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朴实简洁的粉墙黛瓦

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朴实简洁的粉墙黛瓦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面已指出,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从江南来看,其民居朴实简洁,意境清新,正如江南女子一样,外表清丽和顺,内藏秀丽英华,正如李白诗曰“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秀美而淡雅。其典型代表有两支。而山区木结构的房屋又易于遭受火灾,为了避免火势的蔓延,又产生了“马头墙”。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洁性和宗族凝聚力,预防外族入侵,徽州人聚族而居。

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朴实简洁的粉墙黛瓦

上面已指出,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的、存在于特定地域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特定地域的具体环境中,受当地经济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受所在地域的地理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已有建筑地段环境的制约。地域性体现了建筑与其建造地点相关地理、人文、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和谐,它一方面要求建筑适应所在地域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另一方面要求建筑体现特定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性。

江南来看,其民居朴实简洁,意境清新,正如江南女子一样,外表清丽和顺,内藏秀丽英华,正如李白诗曰“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秀美而淡雅。

粉墙黛瓦是吴地素雅的装扮,潺潺的流水是其灵秀的双眸,那曲曲折折的小巷便是她温柔妩媚的性格了。因为江南多雨,所以江南民居多有一个大屋顶。屋顶是由筒状的黑瓦铺就,从高处望去宛若一层层的鱼鳞,加上微微翘起的屋脊,在斜风细雨里,宛若游龙欲飞。这些大屋顶在晴天里,配合远山的轮廓,远远看去蜿蜒起伏,犹如坡的再造、山的延续,它至今依然是中华文明千古凝聚的精华。它沿河而建,比较自由,不像北方的房屋大多坐北朝南。因江南气候冬冷夏热,冬天需要阳光,夏天需要遮阳,基本构造为大瓦顶、马头墙、观音兜山脊,是造型别致的湿热地区性建筑。建筑之间,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看上去轻巧简洁、色彩淡雅,空间轮廓柔和而富有美感。

如今的江南,古桥、古塔、古街、古巷、古井、古坝、古楼、古坊,交织着古朴的风采;四乡村镇,处处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明清时期的民居、祠堂、牌坊随处可见。秀丽山水与古朴建筑交融化合,使人步入江南,既仿佛踏入清丽的山水画廊,又仿佛走进古典建筑艺术博物馆。其典型代表有两支。

1.皖南“徽州帮”的徽派建筑

徽州地区原是古吴越人的聚居地,其居住形式为适应山区生活的“干阑式”建筑。中原士族的大规模迁入,不仅改变了徽州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中原文化与古吴越文化的交流融合,直接体现在建筑形式上。因为山区潮湿,为了防止瘴疠之气,而保留了吴越人“干阑式”建筑的格局。同时,由于大量移民的涌入,人稠地狭,构建楼房也成为最佳选择,但多依山就势,局促一方,为解决通风光照问题,北方的“四合院”形式又演变成为适应山区环境,既封闭又通畅的徽州“天井”。而山区木结构的房屋又易于遭受火灾,为了避免火势的蔓延,又产生了“马头墙”。随着徽商的兴起和发展,明朝中叶以后,徽商即雄踞中国商界。致富后的徽州商人,将大量资本返回家乡,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建筑的投入。他们修祠堂,建宅第,造园林,竖牌坊,架桥梁,盖路亭,给徽州乡村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徽派建筑也逐渐发展为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粉墙黛瓦,采光通风的天井和防火的马头墙,以及精致的三雕(砖雕木雕石雕)。

图6-15 皖南古西递正门

笔者在20多年前曾与一批参观者进入了徽州之地,走在古老的石板路上,看到不远处是一座壮美的牌楼和在青山绿水环绕中显现的一片粉墙黛瓦的船形村庄,这就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所描绘的世外桃源——古西递(见图6-15)。

古西递是古徽州的一部分,是唐昭宗之子胡昌翼创建的,因附近的西递邮局而得名。可能清朝诗人曹文植的诗对它是最真实的写照:“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双溪左右环,群木高下密。曲径如弯弓,连墙若比栉。自入桃源来,墟落此第一。”美得如诗似画!洁白的马头墙,黝黑的屋脊瓦,参差错落,檐牙高啄;或毗连而建,或独立而筑,那黑与白的对比,虚与实的映衬,光与影的和谐,入目皆画,步步成景,这就是“徽州帮”的杰作。

它根植于自然环境,又服从于自然环境,并以自然生态的完整、稳定、和谐为审美标准,追求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完美结合,其建筑特点是:

和谐流畅、统一规划的整体美。这和当时徽州的社会背景和地域环境密切相关。因为徽州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理论基础——程朱理学的发祥地,宗法制度较他处更为森严而完备。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洁性和宗族凝聚力,预防外族入侵,徽州人聚族而居。黟县牛形村——宏村,齐刷刷的黑瓦白墙,飞檐翘角的屋宇随山形地势高低错落,层叠有序,蔚为壮观。

依山傍水、翠微缭绕的自然美。徽州地形复杂多姿,境内层峦叠障,溪流纵横,温润的亚热带气候更使这里山林繁茂,绿意葱茏。生活在“理学文章山水幽”独特的人文环境中的徽州人文化修养深厚,构思村镇蓝图时善于抓住山水做文章。表现为山峦为溪水骨架,溪水是村落血脉,建筑物成了依附于溪水及其支流的“细胞”。

清雅简淡、因陋就简的朴素美。长期以来,徽州因地势原因,“力耕所出,不足以供”,民生维艰。生活在这种艰苦环境中的徽州人深知养家创业之艰辛,养成了节衣缩食、勤俭持家的良好风范,且写进族规家训,作为家风教育的必修教材,代代相传。因此,即便经营成功,腰缠万贯的富商巨贾也不以豪侈自喜,倡行节俭,建造宅第时往往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在坚固实用、美观大方的基础上,寻求朴素自然、清雅简淡的美感。缘于此,徽州少有富丽堂皇的豪宅华堂,多以当地丰富的黏土、石灰、黟县青石水杉为主要建筑材料,民居构思精巧、造型别致、结实美观。远远望去,清一色的黑瓦白墙,对比鲜明,加上色彩斑驳的青石门(窗)罩和清秀简练的水墨画点缀其间,愈显得古朴典雅,韵味无穷。

2.吴中的“香山帮”

以“蒯鲁班”为代表的苏州“香山匠人”源于古吴人火烧土、“干阑式”建筑,经世代传承创造了吴门建筑史上的神话。蒯祥是一代建筑泰斗,他与香山帮匠人以及全国各地匠人创建了紫禁城。

2002年6月,我国政府在西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物维修工程——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保护维修工程,历时4年多。苏州香山古建筑有限公司和西藏当地公司一起,不仅承担了布达拉宫这次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维修工程中80%以上的工程量,还承担了西藏罗布林卡、萨迦寺、扎什伦布寺、德庆格桑颇章、雪林多吉颇章50%的维修工程量,雪域高原留下了苏州“香山匠人”的智慧和汗水。

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为建造“毛主席纪念堂”,香山匠人于1977年4月至1978年1月,不畏艰险,千方百计在吴县金山的半山腰开采质量最好、最漂亮(紫红色)的花岗石,共2 561块,每块一米见方,送到天安门广场。(www.daowen.com)

“香山帮”是一个集木匠、泥水匠、漆匠、堆灰匠(堆塑)、雕塑匠(木雕、砖雕、石雕)、叠山匠(假山)等“八大作”古典建筑全部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匠人们不仅在大江南北、雪域高原,而且还在世界各地建造了一座座“苏派”风格的建筑,如美国洛杉矶的夏园、纽约明轩、波特兰市兰苏园、加拿大温哥华逸园等,无不深深打上了中国文化的印记,表现出“香山匠人”高超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2006年,“香山帮古建营造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苏州建筑的传世佳作——春在楼,2006年5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其群体建筑雕刻艺术就是出自“香山帮”赵子康、陆文安等名匠之手(见图6-16)。

图6-16 苏州东山镇春在楼

该楼坐落在苏州东山镇,又名雕花大楼,典出苏州清代学者俞樾殿试名句“花落春仍在”而得名,大楼又因“无处不雕,无处不刻”被誉称“江南第一楼”和“雕花楼”。始建于1922年,1925年竣工,历时3年,耗资黄金3 741两。其奥秘在于它的门楼砖刻、大厅木刻、花园石刻,是中国罕见的“三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春在楼”的暗楼、暗室、暗道是香山帮古建的传世佳作,诠释了建筑艺术是历史文化遗产的真谛。“三刻”艺术画面蕴含着绚丽多彩的内涵,它包含了“八仙过海、尧舜禅让、文王遇贤”等156个故事,木刻大小花篮102只、凤凰172只、狮子9只,整幢大楼仅砖、木、石“三刻”画面达2 103幅,其他金雕、玻璃雕、彩绘、堆塑、花窗、花街铺地、匾额达800幅。卓越的“香山帮”匠师以透雕和高浮雕的手法,在厚度不过一寸多的砖面上雕刻出繁复的图案,从外到内,有5~6个层次,层层深入,形成画面,充分体现出民间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那些做工考究、雕刻细微的设计,充分说明了吴人认真、刻苦、精益求精的精神,而那些飞檐和翘角则展示着吴人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

太湖西山岛南端明月湾村上,那凝重的石雕、写意的砖雕、空灵的木雕辉映着“花墙头”、百子格,写就了“明湾石板街,雨后着绣鞋”,粉墙黛瓦数千间,悠悠文脉遍地见。村口的“活文物”——千年古樟,更诱人探幽。

这些以吴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民居群,保存着明清古宗祠、古民居,以及古井、古戏剧、古剧场、古石碑、古围墙等一批古建筑,浓缩着浓厚的明清时期民俗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内涵深邃,建筑风格独特。外墙青砖包皮,内墙石灰批白,屋顶青黑小瓦。壁画、木雕、泥塑、石刻工艺精美,栩栩如生。融风水美学、礼教三位一体的屏风用于每座古建筑,布局合理,排列整齐,鳞次栉比,立面美观,成了吸引游客的稀有“物种”。

图6-17 上海川沙清代民居“内史第”

著名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吸收了传统建筑的内涵,注入现代的元素,然后进行再创造,“让光线来做设计”“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笔断意连,融为一体。在体现现代特点的同时,努力与古城的粉墙黛瓦相协调,做到了围而不隔、隔而不断、内外交融,非常巧妙,“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使建筑设计融于城市,融于历史,融于自然,使人看了舒服。尤其是修复后的上海浦东川沙宋庆龄真正的诞生地——清代民居“内史第”(见图6-17),两座观音兜山脊格外醒目。这里曾先后走出了宋庆龄、宋美龄、宋蔼龄、宋子文等宋氏家族成员,以及黄炎培及其子革命烈士黄竞武、全国政协常委黄大能、著名音乐家黄自会计学家黄祖方以及著名学者胡适等数十位近现代名人。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晚清院落,它占地1 500平方米,粉墙黛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其建筑之精美在上海乃至江南都十分罕见,特别是那醒目的远远就能看到的左右对称的“观音兜山脊”最为壮观。俞平伯祖父俞樾老先生曾感叹“内史第”“文物古迹,富甲东南”;黄炎培也曾说过“浦东文化在川沙,川沙文化在内史第”。

不论是“香山帮”还是“徽州帮”,江南民居作为一种特殊的出于人对大自然的依恋与向往而创造的建筑模式,它是人对大自然欣喜的回眸与复归,是自然美、建筑美、人文美的相互渗透与和谐统一。营造出动静相济、淡雅幽远、自然含蓄而又韵味无穷的意境之美,是自然之道与人心之道的往复交流,不但富于黑白文化的历史底蕴,而且尤能抚慰人的眼目,安宁人的心灵,使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

水丰物美的吴地,从火烧土到红陶块再到粉墙黛瓦,无不说明人类对文明的认知始源于建筑。建筑具有韵律的美、雕塑的美、结构的美、装饰的美、诗意的美,在吴地处处都能体现出。南京秦淮河畔,河水悠悠,桨声灯影,家家粉墙,户户黛瓦,翘角飞檐,古朴自然,使建筑美与风景美自然融为一体,分外妖娆。

太仓市沙溪镇——江南“七浦人家”,与江南的许多名镇一样,它因水而温润灵动。由范仲淹主持开挖的七浦塘河,从江边蜿蜒向南,到了镇区分成两支,将小镇拥在怀里,小镇就像一片写满沧桑的叶片浮在水上,从历史的深处漂来。枕河而筑的水阁人家,临街的一面是两层,临水的一面却是三层,最底层是与河道相通的空阁,下有石阶从水面通向二层室内,有船靠岸,人在屋内就可以装卸货物,淘米洗菜亦无须出门,既方便又免受日晒雨淋。这种民居构筑的人性化亦体现在桥的设计上。沙溪的桥,有的桥中有亭,可供行人休息赏景;有的桥头有门,门外有过街的更楼,到了夜晚,桥头的门洞即关闭上锁,守夜人便在更楼上休息兼顾瞭望,整个小镇在静谧的更声中安然入梦。“古巷同肩宽,古街三里长,古桥为单孔,古宅均挑梁,户户有雕花,家家有长窗,桥在前门进,船在门前荡。”还有那举目可见的马头墙(见图6-18),亦称“叠落山墙”,檐角飞翘,既增加了空间的层次美,又见证了吴地的“墙文化”,还证明了吴地人乃至中国人是一个防守型的民族,她不想“走出去”进攻或侵占别的地方(国家)。

图6-18 吴地民居马头墙

只有乡气的,才是本土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