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宋朝园林之乐:西园雅集的不朽魅力

宋朝园林之乐:西园雅集的不朽魅力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园虽为贵胄之园,但画中除两个女侍云环翠饰,显出主人家身份地位外,概无富贵气。兰亭、金谷皆已成云烟,西园雅集留存于书画中,成为不朽的佳话。后人不仅对西园雅集深信不疑,津津乐道之余,还起而效仿。西园雅集营造出的园林之乐成了中国文人文化的特殊内涵。《西园雅集图》中,李公麟正在画的陶渊明《归去来》图,便印证了文人聚会园林的归隐之思。

西园虽为贵胄之园,但画中除两个女侍云环翠饰,显出主人家身份地位外,概无富贵气。画面疏朗清逸,园中古松古桧相间,芭蕉绿翠,竹枝摇曳,古木磐石相映,清泉奇石相绕,营造出一个世外桃源的氛围。

雅集中大部分参加者后来都被列入北宋元祐党籍,西园的聚会不但是当时的风流韵事,也带有政治团体的色彩,雅集十六人中,有八位因与苏轼交往而受到牵连。而到了南宋,由于政治环境变化,元祐党人重新得宠,他们被视为代表北宋末期的时尚与趣味,因此南宋出现了大量关于西园雅集的记叙和图画。

历史的角度来看,前朝兰亭修禊、金谷园盛宴都能够找到时空的定点,而西园雅集却扑朔迷离。如果不是《西园雅集图》和《西园雅集图记》,后人无以知晓这回事。兰亭、金谷皆已成云烟,西园雅集留存于书画中,成为不朽的佳话。

后人不仅对西园雅集深信不疑,津津乐道之余,还起而效仿。除了模拟聚会形式,在雅致的园林赏玩古物、品评书画外,也都绘图作记。明代的几次文人聚会,从杏园雅集到魏园雅集,再到词林雅集,皆是如此。

西园雅集营造出的园林之乐成了中国文人文化的特殊内涵。随着魏晋之后私家园林兴起,园林艺术逐渐融合了中国文人的文化性格,园林不仅是宴饮游乐、赏花作诗的场所,园中容纳自然山水于尺寸间的造景美学也蕴藏着期求隐逸的情志,让士大夫自诩兼得入仕和出世,无须告别朝廷而得以享受超尘之趣。

赵孟頫 《陶渊明像传》(局部) 日本早稻田大学

白居易《中隐》诗云:(www.daowen.com)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苏轼也表达过“中隐”的想法,作诗自称“未成小隐聊中隐”。在《灵璧张氏园亭记》中,他在赞许张硕家园林之美外,还曾流露出仕归隐皆宜的愿望:“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西园雅集图》中,李公麟正在画的陶渊明《归去来》图,便印证了文人聚会园林的归隐之思。

如今看来,如果不是天时地利人和种种际会,西园雅集很难在历史上造成如此回响。与会诸君既保有京师要职,又无彷徨于出仕与归隐间的矛盾,还能悠游壶中天地。

西园雅集固然令人有“富贵感秋蓬”之叹,但若没有富贵,又何来如此园林高会?

雅集,对于中国文人处世进退的心理调适作用可见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