妇女向女学生的援助表示了衷心感谢,并提出将钱汇至女学生的银行卡内,可立即提取。汪某的母亲一阵慌张,立即打电话将情况告诉汪某的哥哥。过后不久,一男子来电称,汪某的手术已做完,但术后大出血,而医院血库没有汪某血型的血,要到外面高价购买,费用为28000元。诈骗人员惯用的作案手法是:冒充学生的老师,打电话给学生的家长,谎称其子女出车祸、患重病、受重伤等,现正在医院抢救,急需汇款到指定账户。

大学生安全教育教程:校园诈骗案件的主要表现

1.求助诈骗的敲门砖

【案例】

2017年2月25日,女学生张某从饭堂出来时遇到一名外地学生模样的男子上前求助。他称自己是南京某大学学生,父母是酒楼老总,这次是为了会网友专门乘飞机来北京的。但上午一下飞机,信用卡就在取款时被首体附近的ATM机吞掉了,现在他身无分文,希望借用张某的手机打个电话。

女学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男子打通家里的电话后一番原委讲完,他请女学生接电话,说母亲有话要对她说。电话中一个中年妇女向女学生的援助表示了衷心感谢,并提出将钱汇至女学生的银行卡内,可立即提取。富有同情心的女学生,如实将自己的银行卡号说了出来,而后在农业银行等了近一个小时也未等到汇款。

天色已晚,女学生让男子到校内借住,但对方称住不惯,一定要住宾馆,并提出暂借些钱应急,次日汇款到后一定归还。虽心存疑虑,但女学生最终还是从卡内取出1000元借给了他。过了一会儿,女大学生越想越觉得不对,感觉自己受骗了,才到派出所报案。

【案例】

2018年9月底到10月15日,某高校学生C被一中年妇女以“从石家庄来西安看病,急需用钱”“家人和朋友在西安出车祸”等借口,连环诈骗,7次从C手里骗走现金3290元和一台价值7700元的笔记本电脑,合计诈骗价值10990元。

【案例】

2019年10月的某个晚上,某高校一位大二女生正在校园里散步。突然,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子凑了上来,伊里哇啦说了一通女生听不懂的话。随后,西装男子递上一张名片。女生接过一看,上面全是韩国文字,于是顺口用英语询问对方是否是韩国人。“你怎么知道?”西装男子眼睛一亮,也用英语回答道。正想做英语口语练习的女生毫不犹豫地与男子攀谈起来。聊了几句后,西装男子要求借用一下女生的手机。女生将手机借给了西装男子。此人先是说电话打不通,随后又借口人多太吵,转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继续拨打。结果还不到5分钟,西装革履的“韩国人”就在女生眼皮底下消失了。

【点评】

此类案件在高校较为多见。诈骗人员选择的作案对象一般是单独行走的学生,往往冒充高级经理人、富家子弟或者名牌大学的学生,以及网友、旅游者等,谎称银行卡被吞或钱包被窃,身无分文,请求帮助。之后,诈骗人员又编造种种谎言,博取学生的同情,骗取学生的现金、手机等财物,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

2.谎称发生意外:诈骗总有个美丽的外衣

【案例】

2017年10月28日上午10时许,某高校学生汪某的母亲接到一电话,对方自称是汪某的老师,称汪某胃出血,人已昏迷,正在抢救,要求急速汇款8000元到指定账户。汪某的母亲一阵慌张,立即打电话将情况告诉汪某的哥哥。汪某的哥哥即汇款16000元到指定账户。过后不久,一男子来电称,汪某的手术已做完,但术后大出血,而医院血库没有汪某血型的血,要到外面高价购买,费用为28000元。汪某的哥哥急忙给姨妈打电话,汪某的姨妈又转账28000元到指定账户。过了约2个小时,该男子再次来电,称输血的钱不够,需再汇款20000元。汪某的家人觉得此事甚为蹊跷,没有再汇款,打电话给汪某的同学。同学称:汪某今天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没出任何问题,很健康,他现在就在我身边。汪某的家人才发现这原来是一个天大的骗局。

【案例】

某高校连续发生了多起诈骗案件,诈骗的前提是既知道学生的电话号码,又知道家长的联系方式。诈骗的手法是以公安局或电信局的名义,让同学们配合公务关机数小时,或者不断地电话骚扰迫使学生关机。然后,骗子打电话通知家长,说是孩子在西安出了车祸,谎称自己是学生的老师或者是急救站的工作人员,并给家长汇款卡号,要求家长汇急救款数万元。

家长打孩子的手机又打不通,误以为真的出了事故,由于爱子心切,十分着急,一位家长汇出了10000元,一位家长汇出了50000元。一位家长往宿舍打了个电话,刚好孩子接到,父子俩说明情况后,没有上当受骗,避免了损失。

【点评】

此类向学生家长行骗的案件时有发生,且诈骗金额较大,少则几千元,多则数万元。诈骗人员惯用的作案手法是:冒充学生的老师,打电话给学生的家长,谎称其子女出车祸、患重病、受重伤等,现正在医院抢救,急需汇款到指定账户。鉴于此,广大学生应妥善保管通讯录,不在网上随意公布本人联系方式以及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并向家长通报案情,将辅导员、同学的联系方式和学校报警电话提供给家长,提醒家长加强防范,在无法与学生取得联系时,可拨打学校报警电话求助,或与辅导员、班主任、院系领导取得联系,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切勿盲目汇款。

3.虚假短信:警惕另一种“好心”

【案例】

2017年9月21日上午9:34,某学院学生李某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你的银行卡在厦门“好又多”消费1000元。李某随即拨打了短信留下的联系电话,接电话的一女子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李某说,其银行卡“确实”发生了交易,可能是银行卡资料已泄露,银行卡已被他人伪造,并提供公安机关的所谓报案电话。接着,对方声称,可免费为其办理防盗刷、防盗领密码,申请存款保险单等业务,李某只需告诉银行卡卡号、密码及身份证号码,并将卡内余额转账到安全账户即可。当日上午11:34,李某在工商银行ATM机按对方提示进行操作,将卡内余额5535元转到“安全账户”。其实,所谓的“安全账户”,是诈骗分子事先用虚假身份在银行开设的私人账户。

【点评】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介绍,全国4亿多的手机用户几乎都收到过违法短信。为此,一旦收到类似短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号、密码等账户信息,更不能通过ATM机向不明账户进行转账。如对自己的银行卡消费存有疑问,应到银行柜台咨询,或致电各发卡银行的客户服务热线,如中国银联服务热线95516等。

4.“中奖”也可能是糖衣炮弹

【案例】

2007年2月24日,某高校大学生A收到一条短消息:台湾亨利集团上海公司,为庆祝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促销抽奖,恭喜你中了二等奖,兑换咨询电话:139××××××××。A即拨打咨询电话,对方告诉他中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价值22000元,要A先给指定的账号上打660元,才能办理邮寄手续。A信以为真,按要求打了660元。当A再次询问时,对方又找了很多理由,提出中奖奖品要扣除个人所得税,要求再寄4400元,A照办了。后A再打兑奖咨询电话时,打了几次都打不通,方知被骗。

【案例】

某人接到一条短信,内容大致是你中了大奖,奖金为20万元现金。现在这事多了,都知道是骗局,他没有理会。过了一阵,他的手机响了,一个南方小姐问:“先生,您收到中奖通知了吗?”该人说收到了。小姐又说:“请把你的银行卡的账号告诉我们,我们把奖金汇进你的卡里。”该人想,给你个账号看你玩什么把戏,他在招商银行有个朋友,于是就给她一个招行一卡通的卡号。10分钟后,他的手机又响了,南方小姐说:“先生,你的奖金已经存进你的账户里了,请你查询一下。”他用电话查询,果然进了20万。他高兴极了,白捡20万。30分钟后,南方小姐来电话,带着哭腔对他说:“先生,对不起,由于我的疏忽,忘了抵扣奖金的个人所得税了,20万的20%也就是4万元,现在公司让我个人赔偿,请您把4万所得税汇回来好吗?求求您了。”他一想也在理,也有可怜小姐之心,一想卡里还有钱,于是就到招行咨询他的朋友,朋友一查,是用其他行的支票汇过来的,虽然钱到账,但当天入不了账,也就是说20万今天取不出来,如果对方今天撤票,20万就消失了。该人一听吓得直吐舌头,差一点4万就没了。

【点评】

当前,各种“中奖”的声音不绝于耳,天上难道真的会掉下“馅饼”吗?其实,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段并不高明,有的甚至近乎荒唐,然而上当受骗者却不在少数。上当受骗者难道仅仅是因为单纯吗?常言道,“贪”与“贫”仅一步之遥,两个字就差那么一点,请同学们深思。

5.网络交友:好人也可能是虚拟的

【案例】

2017年3月,某高校女生江某在网上结识了一位自称是上海某大学校篮球队队长的网友刘某,晋江籍。江某一听对方是篮球健将,又曾参加过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比赛,仰慕不已,心想:若能结交这样一位名牌高校的优秀篮球运动员该是件多么令人羡慕的美事!于是,江某邀请刘某有机会来学校见个面,并告诉刘某其联系方式及宿舍地址。2017年4月,刘某来到江某学校,声称要到江西南昌参加选拔赛,特地来看望江某。离别时,刘某问江某能否借他800元,因参加比赛需补给营养,而且外出比赛开销也比较大。江某听罢,二话没说,慷慨解囊。刘某接过钱说,他要赶往南昌参加比赛,不久一定还钱。然而,刘某自离开后,再无音讯。

【点评】

网络是虚拟的。网上聊天仅仅为网友搭建了一个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网络交友并不能改变网络固有的虚拟本质。因此,网络交友需要慎之又慎,不要沉溺于“网恋”,更不能轻易相约见面,尤其是女学生。而在现实生活中,被网友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甚至发生强奸杀人案件

6.另类中介

【案例】(www.daowen.com)

2017年10月,某校一本科生B在校外的电线杆上看到一则“野”广告:某公司公关部招人,月薪20000元,某时到某酒店面试,电话××××××××,等等。B联系后赴酒店面试,在大厅找了一遍,没有见一个面试的人,再打电话咨询,对方说:“我已经看到你了,你被录用了,我们的工作性质想必你也知道,对相貌、气质特别是服装有特殊的要求。你必须先交服装费1000元,公司根据你的气质设计服装,请你打到某某账号上,收到款后即可上班。”B想了一下,打了1000元。B多次打电话要求上班,对方总是让他等待。过去了数日,没有任何消息,B才知受骗。

【点评】

尽管诈骗人员的作案手段层出不穷,且花样翻新,但只要做到“四不一多”,即不存有侥幸占便宜的心理、不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理睬陌生人发送的短信、不以网络“感情”去代替理智、多自问几个为什么,就能有效地减少或杜绝此类案件的发生。

7.培训诈骗

【案例】

在“裸贷”风波尚未平息之际,又有媒体曝出大学校园内出现“培训贷”事件。一家名为“广州指路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机构以校内公益讲座的名义,吸引学生参加一对一免费职业测试。其间,“导师”不断游说学生加入所谓“蓝海计划”的职业培训,许以美好愿景,然后让学生通过第三方贷款公司无抵押贷款上交学费,致使上百名毫无经济能力的学生背上了万元债务。该机构甚至以“拉人头”的方式招收“校园大使”,利诱更多大学生,从而进一步向校园渗透。

【案例】

合肥市公安局民警在工作中发现,一些机构以开展教育培训为名,对学员分阶段收取“学费”,并对“发展学员”等行为进行奖励。警方认定,这种“教育培训”的经营模式实为传销行为。

警方调查表明,涉嫌传销的机构以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身份,向外界宣传致力于提升企业管理技术和人力资源发展,向学员收取高额的“学费”,学员发展他人加入则给予高额返利。他们将学员“全封闭”,与外界完全隔绝,每天上午10点至晚上12点对学员进行“疲劳式”“车轮式”培训,中间只有很短的就餐和休息时间。

【案例】

据报道,上海一家叫“转折号”的培训机构,以“求职能力提升”作为幌子,诱骗一些高校大学生花高额学费,参加所谓的“求职能力培训”。结果,很多大学生参加培训后发现上当受骗,而且维权成功者寥寥无几。

据了解,经过半天时间不停歇的“求职能力提升”头脑风暴,老师凭三寸不烂之舌让大学生掏出全部生活费作为学费,少则2000多元,多则9000多元,收钱之后便对学生不闻不问。更加让人感到吃惊的是,多所学校大一新生被骗,从2009年起每年均有发生。

【案例】

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小叶,参加了自称是广州华科教育咨询服务公司总经理黄波举行的沙龙活动。黄波通过对学生进行宣传,推销自己的培训课程,课后邀请七八个人到其寝室聚餐。随后,黄波拿出啤酒跟大伙儿一起喝。在他的“关照”下,不胜酒力的小叶喝了整整两瓶。随后,黄波让大家都回去,留小叶帮忙打扫卫生。

结果,小叶把屋子收拾干净后,黄波还没有让她走,而是把门反锁了,通过对小叶进行心理催眠,使得小叶在并无防备的情况下接受黄波提出的要求,最终对其进行侵害。通过后来的采访得知,小叶并不是唯一受害人。而在广州众多高校进行宣传的黄波,号称“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打着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拓展、职场培训的幌子,通过讲述自己的“励志”经历,对大学生进行洗脑,让学生花钱参加他的培训,并通过各种催泪经历,让学生更加地信服他。同时,黄波通过心理暗示和催眠对多名女学员进行性侵。据悉,大多数受害女性为广州高校学生。

【点评】

从上述4个案例可以看出,不法分子利用求职者和在校学生提升自我、求职择业的需求,以及精心设计的“培训机构”“职业能力提升”等各种吸睛噱头,实际上是以各类培训、讲座作为不法活动的幌子,骗取钱财。求职者和在校学生应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不要轻信以各类形式提供的免费培训项目;在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切实保障好自身权益;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加强保密意识;对于应聘单位、培训机构以各种理由要求缴纳培训费、介绍费等费用的,要提高警惕,三思而后行。

8.校园贷

【案例】

2016年12月30日,20岁的某高校大二学生小菲(化名)通过QQ群认识的网贷放款人在借款平台“51短借”通过补借条的方式借了2000元。她向对方承诺一周内还清,周息达到30%。然而一周之后,她未能按时还款,这时借款者告诉她可以通过借款平台“今借到”用同样的方式继续借款还利息。就这样,在短短的3个月里,她连新年红包、学费都用来还款但都没能还上。为了还钱,她甚至还辍学打工。2017年2月底,她的欠款从2000元变成了惊人的10万多元。

小菲按照指引开始疯狂拆借,到2月底,她已经向20多人借钱,借款总数达10万多元。

与第一次借钱不一样的是,后面的借钱都是在一个名为“今借到”的平台通过同样的方式借出,而借款的方式则仍是周息30%,但每次借款后需在该平台上“补借条”。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借条”并非借多少补多少,而是“借一押一”,甚至“借一押二”。如借款1000元,则需在补一张1000元的借条外,还需补一张1000元或2000元的借条。在还了上一笔借款的利息后,之前的借条将变成结清,借款人需另补一张新的借条。短短3个月时间里,小菲通过“今借到”打的借条总额达42万元之多。

【案例】

21岁的郑某从2015年1月开始买足球彩票,并下载了各种足彩APP。从最初两元开始,慢慢加大投注,变成100元、200元……郑某不仅输光了生活费,还通过网络借贷平台买彩票,继而冒用同学名义或请求同学帮忙借贷。经学校统计,自2015年开始,郑某共借用、冒用28名同学的身份证、学生证、家庭住址等信息,分别在诺诺镑客、人人分期、趣分期、爱学贷、优分期、闪银等14家网络小额贷款平台共计贷款58.95万元。

2017年3月9日晚上,郑某从青岛市一宾馆8楼跳下死亡。此前,郑某因还贷压力,曾先后4次自杀,其中两次跳湖,一次撞车,一次吞食了200片安眠药。

在了解到郑某借款信息后,郑某远在邓州市农村的家人先后帮郑某还款10万元,后来再无能力还款。

【案例】

福建泉州某高校河南籍大二男生小明(化名)遭校园贷催债,躲在泉州市区田安大桥下4天4夜。

据悉,小明从校园小广告上看到“零利率”“超低利率”“分期付款”“免担保”这些字眼,觉得很好奇,第一笔就借了1000元。对方获得了他所有的个人信息,包括学校、专业、舍友电话、辅导员电话、家庭住址等,还告诉他,可以用这借的1000元帮他投资,每天50元的收益,这让小明心动了,又把1000元汇了回去。

可是借了钱,小明才知道有30%高额的利息要还,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没钱的他,只能通过向同学借钱、向其他校园网贷平台借钱来还。钱越借越多,花销也越来越大。他已向20多个网络小额贷款平台借了2万多元,而高利率下,他实际要偿还的债务初步估算有近6万元。

在每天各种催债后,小明无计可施,只得选择失踪。学校在多天无法联系到小明的情况下,最终选择报警,派出所民警终于在田安大桥下找到了他。

【案例】

2016年6月19日凌晨2点半,泉州某高校20岁男生黄某报案称,其在丰泽区泉秀街一会所房间内被两名男子强迫写欠条。

警方调查发现,受害人黄某于2016年4月通过微信认识余某,向其借款2万元,并签订贷款合同,约定日息为本金的3%,期限一个月。现场扣除利息9000元和中介费1000元后,黄某实际到手1万元。借款到期后,因黄某没能力偿还,他又分期借了3次。由于还不起钱,余某威胁“如果不还钱就到学校宣传”,黄某无奈上了余某事先准备好的小车,之后被带往会所逼写欠条,黄某借机报警。余某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刑事拘留。

【点评】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它们用“零首付”“零利息”“最快三分钟到账”“利息低至1%”等极具吸引力的条件,吸引着那些没有独立经济来源,但有较高消费需求的大学生。多数情况下,大学生由于自控能力比较差,往往会透支生活费,又不肯主动告知父母,或者是碍于情面不愿意跟亲朋好友借钱,便选择了向“陌生人”借钱。校园贷正是抓住了学生这一种不成熟的心理,吃准了学生家长会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的贷款买单。校园贷款的“黑色产业链”是通过首单免息、各种取现免息来获取新用户的。同时,大部分新用户只需提供身份证、学生证、手机号、家庭住址等确切的身份信息就可以获取各种礼物。等服务提供一段时间后,新用户的福利会慢慢取消或者降低,这时就会收取服务费等各种附加费,变相增加利息,甚至用身份信息作为威胁,从而达到收取暴利的目的。提醒各位同学,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能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对于推销的网贷产品,切勿盲目信任,尤其警惕熟人推销。同时,进行理性消费,在经济承受范围内做出合理的消费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