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中期之后,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发展官学,书院作为应试科举的功能衰落了,但它的学术研讨功能却以涓涓细流的形式延续了下来,因为北宋文化并不是继承前代、按部就班,而是个大变革。
现在总有人说宋代文化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里解释,以复古传统为特征的11世纪标志着自5世纪以来对中国社会施加的高于一切的佛教霸权影响的结束。人类重新变成了在一个有限的和可以理解的宇宙中的人类,而只要对这种宇宙进行探索就可以理解它。11世纪中国精英界人物与其唐代先驱们之间的区别,犹如文艺复兴时代人物与中世纪人物之间的差异一样。
在宋代建朝之前,距离“独尊儒术”已经有几百年了。小岛毅在《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中认为,隋唐其实是儒、佛、道三教鼎立的局面。唐朝皇家拜老子为祖先,道教受到重视。玄奘从印度取回大量经典,后来禅宗也开始兴盛,而贵族官僚们的生活规范和政治理念以儒家为基础。小岛毅研究,有资料显示朝廷上争论过三教的优先顺序,但是三教的重要性没有被否定,也就是说,三教并存的形式在唐代政治体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宋代打破了平衡,蓬勃的科举制度让士大夫、知识分子越来越有话语权。欧阳修开启了古文运动,他不但自己写古体散文,而且建议朝廷在科举考试中停用骈体文,鼓励写古体散文。为了实践主张,欧阳修在嘉祐二年(1057)做考官时,要求考生用古文答题,那次进士及第的包括苏轼、苏辙、曾巩、张载、吕惠卿等,他们后来是北宋甚至整个科举史上的灿烂之星。
这不单纯是一场文学革命,因为倡导古体散文的理由是,它可以不受修辞手段的规定和限制,自由表达政治和哲学观点。我们都学过欧阳修是受到韩愈的影响,韩愈在唐代就是高扬儒家传统,力排佛、道。
另外一个促使宋代知识分子提升儒学、恢复传统的动力在于周边国家不但在军事上对宋朝构成威胁,它们还都在学习和模仿中原文明,挑战宋朝的中原文化正统地位。西夏对佛教全面弘扬,尊孔子为文宣帝,修孔庙,开设小学、太学。(www.daowen.com)
辽国的佛教也很兴盛,雕刻的契丹大藏经却全是汉文的,对燕云十六州也是按照汉族的三省六部制和州县制管理。辽国对于《新五代史》里将自己归为“夷”类并不接受,为表示中华文化上的平起平坐,把赵宋起事经过附在辽国史里。女真人的汉化也是持续进行,到了金章宗时,甚至用秦代的“五德始终论”作为政治合法性的理论来源,他选择“土”作为金的德运,而这对应了宋朝选择的“火”,土是火的下一个循环。
在恢复真正的儒学传统,其实是确立“新的传统思想”的过程中,宋代的知识分子在学术上充满了活力,理学、新学、蜀学等学派层出不穷,它们有的互相启发,有的前后继承,有的互为对手。承接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是“新学”代表王安石的改革。熙宁三年(1070),从隋朝开始持续了500年的进士科考诗赋,改考经义、策论。相应的,学校的教育要配合科举改革而重视经书解释。教材是王安石父子亲自执笔注释的《周礼》《尚书》《诗》三经。除了这些,王安石还做过其他的注释,继承他的新法党派中也出了很多注释家。
小岛毅在《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里写道:“北宋末期,从哲宗亲政时期到徽宗时代,这些注释书都是公认参考书。道学者虽也站在自己立场上做了一些注释书,但是即使在南宋后期道学系统学者的藏书目录中也并没有占据多数,由此可见新学影响力之大。”
其他的学派没有科举参考书这样的强渠道,大多依靠官学、书院、私学、家塾等教育机构来持续传播自己的理念。比如,“洛学”的程颢、程颐兄弟,他们的理论核心是“天理”,认为“理”是万物的统治者,不仅包含了自然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也包含了人伦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律。他们是王安石的反对派,仕途不顺,赋闲洛阳,在家里、嵩阳书院、龙门胜德上方寺、龙门香山寺等地讲学。他们的学生杨时,把“洛学”传到了南宋,曾经在南宋高宗的朝廷里侍讲经筵。“关学”创始人张载,年轻时受到范仲淹鼓励,从研究军事改为钻研儒学,建立起自己的系统。嘉祐二年,跟苏轼同登进士,王安石变法之时,辞官回到陕西横渠,立馆讲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