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在北宋的开端,很重要的一点是“应试教育”。北宋立国,一派新气象,太祖太宗两朝吸取唐和五代的教训,既要削弱武将的权力,又要避免门阀士族把持朝政,其中一个设计就是重视科举取士。
宋代的科举考试,降低了报名的门槛,士农工商出身都可以参加,录取“一切以程文去留”,卷纸都是遮住名字、誊抄过的,考官无法辨别笔迹和考生,完全依靠才华排名。太祖时每年科举只有几十人中举,到了太宗时,扩充到几百人,而且设定了皇帝最后主考的殿试制度。为了向上流动也好,为了实现政治抱负也好,这些改革让更多的读书人参与到举国选拔人才的活动中来了。
宋人科举考试图
可是,与刺激广大人民科举积极性相比,宋代初期的教育系统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宋代施行以禁军为中心的军制,中央政府要给庞大的职业军人发工资,财政压力很大,很难有多余的经费投入到学校建设和发展教育上。有人做过徽宗朝的统计,在王安石变法加大教育投入之后,官学学生在16万到21万人,而每次参加科举的人数在40万左右,尚且满足不了科举取士的要求。
北宋的书院当然有教育民众、培养知识分子的目的,但时代机会是满足科举考试的刚需。即便从这个结果往回推,位于现在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也是北宋的第一书院。主持过应天府书院的有宋代名臣晏殊、范仲淹,学生成绩是七榜中举56人、进士30人。《宋史》记载:“其中的宗度、许骧、陈象舆、高象先、郭成范、王砺、滕涉等皆践台阁。”而像胡瑗、孙复、石介,被称为“宋初三先生”,是理学的先驱。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胡瑗
文者,道之用也;道者,文之本也。
——孙复
道于仁义而仁义隆,道于礼乐而礼乐备,道之谓也。(www.daowen.com)
——石介
应天府书院创办于后晋,在第二代主持者戚同文的经营下,逐渐出名。《玉壶清话》介绍戚同文:“宋都之真儒也。虽古之纯德者,殆亦罕得。其徒不远千里而至,教诲无倦。”他自幼聪颖好学,“读书累年不解带”,但五代十国时局动荡不安,他立志不做官,专心教育。
戚同文精通五经,学问渊博,逐渐成为一个文化教育中心,“请益之人,不远千里而至”。《宋史》记载的“儒厚长者”许骧,就是被经商的父亲送到戚同文门下学习,在太宗朝科举及第,与宋初名相吕蒙正齐名,为官至右拾遗、殿中丞。
戚同文去世之后,教学一度中断,1009年归为官方书院。两年之后,出身贫寒的范仲淹来到应天府书院读书。他在这里艰苦勤学五年,考取了功名,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范仲淹与应天府书院的关系并未结束,十年之后,他为母守丧住在应天府,时任应天府留守的晏殊,仰慕范仲淹“为学精勤,属文典雅。略分吏局,亦著清声”,邀请他在应天府书院执教。
后代历史学家经常把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改革”作为宋代各种改革的萌芽,之后的《岳阳楼记》简直成了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的座右铭。在主持应天府书院的一年里,他已经为复兴儒学和吸纳人才做了前奏。朱熹在《伊洛渊源录》中写:“本朝道学之盛,亦有其渐,自范文正以来已有好议论,如山东有孙复明,徂徕有石首道,湖州有胡安定,到后来遂有周子、程子、张子出。故程子平生不敢忘此数公,依旧尊他。”
被理学尊为“宋初三先生”之一的石介,就是这时跟着范仲淹学习诗书,年仅26岁就中了进士,他后来讲授《易》《春秋》,“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的先河。
“宋初三先生”的孙复,两次得到范仲淹的资助,范仲淹还为他谋了一个教授《春秋》的职位。孙复后来被学术界最看重的就是《春秋》学。程颐在《回礼部取问状》中说:“孙殿丞复说《春秋》,初讲旬日间,来者莫知其数。堂上不容,然后谢之,立听户外者甚众。”
在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为官的张方平,13岁进入应天府书院读书,天资聪慧,给范仲淹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仁宗明道二年,范仲淹与宋绶、蔡齐、范讽共列名举荐张方平茂才异等,授校书郎,知昆山县,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张方平曾经自述:“尝蒙范荐更台阁之要,久依户牖之严。”“庆历改革”时,张方平是范仲淹的得力助手。
范仲淹主持应天府书院非常勤勉尽心,《范文正公年谱》上写:“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由是四方从学者辐辏,其后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他自己也在这时期完成了政治代表作《上执政书》,后来成为“庆历改革”的蓝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