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师法自然,居尘出尘

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师法自然,居尘出尘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4]罗素所说的“东方智慧”就是中国“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哲学思想。究其因,苏州的园林源远流长。特别是拙政园以黄石、湖石混合堆砌而成的“长廊”,随势高下,状若波涛起伏,故而人称波形廊。

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师法自然,居尘出尘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1920年来到了中国,回国之后,1922年写了《中国问题》一书,他在书中说:“中国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沿袭数千年,若能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然而欧洲人的人生观却推崇竞争、开发、永无平静、永不知足以及破坏,导向破坏的效率最终只能带来毁灭,而我们文明正在走向这一结局。若不借鉴一向被我们轻视的东方智慧,我们的文明就没有指望了!”[24]罗素所说的“东方智慧”就是中国“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他在该书中还说道:“典型的中国人则享受自然环境之美。这个差别就是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大相径庭的深层原因。”[25]以吴地的园林,尤其是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园林,是承载展示这一“东方智慧”的最直观的载体。人们追求“外适内和”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享受,既“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或将“江山昔游,敛之丘园之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清泉汩汩,渊渟澄澈,复树亭于潭上,自适其适,陶然忘机,养其天倪,这就是苏州园林的奇观。诚如美国景园建筑学家西蒙德所指出:“在西方,人与环境间的感应是抽象的,在东方,人与环境间的关系是具体的、直接的,是以彼此之间的关系作基础的。西方人对自然作战,东方人以自身适应自然,并以自然适应自身。”[26]故而大江南北、大洋彼岸,每年数千万人来苏州欣赏苏州园林,它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中国古代重要发明创造88项之一。

在所有关心中国历史文化的人们看来,苏州园林既是苏州的、吴地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苏州园林既是过去的,也是今天的,还是未来的。散文家曹聚仁先生在《吴侬软语说苏州》中写道:“有人说苏州才是古老东方的典型,东方文化,当于园林求之!”

究其因,苏州的园林源远流长。苏州作为园林之都,艺术之精湛、数量之众多、影响之深远,在全国首屈一指,在世界上也十分罕见。它起源于吴王宫苑(春秋时的“西湖”——夏驾湖、壮观的“姑苏台”与“馆娃宫”等苑囿别馆30多处),形成于魏晋时期的私家园林,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长达近2 600年的时间内,苏州先后创建了各具特色的500余所园林,如东晋时期的辟疆园、戴颐园,唐末的南园,宋元时期的沧浪亭、狮子林、隐圃、乐圃、石湖别墅、静春别墅等,明朝时期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真适园、安隐园、谐赏园、弁山园等,至清朝苏州已经有“城中半园亭”之誉了。这些“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这9座园林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最负盛名,足以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早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远古以来,吴中大地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以农耕文化为主,兼有江海文化,得到了大自然的格外恩泽。1844年,马克思就曾深刻地指出,自然界生成为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7]在“人与自然”这个有机整体中,人是自然这个大系统中所生成的一个子系统,自然界是人类不能须臾离开的生存环境,加之上古与中古时期苏州偏安一隅,与北方中原地区相比,战争稀少,生态环境良好,天时地利人和皆沾光,能不称为“人间天堂”才怪呢。

根据我国李伯重教授和英国著名学者伊懋可的研究,至明朝晚期,中国江南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工业化和市场经济,苏州亦已成为商业贸易中心。显著的经济地位,提升了苏州的级别。在行政建制上,明代的苏州具有直辖市的身份,它直属中书省(相当于宰相府或国务院)管理,朱元璋撤销中书省后,又直隶六部管理,城市的级别是很高的。到了清朝,苏州的地位愈加重要,它是江苏巡抚衙门的所在地,也就是江苏的省会了。雍正时期,苏州市政当局再次扩容,由二县治一城变为三县治一城,这是大清朝十九个布政司所从来没有的。皇帝老儿看中的是苏州的银子和口袋里的粮食。

那时苏州的粮食、棉布、丝绸、食盐等充溢四方。城西阊门外的生意十分红火,既面向全国,又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面向世界,成了“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还出现了一个与皇帝比宝的大财主沈万三。衣食足而后知荣辱,口袋里有了钱就想“乐活”了。加之苏州盛产良材(盛产名扬天下的“三石”——金山石、太湖石与澄泥石)、历史文化积淀的厚实底蕴(科举出身的造园主人、文人及民间匠人皆“聪慧好古,亦善仿古法为之”)、吴人的集体智慧,造就了传世的苏州园林艺术杰作。

在倾城倾国的四大名园中,既有现存诸园中历史最悠久的沧浪亭,又有中国园林之母拙政园;既有神妙夺天工禅宗园林狮子林,又有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范例留园。特别是拙政园以黄石、湖石混合堆砌而成的“长廊”(又称“廊桥”),随势高下,状若波涛起伏,故而人称波形廊。沿着这波形廊散步,忽高忽低,时上时下,犹如置身于舟船,能感受到风浪的起伏(见图6-19)。

还有那水上的“小飞虹”,乃是全国园林中廊桥的精品。身处其中,如入仙境。爽朗的晴天,初露的朝阳,正午的强光,西沉的落日,都会在水中得到神奇的幻影。只要是来过这里,不管你是从哪一个角度出发,都会给你留下至深的印象,以至你不管走到哪里,只要看到东方的亭台楼阁,看到江南的小桥流水,便会想起这座中国名园。它为什么如此神奇?

图6-19 苏州拙政园“长廊”(徐国源摄)

1.以意境见长,以有限表现无限

中国的园林,其风格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皇家园林,其风格以气势宏大见长,如北京的圆明园;另一类为私家园林(又称宅第园林),风格以精致小巧取胜。而苏州的园林二者兼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其背后清晰的文化传承。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帝王的皇宫,钱有的是,从康熙乾隆集中了天下能工巧匠,陆续修建起了一批皇家行宫苑囿,俗称“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和畅春园),为何还没有苏州的私家园林名气大?究其因有二:一是古代都是木结构房子,为了防火就在庭院里摆上水缸,后来水缸越来越大,为了审美开始种荷花养鱼,不过以前水缸多大是有限制的,有些在京城做官的人回到天高皇帝远的水乡江南,就把水缸发展成水池,舒展开一个独立的审美空间,作为文人听戏社交的场所,这便是私家园林的由来。二是园林是一种生活方式。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川水土风貌不同,生长在那块土地上的人,也就禀赋了不同的个性气质。百姓与土壤培育下的瓜秧,结下的瓜大小或不一,但一母所生的事实不容否认,这就是被后世誉称为中国山水诗鼻祖的谢灵运产生于江南的原因。苏州的古典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相比在规模上是小中见大,讲究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景象,追求咫尺山林,多方圣景的效果。比如苏州的网师园占地仅8亩,以布局合理、建筑精巧、尺度得当被推为苏州中小型私家园林的代表作。三是苏州园林选址上多在城市,往往与起居的住宅相连,居住与赏游合一,有“宅第园林”“城市园林”之称,颇有唐代白居易的“中隐”情怀。与皇家园林带有的“人力所施,穷极侈丽,雕饰继盛,野致逐稀”相比,苏州古典园林受“绿色启示”,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使人们有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各种花明艳照眼……尽量不留人工雕琢的痕迹,尽显“自然”本色,具有“适性为美”“率性而为”、超然物外、优游自在的艺术境界。这种畅达流美、悠然自得的“畅势”和气势,使得紫禁城自叹不如了。

对于长于感性思维的中国人来说,意境是艺术的最高境界。由境生意,由境抒意,是中国人习惯的表达方式。基本特征是,以有形表现无形,以物质表现精神,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的无限形象相统一,化实为虚,化象为境,从而进入更高一层的精神境界。让观赏者在欣赏园林物化形象的同时体会到造园者所要表达的弦外之音、象外之致,从而产生园林的意境美。苏州园林出于人工又融于天然,虽具匠心又不落斧凿,成为传统中国山水审美的核心意象,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和精神追求。主要表现为:景观诗意化——渗透着山水诗、山水画的意境,充满着诗情画意,犹如一首“无声的诗”,一幅“立体的画”和一曲“凝固的音乐”;景观动态化——随着人的走动,景观步移景异,且风雪雨霁之别,四季季相之殊,花草枯荣之变;追求意境无限——园林占地相对有限,规模不大,景观营造中常运用写意的手法,借助于联想,来拓展景物的想象空间,追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特别是光、影、味所产生的各种虚景,能使得有限的景象展现无限的时间和空间。花木景观拟人化的品格——如梅的独傲霜雪,竹的虚心有节,兰的幽谷清香,荷的出淤泥而不染,均借以喻意人的高洁品格和情操,以使园林景观景中有情,情中生景,充满丰富的内涵。在手法上,采用对景、敞景、分景、框景、夹景及借景等处理方式来实现。如拙政园借北寺塔,往西看过去近处是一池荷花,目光及远是树冠之间的一座宝塔——北寺塔。此借景可谓拙政园的点睛之笔,活灵活现,妙不可言(见图6-20)。此外,还利用风雨等,调动天象自然景观,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景色,使园林更有自然情趣。

图6-20 苏州拙政园“借景”北寺塔

2.在选址上观形察势,获取最佳生态、空间

讲究山川的来龙去脉和房屋的坐向,重视阴阳说、五行说、八卦说等传统理论的运用,以择定吉利的建筑基址、布局。其原型是依据西汉的“四神”:前朱雀(水池),后玄武(山或楼),左青龙(河道),右白虎(道路)。这些没有雕琢的符号,象征着以生态环境为灵魂的择址模式,它的基本要求是:四周宁谧安静,山环水绕,山清水秀,郁郁葱葱,水道绵延曲折,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空间和景色画面,形成一个完整、安全、均衡的世界。这种高度理想化和抽象化的“四象模式”,2 500多年前伍子胥筑造“苏州阖闾大城”时就是如此。这是“通过对最佳空间和时间的选择,使人与大地和谐相处,并可获得最大效益、取得安宁与繁荣的艺术”,被西方世界誉为“宇宙生物学思维模式”和“宇宙生态学”。如网师园、拙政园等住宅大门都偏东南,避开正南的子午线。门边置屏墙,避免气冲,“屏墙”呈不封闭状,以保持“气畅”。园林式院庭住宅,每进房屋前后为开敞的花木竹石的小天井,内外通透,阴阳之气充分对流,建筑与自然相亲、相融,人们在此享受着“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柅”的生活乐趣。

不能遗忘的是,苏州的园林大多建于小巷深处,“远往来之通衢”,杂厕于民居之间,居尘而出尘,“隔尘”“隔凡”,避市嚣喧豗、尘鞅。如“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的沧浪亭、“幽栖绝似野人家”的艺圃、阊门外花埠里的留园、阔家头巷深处的网师园、僻处“城曲”罕有车迹的耦园……曲径通幽,被称为“人境壶天”,一如陶渊明用“人境”来象征“仙境”的桃花源,以“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怡性又养寿。

3.不讲究对称,追求自然美

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晚年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中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说的既平和又富有哲理。因他是苏州人,才有这份底气。

叶老先生的一番话,使我想起了“壶中天地”的典故,这则典故描述的是道家的法术,但寓意深刻。苏州园林小中见大,不也是可住可行、可精神理疗、冬暖夏凉、乐而忘归吗?呢喃着的吴语……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永不过时的经典瞬间。

不对称源于“宇称不守恒”的基础科学原理。不对称,才有大千世界;宇宙源于不对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不对称创造了世界。大自然正是这样的建筑师,因而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正如著名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可以说,生物界里的不对称是绝对的,而对称只是相对的。实验研究证明,这是由于细胞内原生质的不对称性所引起的。据说科学研究还发现,不对称原生质的新陈代谢活动能力,比起左右对称的化学物质至少要快两三倍。

其实,不仅在自然界,即使在崇尚完美的人类文明中,绝对的对称也并不讨好。一幅完全左右对称的山水画,就显得呆板而缺少生气,与充满活力的自然景观毫无共同之处,根本无美可言。苏州园林美的奥秘正在于设计的“不对称”。

有个性才会产生让人好奇神往、摄人心魂的审美效果,实则在不规范化的形体中寓藏着生命的张力。

4.师法自然,可望可行可居可游

黑格尔从他的美学体系出发,认为园林是介乎古典型的建筑和浪漫型的绘画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艺术。他认为中国园林艺术“是一种绘画”,它是充满诗意的天然图画。中国古典园林不同于西方古典园林的是“师法自然”,而西方古典园林(英国的自然风景园林除外)中的自然环境更多的趋向几何化。像几何形的道路,经过修剪的树木、水池、花坛和建筑化的喷泉、雕像等,强调古典主义建筑端庄凝重的风格。

中国园林,它的审美主体长期受着深厚的哲学——美学的陶冶,而客体本身又是经过多种成熟的艺术——诗,是一种“创作自然,借景寓情”的艺术。从苏州园林的建筑来看,自然美包括山水、树木、花草等等,几乎所有的园中都有水池,有假山,有花草,有树木,创造一种小桥流水、荷花飘香的自然风光。它们绝不是机械地模仿自然,被动地顺应自然,而是记录了自然的美好的“形”,表现出自然的气势的“神”,寄寓着园主的“情”,浑然一体。

早在20世纪20年代,罗素就对东、西方文明作过公正而深刻的比较。他在指出当时中国人某些重大弱点的同时,又不满于西方人极端主义的所谓“竞争”,一针见血地指出其“颐指气使的狂妄自信……会产生更大的负面效果。……我每天都希望西方文化的宣扬者能尊敬中国的文化”。这位西方颇有预见性的哲学家,怀着对“进道若退”现象的忧患意识,回过头来拨开历史尘土,竟发现了东方智慧——人必须“与天地相依”。而这一思想,正是当今西方世界所急切关注的一个重点。所以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接二连三地出版了《佛教思想与生态学》《儒家与生态》《道家思想与生态学》……即小见大,于此可见西方视线对中国的转向。美国环境哲学家科利考特还指出,道家思想是“传统的东亚深层生态学”,更进一步看到了东方生存智慧的价值意义。

苏州古典园林基本上是山水写意园林,但它又超越了山水画。山水画只能实现“四可”(可望、可行、可居、可游)中的一“可”——可望,其他则必须诉诸想象。而苏州园林则真正能让人实现“四可”的美学愿望,真正实现了中国文人历来所渴慕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最高美学理想。

人和自然是双向交往、和谐相处的。马克思指出,“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都是人的精神的无机自然界”“人的无机的身体”。[28]总之,自然似乎就是人,人也似乎就是自然。这种天人双向交融的园林生活,既是“自然的人化”,也是“人的自然化”,是人向自然的真正回归。这就是苏州古典园林最重要的具有未来学意义的自然生态学价值。(www.daowen.com)

徜徉于曲径通幽的艺术境界,人们会感到无拘无束、逍遥自在、清静闲适、悠然自得,也就是说,能在布局的自由中获得身心的自由,在生态的自然中归复人性的自然,自然美和人性美通过园林艺术美而交融契合。正因为如此,苏州的古典园林相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不仅是自然的赐予,而且是文化的积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而且是全人类共同的珍贵文化财富。它的美,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哈利姆感到,“美好的、诗一般的境界”“好像在梦中一样”!就像泥土、大地、空气、庄稼一样,以它原生的姿态冲击、摇撼、感染着我们的心。

吴地人是从稻穗里长大的,农耕是根基也是文脉。他们就像棉花一样,虽不名贵,花朵也不艳丽,但是它能让人类抵御风寒。自耕自食,男女老少生活怡然自乐。素朴的情怀,无私的追求,岁月历久,醇香依旧。

【注释】

[1](西汉)司马迁,《史记·河渠书》,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421页。

[2]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第237页。

[3]魏嵩山,《太湖流域开发探源》,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4]张修桂,《太湖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1期。

[5](汉)赵晔原著,张觉译注,《吴越春秋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9页。

[6](明)县令袁宏道,《袁中郎尺牍·龚惟学先生》。

[7]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第89页。

[8]一作“草未凋”。

[9]《苏州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4页。

[10]缪启愉,《太湖地区塘浦圩田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农史》,1982年第1期。

[11](明)董说,《七国考》。

[12]《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七十六《吴兴志》。

[13]《吴兴山墟名》;《太湖备考》卷三。

[14]《嘉泰吴兴志》卷五。

[15](唐)韩愈,《送陆歙州诗序》,《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五。

[16](宋)郏亶,《吴门水利书》。

[17]《范文正公集·答手诏条陈十事》。

[18]朱永新,《吴文化读本》,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9-40页。

[19][英]伊懋可著,梅雪芹、毛利霞、王玉山译,《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22-223页。

[20]祝鸿杰,《博物志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0页。

[21](唐)陆广微撰,曹林娣校注,《吴地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4页。

[22]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91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39页。

[24][美]罗素著,秦悦译,《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1996年,第7-8页。

[25][美]罗素著,秦悦译,《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1996年,第160页。

[26]西蒙德著,王济昌译,《景园建筑学》,台隆书店出版,1982年,第13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2-95页。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