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北宋山水画:最高权力推动发展

北宋山水画:最高权力推动发展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今来看,宋代山水画真正的发展,还是依靠最高权力皇帝的旨意。他将北宋画院的山水画推向真实细腻的微妙变化境地,并赋予强烈情感色彩,由此开创了北宋山水画的发展时期。纵观南北两宋画院画法,皆有宫廷审美和皇帝导向的干预,宋徽宗便是其中最甚者。宋徽宗在崇宁三年着手兴建“画学”,将绘画与科举功名联系在一起,并制定学制、教学计划、课程、招生和考试制度。

北宋山水画:最高权力推动发展

李唐在徽宗政和年间赴开封参加当时朝廷举办的翰林图画院考试。为了能保证招入的画家既有一定绘画功力,又具备文化艺术修养,宋徽宗往往亲自以古人诗句命题让考生作画,以期达到“意高韵古”的效果。

当时李唐在考试中拿到的题目是“竹锁桥边卖酒家”,众考生作画时都在酒家上做功夫,只有李唐画中在桥头竹外挂一酒帘,巧妙地表现了题眼“锁”字,得到徽宗赏识,补入画院,由此成为南北宋山水画承上启下之人。

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创立到徽宗即位之前,北宋翰林图画院已经延续了110余年。从宋太祖开始的“兴文教、抑武事”逐渐发展,各项制度齐备,国家画院良性运行。尽管如此,在宋徽宗之前,除士人画家北宋山水画三位代表人物关仝、李成和范宽以外,北宋前中期官方背景下画院山水画虽然承接唐五代宫廷青绿山水[2]和士人水墨山水,但表现相当低迷。

早期来自南唐宫廷的山水画家赵幹,在宋初画院为“学生”,深受唐代士人山水画家王维的影响,临摹其画作,虽成就不高,但有“穷江行之思,观者如涉”的特点。

之后,燕文贵、高克明皆受宋初士人山水画家李成的影响。二人山水画法在当时画院极有市场,但力图真实表现自然山水的实验并没有成功。如今来看,宋代山水画真正的发展,还是依靠最高权力皇帝的旨意。

画院画家郭熙最初的绘画技法同样学自李成,被公认为李成传派,画史合称“李郭画派”。郭熙深得宋神宗喜爱,很快连跳几级升为翰林图画院最高职务“待诏”。他将北宋画院的山水画推向真实细腻的微妙变化境地,并赋予强烈情感色彩,由此开创了北宋山水画的发展时期。

宋 郭熙 《早春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郭熙不仅绘画上高人一等,他撰写的《林泉高致》也被视为宋代山水绘画理论方面的最高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郭熙认为山水画的价值在于能使观者身临其境。他说,一个真正喜爱山水的人,也许困于现实情况而不能使梦想成真,无法遨游于山石林泉间,但是人们可以神游于山水绘画中。“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他认为能够画出这种山水的人,本身一定要和山水建立亲和的关系,观察山水在阴阳四时、昼夜晨昏间的变化,保持敏感性,能够通过绘画技巧捕捉到所有景致。他根据自身经验总结出“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山水作画原则。

在《林泉高致》中,他提出山水画表现中视点、布局变化的“高远、深远、平远”三远法:“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在郭熙存世画作中,《关山春雪图》合用“高远”和“平远”,《早春图》“三远”皆有,而《窠石平远图》则为“平远”。(www.daowen.com)

《窠石平远图》卷描绘的是深秋时节平野清旷的景色。整幅画面集中在底部,给人一种不稳定的感觉。郭熙利用高耸的松、岩作为参照物,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感。近景山石树木墨色浓郁,刻画工细,而远景淡墨粗笔,山峦并不清晰,甚至部分选择不勾轮廓。中国山水画中的气氛透视法在这幅画中非常明显,郭熙以逐渐淡化的颜色来描绘逐渐远去的景物,暗示一种气氛正介入看画人和景物之间,来制造幻觉上的空间和距离感。繁复的细节没有削减构图的连贯性,一道溪流从远景蜿蜒而来,远近就此结合,成为妙笔。《窠石平远图》回应了《林泉高致》的要求,邀请观画者通过想象漫游于画中山水间。这种亲近观画者的手法,在之后两个世纪主宰了中国山水画。

神宗喜爱郭熙时,宫里甚至出现“一殿专背熙作”的盛况。然而郭熙好运止于神宗,哲宗即位后,他的画被“易以古图,退入库中”,甚至沦为抹布,随意赏赐众臣。虽然如此,在翰林图画院外,郭熙的画在士大夫间仍有市场。苏轼苏辙黄庭坚、文彦博等人都有赞赏郭熙作品的诗。而郭熙在山水画中取得的重大突破,则彻底影响了整个北宋院画山水绘画风格:通过“平远”“高远”“深远”三远法,取自然中大山长水做客观、写实性的表现,中央大山堂堂,四周群峰环绕,气势磅礴。

纵观南北两宋画院画法,皆有宫廷审美和皇帝导向的干预,宋徽宗便是其中最甚者。北宋翰林图画院在徽宗时期得到了完全的发展,便是由于徽宗赵佶嗜好书画,重拾绘画艺术发展。因此彼时画家待遇与画院制度都出现了很多超越前代的革新,邓椿《画继》就记载:“诸待诏每立班,则画院为首,书院次之,如琴阮、棋玉百工皆在下。”

宋徽宗在崇宁三年(1104)着手兴建“画学”,将绘画与科举功名联系在一起,并制定学制、教学计划课程、招生和考试制度。而在大观四年(1110),徽宗下诏将“画学”并入翰林图画院,由此教学与创作绘画的两大体系合二为一。到了徽宗朝尾声宣和年间,画院体系已经非常发达,由此得名“宣和画院”。

在这一体系下,产生了众多画家,王希孟便是宣和画院的结晶。王希孟在“画学”当学生时,曾数次献画,独具慧眼的徽宗觉得他画得不怎么好,却由此“知其性可教”,于是“亲授其法”,因而王希孟画艺大进。半年后,18岁的王希孟作出著名的《千里江山图》[3]

清代宋荦在《论画绝句》附注中说王希孟在完成此卷后不久便去世。《千里江山图》是这位年轻早逝的天才画家留下的唯一作品,以长卷的形式,青绿重设色描绘宋徽宗朝万里山河。构图上“平远”“高远”“深远”三远结合,在继承传统唐代青绿山水的画法基础上,用笔极为精细,人物虽细小如豆,但形态栩栩,没骨法画树干,皴点画山坡。作者有意在单纯统一的青绿色调中寻求变化,以赭色作为衬托。此卷被视为青绿山水画中的杰作,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宣和画院的另一个作用便是为南宋画院储备人才,不少宣和画院的画家在当时并不知名,但经过南渡南宋绍兴画院后,却成为复兴的中坚力量,李唐便是其中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