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宋朝瓦舍勾栏:探寻造极之世

宋朝瓦舍勾栏:探寻造极之世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京梦华录》里多处提到瓦舍“其御街东朱雀门外,西通新门瓦子以南杀猪巷”,“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又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街西保康门瓦子,东去沿城皆客店,南方官员商贾兵级,皆于此安泊”等。学者吴展考据,最早的戏曲节目是瓦舍勾栏里的杂剧《目连救母》,它是瓦舍里多种艺术的融合,曾经创下演出时间最长、观众最多的纪录。

宋朝瓦舍勾栏:探寻造极之世

有人统计过开封市民的组成,他们是贵族、官吏、商人、手工业者、人数庞大的禁军和家属。这个新兴的市民阶层不但消费着开封城里林立的酒楼、市场和夜市,还有文化和娱乐的需求。从前这些文化娱乐活动存在于上流社会,后来形形色色的艺人走上街头,娱乐大众。针对新的受众群体,艺人们不但对节目进行改造和创新,还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演出空间——瓦舍。

宋代泥陶 河南博物馆藏

瓦舍也叫瓦子、瓦肆,除了里面有歌舞表演、弹唱、说话,还有商业市集。《东京梦华录》里专门解释,瓦子里有卖药、卖卦、卖旧衣服、卖吃食、剪纸画的,用现在的话来讲,这里就是城市里提供公共娱乐休闲的大型综合体。

勾栏的原意是栏栅,汉代用栏杆把表演的露台隔离开,不许人随便进入。演变到宋代,表演的露台变成勾栏,成了瓦舍里不同的表演场地。

《东京梦华录》里多处提到瓦舍“其御街东朱雀门外,西通新门瓦子以南杀猪巷”,“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又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街西保康门瓦子,东去沿城皆客店,南方官员商贾兵级,皆于此安泊”等。有人统计,开封一共有10座瓦子,它们分布在人声鼎沸的御街、马行街、潘楼街、右掖门外街巷、大内前州桥东街巷等。

瓦子是开封的娱乐圈。《东京梦华录》里一共提到了70多位当时的著名艺人。以小唱出名的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药发傀儡、水傀儡都演得出色的李外宁,每天五更开始表演小杂剧稍微去晚了就看不上的任小三,讲历史类评书的杨中立、张十一、徐明、赵世亨,讲小说类评书的王颜喜、盖中宝,舞旋表演最好的杨望京等。

李师师是开封名妓,除了《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她也经常存在于其他宋人的笔记和诗词中。“政和间,汴都平康之盛,而李师师、崔念月二妓,名著一时。晁冲之叔用每会饮,多召侑席。其后十许年,再来京师,二人尚在,而声名溢于中国。”她唱歌大概确实出色,年轻时同晏几道、秦观周邦彦都有交往,徽宗也听,即便靖康之后,流落南方,依旧有士大夫邀请她演出。

瓦舍里都是终身以演出谋生的职业艺人。这同前朝不同,唐朝有教坊部主管艺人可以组办大型歌舞活动,宋代的文艺部门职能很弱,遇到大型演出就花钱从民间的瓦舍里雇人来表演。所以,宋代的艺人们完全是投身在演出市场里,依靠观众们的欣赏来打磨自己的技艺。(www.daowen.com)

出名的瓦舍艺人极受欢迎,除了像李师师这样被达官文人念念不忘的,《东京梦华录》里还描述了女子舞队从宫里演出归来的盛况:京城的纨绔子弟争相将心爱的宝物送给她们,还准备了食品、饮料、美酒、水果等来迎接。女孩子们各自骑着马回归住处,有的戴着花冠,有的扮作男装,从御街奔驰而过,竞相展示她们的华丽,街边观看的人像堵墙一般。省试发榜后皇上赐宴也是同样的热闹和气派。

《杂剧眼药酸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描绘宋代杂剧中的两个角色,眼药酸就是眼科郎中

瓦舍里的演出,其实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也不陌生,许多是我们文艺活动的源头。

小唱,据周宝珠先生考证,是北宋词曲配以音乐进行演唱的表演节目,所以,名伶李师师跟著名词人们相熟。小唱的伴奏乐器不多,音乐比较清雅,主要靠声音的柔软轻和,风格细腻婉约,演出的艺人都是女性,特别是妓女居多。

嘌唱,则是相反的风格,南宋人程大昌在《演繁露》中对嘌唱的解释为:“凡今世歌曲,比歌郑、卫又为淫靡,近又即旧声而加泛滟者名曰嘌唱。”它的曲调歌词艳丽淫靡,用鼓板伴奏,节奏欢快,演唱起来通俗明朗,受到普通市民的喜欢。

说话,是一种语言艺术,包括讲虚构灵怪传奇的“小说”,讲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的“讲史书”,以及“说经”“说公案”“说铁骑儿”。它们跟明清小说渊源很深,唐代之前,小说的作者都是文人,叙述婉转、文辞华丽,到了宋代,说话艺人要想在瓦舍里生存,必须受到市民的欢迎,风格走向平民化和世俗化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评价:“宋一代文人之为志怪,既平实而乏文采,其传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闻,拟古且远不逮,更无独创之可言矣。然在市井间,则别有艺文兴起,即以俚语著书,叙述故事,谓之‘平话’,即今所谓‘白话小说’者是也。”

杂剧,同戏剧有传承关系。宋人笔记《都城纪胜》里解释了杂剧的形式:先演一段比较简单的杂剧段子,然后副净带领其他角色登场,念诗诵词,插科打诨,完毕退下,正戏开始。这种有角色分工、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形式,符合戏剧的特征。学者吴展考据,最早的戏曲节目是瓦舍勾栏里的杂剧《目连救母》,它是瓦舍里多种艺术的融合,曾经创下演出时间最长、观众最多的纪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