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宋代中国有着高度发达的点茶文化,此后中国的饮茶文化,就进入了种类纷繁的时代。冈仓天心在《茶书》中曾经感叹道,蒙古的入侵严重破坏了宋代的文化。元代的统治者破坏了古代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看法虽说有些片面,但是对于茶文化来说,却是言不为过的。其中的一个证据就是,看不到这个时代有关茶的专业书籍。介绍北宋中心的北苑茶的书籍,其代表作虽说数目有限,其后从南宋的《茶具图赏》以来,直到15世纪后半叶朱权的《茶谱》,将近两个世纪,几乎就没有任何新的有关茶的专门书籍。
宋代已经有了诸如日铸茶、双井茶等有名的叶茶,而传入日本的也是制作叶茶的技术。用石磨将茶捣碎,再以点茶的方式饮用,是当时的主流形式。另外,通过煮茶的方式泡制的煎茶也保留了下来。
从元到明代之间,泡制方法得到了改良,很快就演变过渡到了使用叶茶直接冲泡的方式。而泡茶,本就是在热水里加入茶叶,引出其中味道的简单饮用方法而已。虽说如此,没有冲泡即可出味的茶叶也不行。使得泡茶成为可能的,是在元代出现了被称为“揉捻”的新的茶叶加工技术。
明代以后,很快从蒸煮加工绿茶的工艺,改进到了通过加热炒茶的工艺,于是就出现了大批的香味和茶味皆出色的新茶叶。到这个时候,中国的茶开始了在世界舞台新生的机会。
爱好用叶茶进行泡茶的明代的饮茶爱好者们强调说,宋代的块状茶以及点茶,多少有些不自然,而明代的饮茶爱好者们,主张自己的冲泡方式才是延续了唐以来的煎茶的传统。理论上,其实唐代的煎茶也采用了块状的茶,这与明代的叶茶是大相径庭的。明代人不过是用泡茶取代了煎茶这样的说法而已。
总而言之,在明代人的思维里,唐代的陆羽、卢仝是煎茶的创始人;而宋代的苏轼、黄庭坚也是同样重视煎茶的。这里所谓的煎茶,其实概念是非常模糊的,但若是用“受文人爱戴的传统的茶”来替代“煎茶”,倒是在一定程度上说得通。在日本也同样,若是在冲泡叶茶与煎茶之间替换,那么江户时代的“煎茶道”的出现,就显然与明代人的看法类似。
明代的煎茶文化形成,其原因在于不再拘泥于茶的形状,而是致力于改善和提高用于泡茶的水、茶叶的质量、茶具的选择,以及饮茶的环境,等等。尤其是饮茶的环境,必然追求与隐逸生活的心态和情趣一致的场所。
这里的所谓“隐逸”,指在现实中“大隐隐于市”的“隐”,其含义在于官吏们、商人们能够继续以往的平民生活,却又能享受闲情雅致。对这种茶文化的向往,从茶文化书籍的作者来看,主要集中于16世纪的苏州、杭州、宁波为中心的区域。
附:
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试院煎茶
(宋)苏轼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www.daowen.com)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和子瞻煎茶
(宋)苏辙
年来病懒百不堪,未废饮食求芳甘。
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独能谙。
相传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
又不见,北方茗饮无不有,酪椒夸满口。
我今倦游思家乡,不学南边与北方。
铜铛得火蚯蚓斗,匙脚扭转秋萤光。
何时茅庐归去炙背读文字,遣儿折去枯竹女煎汤。
【注释】
[1]本文作者[日]高桥忠彦,林佳译。
[2]南宋时期,禅刹兴盛,庆元皇帝赵扩依史弥远之奏,仿效印度之五山五精舍,定江南禅寺等级,设五山十刹。禅院五山为:余杭径山寺,钱塘灵隐寺、净慈寺,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十刹为:钱塘中天竺寺,湖州道场寺,温州江心寺,金华双林寺,宁波雪窦寺,台州国清寺,福州雪峰寺,建康灵谷寺,苏州万寿寺、虎丘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