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乐器和文物,琴历来受文人雅士偏爱,“蓄琴”也是一种自古便有的旧好,魏晋名士嵇康鬻房得琴,明末大琴家徐上瀛为求一具名琴不惜败家,都是美谈。现在的标准,古琴收藏的断代下限设在清末,之后的就算今琴了。
以目前公共收藏的记录,全国各大博物馆的古琴收藏总量不过百余,其中唐宋名器仅二十几具。唐琴至今已经罕见,如故宫博物院藏有名器“九霄环佩”[2]和“大圣遗音”。鉴藏家王世襄先生也曾提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枯木龙吟”琴,本是古琴家汪孟舒先生旧藏,“文革”中他怕红卫兵来家中打砸,将琴送音研所收藏,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最珍贵的唐琴之一。
在艺术品市场上,有口碑的古琴拍卖也仅三两次而已:2003年7月,中国嘉德公司拿出一具“九霄环佩”伏羲氏琴,这是唐代古琴首次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上出现,当时以346.5万元成交。4个月后,王世襄收藏的唐代“大圣遗音”伏羲式琴,以891万元居上,创造中国古琴拍卖世界纪录。2004年,北京荣宝拍卖公司以385万元拍卖了一具宋元琴“龙吟虎啸”,北京故宫古琴专家断为元书法大家赵孟頫所藏。2009年11月在嘉德秋季拍卖中,明代“月露知音”琴创下2184万元的新成交纪录。
2009年12月,出自名家的三具唐、宋、元古琴——“太古遗音”“龙升雨降”“元代朱致远百衲琴”,又为古琴收藏界添了新的话题。三具琴,都是近现代著名琴家、“箫声琴韵室”主人吴景略的旧藏。
在古琴界,吴景略(1907—1987)被称为“虞山吴派”,生前曾任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他以一代宗师的地位,开创中央音乐学院的古琴专业,先后发掘整理了《广陵散》《胡笳十八拍》《阳春》《白雪》《高山》《流水》《雉朝飞》《墨子悲丝》等近40首古代琴曲。在鉴定、修复古琴方面,吴景略也被琴家推崇,中央音乐学院的古琴收藏和他渊源颇深。(www.daowen.com)
龙升雨降琴
朱致远百纳琴
太古遗音琴
吴景略旧藏的“太古遗音”琴被断为晚唐北宋时期,桐木胎,黑漆朱髹,虽存世千年仍品相完好。该琴通体可见断纹,龙鳞、龟坼、流水、蛇蚹错杂相间。据专家介绍,通常情况下,断纹是鉴别古琴年代的重要依据。年久会让琴体漆灰产生各种细微的自然裂纹,称为“断纹”,年代愈长,断纹也就愈多愈复杂,它们与琴体浑然一气,使古琴显现出一种高贵典雅和古朴生动的气质。断纹形态很多,比如蛇腹、蛇蚹、流水、梅花、牛毛、龟坼、龙鳞、冰裂等。有一种传统说法,认为琴身经百年以上才有天然断纹,梅花和牛毛断纹则非千年不能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