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华夏古老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及其诗性生活

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华夏古老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及其诗性生活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生不可缺少诗意,诗意的落脚点在于生活。它的发现改写了中国音乐史和诗歌史,是华夏古老音乐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吴人活的历史、诗性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美丽在于变化,从这些写实作品中可以窥见吴人诗性生活之一斑。

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华夏古老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及其诗性生活

人生不可缺少诗意,诗意的落脚点在于生活。诗在远方,又与我们无限贴近。吴地是“百城烟水”、浩瀚的水乡泽国,大大小小的河道,把城乡织成经纬。水滋养了吴地,水盘活了吴地。唐代诗人杜荀鹤“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的“枕”字,下的十分精彩,它极其生动地道出了吴人的生活,原本就“枕”在一条条河流上。历史上苏州古城里的河道就有58公里,不但给人们提供了生活之源,也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之美。二者浑然一体,高度融合。

吴地的河,又是一条经济发达与文化繁荣的中轴线。随着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多,江南往往“五里一村,十里一镇”,而一些重要的村镇为了取得水上交通的便捷,大都建在河道旁,因为与水为邻的缘故,这些村镇又大多取名为“浜”“浦”“荡”“泾”,名字里总少不了一个水字边。正是这些纵横交织的长长流水,灌溉了两岸的青翠,哺育了四季的葱茏,把江南大地裁作了一张张湖山碎锦。

哲人庄子曾说“天地有大美而无言”,这些上百年、上千年来为人造福的默默的小桥、流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直接衍自于河、派生于水的桥船二物,至今在江南水乡仍是须臾难离。既因船的行踪可以走得很远,又因桥的架设可以通往天涯。

昨日和今天,现实与古远,水畔桃柳谁栽?檐下衣衫谁挂?以粉墙黛瓦,作天然图画,只一条斜阳巷陌,便胜过多少雪月风花。用诗心追求诗美,用诗歌融解生活;在诗的法则里自由,在诗的精神里创造。

“嗯唷斫竹,嗬哟嗨!嗯唷削竹,嗬哟嗨!嗯唷弹石、飞土,嗬哟嗨!嗯唷逐肉,嗬哟嗨!”[6]这是约产生于春秋时期,由张家港凤凰镇程墩村已故老人张元元传唱下来的,至今流传于河阳山(现称凤凰山)一带的河阳山歌——《斫竹歌》。据考证,这一“天籁之音”是古吴人狩猎时传承下来的号子歌。

中国文联主席、90岁高龄的周巍峙先生曾两次带领民俗学家、民间文化专家、著名音乐家、作曲家亲临河阳山地区对河阳山歌进行实地考察,并题词盛赞河阳山歌是“人民的心声,民族的情结,国家的瑰宝,世界奇葩”。它的发现改写了中国音乐史和诗歌史,是华夏古老音乐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吴人活的历史、诗性生活的真实写照(见图10-3、图10-4),现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图10-3 张家港河阳山

图10-4 年已古稀的农人

张元元缺齿少牙在唱《斫竹歌》

吴地人以种植水稻为主,每当农忙时节,劳动强度大、时间长,为了消除疲劳,常常将一个有名有姓有地点有情节的事物编成山歌在田野里一边劳动一边唱,通过辛勤的劳动,把埋藏在泥土里的“珍珠”挖掘出来,使它们重现异彩。

唐代诗人李绅(772—846,今湖州人),深谙民苦,“泛爱众”使这位很有才华的大诗人广施爱心,尤其是他的《悯农》诗二首,传诵千古,流芳百世。

悯 农

李 绅

(一)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二)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全诗体现出音乐美、韵律美,对仗工整,语言流畅,朗朗上口。笔者有时在吃饭时看到孙子孙女饭碗里吃不干净,就叫他们背诵这《悯农》诗,倒也灵光,立马见效,碗里吃得干干净净。

凡事,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再打动世界。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平江府即今苏州人),号石湖居士。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教育,遍阅经史,善为文章,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民众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他整理出脍炙人口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七言绝句,分别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田园情景,凡农家生活环境、季节气候、风土民俗、耕织、收获及苦难与欢乐等,都得到了真切生动的展现,被誉为“字字有来历”的“诗”。现摘录几首: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春日田园杂兴》)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晚春田园杂兴》)

“杞菊垂珠滴露红,两蛩相应语莎丛。虫丝胃尽黄葵叶,寂历高花侧晚风。”(《夏日田园杂兴》)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秋日田园杂兴》)

“起傍东窗手把书,华颠种种不禁梳。朝餐欲到须巾裹,已有重来晚市鱼。”(《冬日田园杂兴》)

村庄即事(www.daowen.com)

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全诗通过山川田野、子规啼雨和植桑插秧等情况的描述,反映了乡村四月一片繁忙的劳动景象。

据传南北朝后梁时代的契此(?—917,号长汀子,农人出身,奉化岳林寺僧,人称布袋和尚),有首《插秧诗》:

手把秧针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是契此所见农人插秧时的感悟,看似浅白平易,却既含哲理又饱蕴禅意,生动活泼,饶有情趣,使人脑洞大开。

无锡东亭老人钱阿福把“看过花灯闹春耕”直至十二月半的江南农事和民俗概括在《稻家谣》中,唱道:“正月半,理好田角吃团圆;二月半,搓好绳团加田岸;三月半,割草备泥搪灰潭;四月半,浸种落谷修猪圈;五月半,澳田时秧夺机船;六月半,耘稻拔草捉黄鳝;七月半,着着猛将田头转;八月半,搁田搁到湿又干;九月半,探尽稗草拆车盘;十月半,收稻飓谷风车扇;十一月半,牵砻米囤里面满;十二月半,新米团子斋罗汉。”歌词好像一幅生动的江南稻作地区的民俗风情画。

美丽在于变化,从这些写实作品中可以窥见吴人诗性生活之一斑。吴地人在内心有一份高贵和激情,更有一份对人世真挚的情和爱,追求的是真、善、美。无锡鸿山越国墓遗址出土三只缶及大量青瓷乐器,可谓庞大的地下音乐库,就是一例。

江南的美无人不知,25岁的李白急于前往,下面是他触景生情所作的一首诗:

夜下征虏亭

李 白

船下广陵去,

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

江火似流萤。

这首五言绝句是李白约于唐开元十四年(726年)春,自江宁县(今南京江宁)乘舟沿长江顺水东下赴广陵郡(今江苏扬州)时所作。“征虏亭”故址在今南京长江南岸。他见南京至扬州一段江面,北岸为平野,南岸为丘陵,因有夜月照映,故山花历历可见。近处山花似美人精心妆饰的脸颊,遥望江上渔船及其他航船的灯火,星星点点,摇曳不定,犹如夏夜里的一只只萤火虫在飞舞。二句一近一远,一静一动,营造出夜长江的秀美与空灵。江南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可见一斑——“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令人心旷神怡,激发起当代人在梦中追寻“文化原乡”。

谁不说俺家乡好,梦中月明是家乡。江南面广量大的几乎涉及百姓生活天天日日和方方面面的习俗文化极为有趣,它能唤起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与乡愁。以苏州为例:

一是四时八节,如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比较独特的、最具代表性的如农历正月初五的“抱路头”,也就是迎东、西、南、北、中五路财神。《清嘉录》中蔡云的竹枝词中描绘道:“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农历四月十四的“轧神仙”“六月六”黄梅期前后晒霉习俗、七月七“女儿节”“冬至日”和“冬至夜”,即所谓“争冬至”,等等。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苏州的多重时间。苏州时间的民间活化历史,上可追溯至周代,下可延至今日。苏州可能是目前中国少数坚持按“周历”过年的城市。周代的过年时间是冬至,自辛亥革命后,中国的过年时间明确为春节,但苏州地区流传至今的一句话是“冬至大如年”。苏州的时间是如此特殊,不仅市民一年中过了“两次大年”,而且苏州社会思想与生活习俗的变迁也已适应了多重时间的并存。

二是风味美食。其最大特点有两个:其一是讲究“时令”和“本味”。仅苏州一年四季各个时令就有各种名堂的糕团:一月元宵,二月二撑腰糕,三月青团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馅团子,六月二十四谢灶团,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团,九月初九重阳糕,十月萝卜团,十一月冬至团,十二月桂花猪油糖年糕。究其实质,则是吴地人富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自然生态观念在美食文化方面的具体体现。无论是鸡鸭鱼肉、瓜果蔬菜,还是茶食小吃,最好的必定是应时的,也必定是自然生态的产物。比如“青团子”之所以只在清明前后上市,关键就在于青草的汁水过了这段时间就没有那股特定的清香味了,用“端午草”(树叶汁)做“端午饭”亦是如此。春季的野菜,夏季的糟味,秋季的蟹鲜,冬季的羊肉,过了时,反了季,就没人问津。其二是口味偏甜,烹制食物喜用糖:①地理所致。因为过去东南沿海水质有咸苦,甜可以中和其味。另外,闷热潮湿的气候也容易使人出汗、湿冷,代谢能量损失较大,而糖正是人体最重要和直接的能量来源,不仅可以给人饱腹感,更能迅速补充能耗。②甜可以调和众味,使食物鲜美。在调制各种美食时,一般都要用糖来调和。它不仅能使单薄的滋味变厚重,而且可以让味重、味臊的滋味变柔和。此外,糖具有提鲜、解腻、抑制苦涩味和缓和辣味的作用。③糖可对色、香、形进行提升。江南菜肴讲究色香味俱全,糖能使菜肴色泽红润发亮,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特别是在红烧、扒、炸、烤等烹调时。糖在烹调中所散发的特殊焦甜香味是非常舒服的,如烤鸭的香味,还可以调和辛辣的味道。此外,糖在菜肴的造型中可起到黏合的作用。

三是自然崇拜。对自然及自然生物的拟人化和神灵化,最为突出的就是有关自然及自然生物的各种生日庆贺或诞辰祭祀。如百花生日、荷花生日(见图10-5)、棉花生日、稻生日;龙生日、蛇生日、蚕生日;还有火生日、雷生日等等。每一个生日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与浪漫而古老的传说、活动、食品或礼品。这些传说之中,隐藏的是人与自然的息息相通、吴地式的生活艺术、中国哲学的独特意蕴,都是人们试图与天地沟通的一个庄严的仪式,也是人们诗意生活的生动画卷。

图10-5 苏州农历六月廿四的荷花生日——相城区的荷塘月色

四是郊游览胜。“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小桥、流水、人家,青瓦、白墙、鸡鸭”,这是古人眼中的乡村美景。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形成了江南人自古以来的郊游览胜的情趣和传统。春探梅,夏赏荷,秋游湖,冬聚会,是吴人的最爱,也是吴人与自然生态亲密接触的感情模式和文化形态。最具意思的是苏州人郊游览胜过程中所形成的由来已久的时令休闲和时令基地意识,如玄墓山春游香雪海、观音山二月香市、南园北园看菜花、谷雨三朝看牡丹、登阳山看日月同升、天平观枫、虎丘赏月等等,尤其是过新年时,不少民众深夜在寒山寺外的河上租一条船,为的是感受“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境界,以陶冶身心,触发灵感。

五是诗意宜居的慢生活。如今,“慢城”已成为一种国际理念,旨在倡导一种健康、安全、绿色的生活理念,鼓励人们享受湖河山川等大自然的馈赠与读书旅行等精神上的补给。“慢城”不仅是对快节奏现代城市生活的调和与缓冲,更是对本土传统与文化的品味与发掘。读一首古诗词,可以让你心平气和;与文学为伴,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早就浸润着“慢生活”的智慧,如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小国寡民般的慢生活,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洒脱的慢生活,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静谧的慢生活。

“勤稼穑、崇文学、好娱乐”是苏州人的真实写照,无论工作多么忙碌,苏州人都能以一种“悠然自得”的“慢”的姿态投入到生活中。整个苏州的悠闲,都微缩在那些或在竹椅上晒太阳、或在街边喝茶打麻将的年轻人或老年人身上。在苏州,闹市有茶楼,陋巷有茶摊,公园有茶座,大学有茶园,处处有茶馆。尤其是老街老巷,走不到百来步,便会闪出一间茶馆来。走进一家茶馆,铺面不大,充其量100平方米,但茶客满棚,生意好得不敢让人相信,古城中心的大公园里,去晚了你就找不到座位了(见图10-6)。在茶馆里,过去的舒耳郎(采耳)手中的镊子发出清脆的响声。现在走在公园的广场里,则可见有独自闲庭信步、游亭赏花的;有三五成群栖亭而坐,聊天玩牌、谈《山海经》的;亦有热爱书画之人,以水为墨,挥毫就地为书的;最热闹的是吹拉弹唱、跳舞的。这些沉淀在市井中的平凡喜乐处处可见。忙碌,当然有许多无可奈何的理由,而苏州人选择慢下来则是一种重视自我的态度。拥抱慢生活,珍惜一点一滴的幸福,珍惜唾手可得的拥有,享受这素朴生活中的一切,是苏南人演绎属于自己诗意栖居的写照。

图10-6 苏州大公园里的露天茶馆

吴地处处可谓烟水淡淡、泼墨写意,人们就好像生活在寒山寺的钟声里。诚哉斯言: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处身于社会生活中的广袤原野,如果每个人都愿捧着一颗真心、葆有一份诗心,在诗意中传递一份真爱,那我们就不难在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安宁,大大拓展自我的精神疆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