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重启宋朝之兴:探索造极之世

重启宋朝之兴:探索造极之世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代的士大夫代表人物黄庭坚有一帧《制婴香方帖》,现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一独特的合香方式,让宋人的香炉中花香浓泛。张元干《浣溪沙》有云:“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沉春透露华鲜。”素馨花由于具有不耐寒的特性,只在两广地区移植成功。素馨花脍炙人口的“心字香”其实就是利用素馨花做出的一款高档合香制品。如此反复熏一个花季,让香饼深深染上素馨与茉莉两种芬芳,就形成了宋人所中意的心字香。

宋代的士大夫代表人物黄庭坚有一帧《制婴香方帖》,现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张便笺固然是书法艺术的杰作,但内容更别有趣意,乃是黄庭坚凭记忆为朋友录写的一个制香的配方。

宋代文化的特质可说是明净素朴中蕴含着极度的高雅与精致。可惜的是,充分体现这一特质的文化成就中,只有诗词、瓷器、绘画等得以留存至今,彼时高度发达的香事却和当时的音乐、舞蹈一样,只能通过文献记载意会。即使如此,即使仅仅窥见那时文人笔墨里的残影片阕,有宋一代在香事上的繁盛绮丽依然足以令后人惊异与羡慕。实在该有人来为大家仔细讲一讲宋人品香的高端故事。

在那个时代的上层社会,香炉里焚爇名香,是24小时不能间断的一项常规设置,氤氲的香氛差不多就和当今某些公共场所咖啡厅环境音乐一样,是人生展开的一个基本背景,仿佛没了它,生活便不能正常流动。既然生活本身的内容多种多样,那么,相应的,也就该有韵调足以相衬的香品来搭配。于是乎,在两宋时代,原料不同、工艺不同因而香型各异的合香制品花样琳琅,或宜于熏衣,或宜于待客,或宜于户外,或宜于夜晚的寝帐,乃至解酒的、安神的,大概也只有宋人的灵敏鼻子能够精确接受那种种香气在微妙区别中传递出的、足以影响心灵的密码[2]

因为热爱内涵丰富的香型,所以宋人很少采取直接焚烤沉香片、檀香片的做法。不管焚香的作用多么背景化,所用的香品也一定要经过精心调制,当时称为“合香”。所以说,出现在宋人生活中的均为复合型香料制品,现代香水业爱唱的主调、前调、尾调之类概念,其实八九百年前的中国人早就熟悉。

当时,文人雅士热衷编写品香指导书籍“香谱”,其中有两本宋人编制的香谱流传下来,一为洪刍的《洪氏香谱》,一为陈敬的《陈氏香谱》。根据这两册重要文献,再结合诗词、笔记中的记载,我们得以对彼时的合香工艺约略有所了解。

宋时的合香工艺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把多种香料经过加工处理,捣成碎粉,混在一起,用蜂蜜、白芨、蔷薇露(天然玫瑰香水)等加以调和,然后封闭在容器内,埋入地下静置一段时间。最终将香料取出,做成小饼、小丸乃至捣成粉末,即得到成品。黄庭坚凭记忆写下的婴香制方就是这种工艺的典型一例。

不过,非常显著的是,宋代是花香型香品的一个黄金时代。为了将花香结合入高档香料,宋人发展出一种简单而又迷人的特殊工艺“花蒸香”,其大致方法是:选一种树脂类原料如沉香或檀香、栈香,切成小片或小块,叫作“香骨”,将它们与香气浓郁的新鲜花朵一起密封到容器里,放入蒸锅中,在灶上小火缓蒸。这样就让沉、檀诸香染上各种不同的花气,形成明确的、自成一格的复合香型。

当时常用于蒸香的有荼蘼、瑞香、茉莉、素馨、栀子花、柚花、橙花、柑花、桂花梅花等,花种不同,形成的香氛自然也各异。这一独特的合香方式,让宋人的香炉中花香浓泛。张元干《浣溪沙》有云:“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沉春透露华鲜。”沉香片经带露的芳花蒸透之后,彻骨都是久驻不去的春意,一旦入炉焚熟,碧锈斑驳的古铜鼎中顿时是繁蕊竞绽的气象,那蓬勃的香氛仿佛还带着露水的新鲜,也像露水一样明净。(www.daowen.com)

花蒸香工艺的极致,是把一批香片加工一年,在这一年当中,逢到任何一种芳香名卉开花的时候,都拿这种花与那一批香片密封在一起蒸一遍,最终让香片浸透四季花香。这种芳息堆叠的精品一旦炷爇于香炉内的隔火片上,过去一年四季所开过的百花的香气便纷纷升起,仿佛在引导品香人回想才逝的时光、才逝的经历,以至被牵动得思潮暗涌,心绪复杂,所谓“和露摘来轻换骨,傍怀闻处恼回肠。去年时候入思量”。

贵重原料在宋朝需求量大得惊人,并且主要依靠进口。各国海船携带着从亚非各地收购而来的香料,一般均以广州(当时称番禺)为航程的终点,在此卸货。借助这一优越条件,就地加工的制香行业也就很自然地发展起来,于是,广州不仅是当时的香料集散中心,也是声誉远播的高档香品生产中心。

其实,除了直接经过贸易输入的香料外,彼时的广州还具备一个独有的优势,那就是城外的素馨花“花田”。素馨花与茉莉花一样,都不是本土植物,原生地在遥远的波斯——今天的伊朗。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活跃,这两种香花也搭乘海舶跨越万里波涛,成功移植到中国的南方沿海地区。到宋代,茉莉花在福建、广州都形成商业化、规模化的种植,成为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香料作物。素馨花由于具有不耐寒的特性,只在两广地区移植成功。对于宋人来说,茉莉与素馨都意味着美妙、新鲜的香气体验,而素馨花浓郁但清冽的冷香尤其符合宋人的审美口味,素馨的香气在百花中名列第一,是当时的主流观点。于是,利用素馨花以及茉莉花制作花香型复合香品,就成为广州制香业独一无二的专利,以至城外出现了一望无际的素馨花专业种植基地。

素馨花

脍炙人口的“心字香”其实就是利用素馨花做出的一款高档合香制品。后人总是把这种名香误会为盘香,实际上,心字香是一种菱角形的小香饼,其制法颇为考究:把多种香料合成的菱角形小香饼与鲜摘的素馨花一起密封在容器里,静置一夜。第二天换上新花,继续密封缓熏。其间,还要以茉莉花相交替,但熏花的方式相同。如此反复熏一个花季,让香饼深深染上素馨与茉莉两种芬芳,就形成了宋人所中意的心字香。

值得注意的是,心字香是当时一家全国知名的制香工坊“番禺吴家”的主打作品之一。这家香坊不仅拥有独特的精湛工艺,而且位于当时品种最好的素馨花田附近,在原料上就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产品还包括软香、琼香等,类型丰富,远销内地,雄踞宋代香坊名品牌之首。可以推测,当时在广州以及京都等地,类似的商业化制香工坊必然为数不少,只不过名气不如吴家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