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吴文化的根基:水与小桥流水

吴文化的根基:水与小桥流水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字入魂,它就是吴地人、苏州古城及一切动植物的“宗室”。阖闾、伍子胥临水造筑的苏州阖闾大城,他们用行动佐证了“亲水是人的自然本性”。因大禹治水“三江既入,震泽厎定”。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环太湖地区北、东、南三面环海(江),实际上是一个被包夹在古杭州湾与古长江口海湾之间的半岛。

吴文化的根基:水与小桥流水

从古至今吴地人做足了水文章。古扬州依托长江大运河而成为广袤的扬州郡,南京依托长江与秦淮河成为帝王之府,镇江因傍江而成为沟通北方的吴国宜邑,常州无锡、苏州皆因太湖与大运河而兴盛,上海因母亲河——吴淞江由小渔村、小码头一跃而变为国际大都市……

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2]水是最柔不过的,却能穿山透地;不仅自己运动,还推动周边一起行动;不故步自封,经常不停地寻求自己的出路;遇障碍不低头,气壮山河;不仅洗净自己,还洗刷其他各种污浊;刚柔相济,创造美好;超越历史时空,一江春水向东流;愿为“万物本原”,成为鲜活生命;即使在没有空气和阳光的条件下仍能生存。正如《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核心和精髓是大禹的治水精神,即大仁、大智、大勇。正是这种精神,吴地人在吴中大地描绘了最新最美的图画,时代的脚印就是明证。如东方水城——苏州古城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1.因水而起,生生不息

游览苏州古城(又称阖闾大城、吴大城、姑苏城),会令你油然而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之感慨。

苏州古城是吴王阖闾于公元前514年全权委任伍子胥设计建造的,至今已有2 500多年历史,与世界上的众多著名古城相比不算最古老,但它却是举世无双的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都说时间可以把一切冲淡,可时间恰恰把苏州古城的风韵全都冲显了出来。它的神秘之处在于:历史上虽遭受多次大扫荡,几建几毁,但城址始终没有改变。“唯有苏州古城,至今在原来的版图上巍然依旧。”国内外的众多著名古城不是被战火摧毁而荡然无存,就是早已被历史所湮没,唯有苏州古城始终保持基本格局,它既是世界建城史上的一座坐标,也是城市文化河流中唯一没有干涸、没有断流的古城(见图6-3)。

图6-3 1932年前的苏州古城相门城墙

谜一样的苏州古城,其形状既像“禹贡九州山川之图”,又像一棵盛开的桂花树,每年都会吸引数千万的游客来这里探秘。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站在苏州古城北寺塔上眺望古城的景色,仰视时是湛蓝的天空,你会看到非常壮丽的天际线;俯视时是茫茫无际的绿荫大道与粉墙黛瓦,像一块块五彩纷呈的宝石;环城河里的水碧波荡漾,随着游船前进涌起的波涛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回首仰望虎丘塔,得到的是一种高峻秀美的感觉,那洁白的和平鸽在自由地飞翔,或而俯冲,或而翱翔。夕阳西下,城里弥漫着神秘的霞光。苏州古城揽流水之秀,得人文之胜,既是一个地理地标,也是一座见证追求美满幸福的传奇之城。

当年负责设计建造吴国都城的伍子胥,他看中了苏州什么?一字以蔽之: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诸生之宗室也。”(《管子·水地篇》)水!一字入魂,它就是吴地人、苏州古城及一切动植物的“宗室”。地球原本就是个圆的、浮在空中的大水球。故上古时期的童谣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早已言明了水之德、人之性。有了水,生命蓬勃,万物化洁。阖闾、伍子胥临水造筑的苏州阖闾大城,他们用行动佐证了“亲水是人的自然本性”。

①水陆相邻,元亨利贞

资料显示,世界上凡有传奇的著名城市大都在江河旁,鲜少有干乎乎的存在。据考证,约形成于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的玛雅文明,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墨西哥、巴西、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一带,曾赢得了“美洲之雅典”的盛誉。然而,大约在公元800年前后,被称做“姆伊尔”城里的居民因干旱缺水而突然集体失踪了。

苏州地处太湖平原的中心,是水乡泽国,既有自远方高原而来的浪奔滚滚、激荡澎湃的长江,又有禹凿“三江”带有人间烟火的静静缓流,可谓光怪陆离、变化多端、神秘多多。正因为如此,伍子胥“观物取象,象天法地”,认为苏州“元亨利贞”,即春夏秋冬、东南西北,震元离亨兑利坎贞,往来循环,不忒不穷。看到苏州“元以始物,亨以通物,利以宜物,贞以干物,始者其气也,通者其形也”,具有万物创始的“地利”。晴雨风雪有情致,四季风光各不同。此乃苍天所赐——宜居宜业。

联想到埃塞俄比亚阿法尔地区,也是一个吉祥“元亨利贞”之处。那儿是红海和亚丁湾沿岸的一个三角形断裂陷落低洼地,处在红海、亚丁湾、东非三大地堑带的交汇处,阿萨尔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沉积厚度巨大,它与苏州有很多相似之处。就在那儿出现了318万年前的“人类祖母”(露西)。可见,水、气候和地理位置对于塑造历史是至关重要的。

梁思成先生曾说:“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伍子胥“观物取象,象天法地”,准确地说,是在考察苏州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天文地理,洞悉这里的发展趋势和逻辑,从而推测出下一步可能会出现什么。

因大禹治水“三江既入,震泽厎定”。由于“三江”的客观存在,在正常情况下太湖洪水都可通过“三江”,顺畅泄入大海。加之,在有史记载的初期,太湖湖面仅局限在蝶形洼地的中心部位,面积远较今日为小。据东汉时代的《越绝书》记载“太湖周三万六千顷”,约合1 680平方公里,即历史早期太湖的面积,仅为今太湖面积的五分之三多一点。东太湖和太湖东北岬湾诸湖荡,在当时大多仍属陆地。据考古发现推测,当时今宜兴丁蜀、常州雪堰、无锡南泉、苏州胥口等地的太湖沿岸以外二三十里(1里=500米)的湖区,均为可供先人居住的底质坚硬的陆地。[3]至今太湖湖底晚更新世末期硬土层之上,大多仅覆有2~20厘米厚的浮泥,说明全新世开始以后,太湖在大多时间内基本为陆地,即使是潟湖形成期或是太湖成湖期内,太湖的水面和水深也都不会太大。[4]从而造就了水陆相邻、“元亨利贞”的“天堂”之地。

伍子胥显然看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于是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发现城址定位于苏州现古城位置的“阖闾大城”阴阳调和,占据八卦(与八臂对应)的方位,会像金丹一样不朽,固若金汤,“贞下起元”。至少有三大优势:

一是进可攻防可守,地理位置是战略要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环太湖地区北、东、南三面环海(江),实际上是一个被包夹在古杭州湾与古长江口海湾之间的半岛。至春秋晚期,吴国南面是越国,吴越虽同俗同舟,但为了争夺“三江、五湖”之利,经常发生战争。虽有宽广的东太湖与“三江”之堑,仍难以阻挡越之水军,尤其是天目山水原是注入钱塘江的,后改道由东西苕溪河注入太湖,越水军可顺水来犯,其争夺要地在杭嘉湖平原,对于这个后起之秀不得不防,因相对于西北方来说,那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大后方(后院),此乃吴国的心病

西面是老牌的敢于与周王朝抗衡的劲敌——楚国,亦已组建水军,可沿长江顺水而下,更重要的是他有强大的陆军,并已吞并数个诸侯小国。对于伍子胥的奔吴耿耿于怀,正虎视眈眈,丝毫不可掉以轻心。北方的东周王朝此时虽已江河日下,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表面安抚,实质通吃。尤其是齐、鲁两国兵强马壮,随时可南下争夺地盘。

建都苏州,向南既有东太湖与“三江”之堑可守,又可时时打压越国服臣;向西既有太湖之堑可守,又可从西太湖凿河连接芜湖东南大片水荡进入长江出击楚国,报一箭之仇;向北既有长江与江南芙蓉湖、江北淮扬湖荡之险,又可利用长江及南北众多湖荡用水师出击。

建都苏州,从城内外方位来看,地形也极为有利。一是城内地势较高,如按当年以每年0.5毫米的沉降速率下降,以千年计的话,当时城内的地势要比现在高出5米以上。二是城外四周都有地形地物可利用,如东边百米外(即原苏州丝绸工学院北围墙外)有两个小山头,千米外是浅滩湖荡;西北方除虎丘(海涌山)外,在现虎丘路一号桥的西南与东南还各有两三个小山头;西南方还有索山;城西也是湖荡,尤其是石湖经寒山寺外到黄埭一线是太湖的古出水口,也形成了防御性的屏障。这些地形都有军事利用价值。笔者在20世纪60年代中下叶都曾在这些小山丘上带部队挖过工事、搞过单兵进攻战术训练,亦带领一个方队在太湖(东西山之间湖面)与古城护城河(相门南北一带)搞过武装泅渡。《逸周书·武顺》有言:“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与天沟通,以便知天之意,得天之命,循天之道,邀天之福。

建都苏州,比在北边的无锡地区为好。因无锡那边在历史上太湖曾有一条支谷从马圩向北经雪堰、前洲、青阳、芙蓉、夏港通长江。从地利与政治、军事形势来说,苏州最为安全。

二是水能载舟,能最大限度发挥吴人乘船弄潮专长。相传,上古有南蛮部落首领防风氏,在太湖中设立12个山门以保卫百姓安全,其中最大最险的山门在砂湖东岸长沙山与渔洋山之间,为进出太湖必经之口,无风三尺浪,是军事防御的天然屏障。而都城至太湖之间的西部丘陵地带,山脉延绵,群峰相望,为险要地形。《震泽县志》中清代人徐养浩有言:“吴江乃江、浙之要冲也,东南有事,水陆之师所必由焉。北通常、润,南接嘉、湖,西环具区。东贯三江,湖港万派,茭芦丛密,中维一塘以贯南北,其外则举足皆河,苟无舟楫乡道,则荒丘侧岸,细港深泥,一入其中,东西莫辨。”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苏州史志笔记》中分析阖闾奠都于苏州的理由是:“阖闾徙都苏州,当为对越,越人北侵,道由太湖,徙都苏州,则洞庭东、西两山为门户,便于防守,所谓置国都于国防前线也。”故伍子胥看中了苏州“水”之势与蕴藏的无限生机,系兴国、防御、争霸之理想位置,可谓“濒海建国,恃水作险”(宋代蔡京《南双庙记》)。

三是既有诸樊的“吴子城”又有农贸“集市”,既能造福一方又能生生不息。史载:“寿梦卒,诸樊南徙吴。”(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注),兴筑了一座名叫“吴子城”的宫城(无外郭城),其地址就在现今苏州的大公园(皇废基)一带,西边还有一条河——锦帆泾;而北边千余米处还有个“市”,名曰“东中市”。《吴越春秋》载:“子胥之吴,乃被发佯狂,跣足涂面,行乞于市。市人观,罔有识者。”[5]这“市”中心又有个东西向的“都亭桥”,桥下潺潺流水,正如《尉缭子》中所说,“量土地肥硗而立邑建城,以城称地,以地称人,以城称粟”,即可生生不息。伍子胥的观、取、象、法说白了,就是中国古人的社会调查,他看到苏州之地水系达四方,通今博古,通江达海,一如春暖花开、自然天成。加之人气盛,兵员不愁,战略资源丰富,粮草赋税有保障。

②一坊一渠,生生不息

战略定位后,伍子胥的设计方案已浮出水面,核心是在“水”字上做文章。《越绝书·吴地传》载:阖闾大城设立水陆城门各八座,为阊、胥、巫(平)、齐、娄、匠(相)、盘、蛇(居南)门(与八臂对应)。根据水乡泽国的特点,城内街道、河道宽达31~46米,超过了北方诸侯都城,且条条街河都由陆水八门连通城外。“太史公曰: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史记·春申君列传》),张守节《史记正义》注,当时城内已有“四纵五横”的河道网沟通。《史记正义》载:“阖闾于城内小城西北别筑城居之,今圮毁也。又大内北渎,四纵五横,至今犹存。”今日苏州古城内确仍存四纵五横水系。

综上所说,苏州古城,由此因水而生,因水而立,如今的水城与历史一脉相承,始终保持着苏州的独特优势。持不同意见很正常,但应有实证——言之有据、论之有理。

究其因,伍子胥在规划设计时胸中有一种“吾土吾民”的文化情怀,有一种贯通古今的历史精神,他传承了苏州人文自然的文脉,“一半街市一半水”,形成了苏州“一坊一渠,舟楫必达。可濯可烹,居者有操节之利;可载可洵,行者无负载之劳”的最大特色。

明月出东海,苍茫太湖间,屹立姑苏城,长风数千里。阖闾大城是当年吴国的大事,也是吴人的叙事主轴。无疑,勾吴经历了焰火喷涌的700年。如今的水,尤其是大运河的水环绕着苏州古城,在这条“金项链”上,仅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就有7个(山塘历史文化街区、虎丘云岩寺塔、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全晋会馆、盘门、宝带桥、吴江运河古纤道等,见图6-4)。(www.daowen.com)

图6-4 大运河苏州段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部分)

流淌了2 500多年的苏州古城环城河,曲折宽阔,晶莹透亮,经年流淌不息。河的拐弯处是河湾,也是水荡。水荡深且静,宛若一个人在静思,默默无闻地流向汊泾与田园。它既是苏州古城的血液,也是苏州的精神。它既是文化之河、生态之河、产业之河,亦是景观之河。就像人的大动脉,它的血管遍布古城的大街小巷。小桥流水、桨声舟影、白墙黛瓦,这是苏州特有的印记。如今人们来到这里,入住“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除了体验枕河而眠的感觉,还可以踏着石板路漫步,乘着摇橹船游览,坐在水阁喝咖啡,进入园林享受水疗SPA,使人的身、心、灵都健美;或上古戏台观看一场昆曲与评弹……呈现给游客的江南文化可观可感可休闲,既古典又时尚,感受古老与儒雅、智慧与澎湃、疯狂与宁静。

“唯有苏州古城,至今在原来的版图上巍然屹立”;苏州古城之盛在于“若夫山川之秀丽,人物之色泽,歌喉之宛转,海错之珍异,百巧之川凑,高士之云集,虽京都亦难之。今吴已饶之矣,洋洋乎固大国之风哉!”[6]正如著名的生态哲学家余谋昌先生所指出,自然界也参与人类历史的创造。毋庸置疑,是沧浪之水造就了苏州“东方水城”之美誉,是大自然与人类文化的相互作用造就了苏州古城栖盘之逸境。

2.小桥流水,文韵馨香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7]意思是,上善(有很好道德)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们愿意停留在大家厌恶的卑下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德)。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境善于保持沉静,交友真诚相爱,言语诚实可靠,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只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才没有怨咎。可见,水——胸襟广阔,纯洁透明;洁身自好,恩泽于民;乐意向下,随物赋形;奔赴深渊,毫不迟疑;遭到恶浊,默不推让;进入量器,保持水平;过满即止,不贪无厌;历尽曲折,终究东流;利养万物,不与相争;清静深沉,彼此相亲;无所不能,待机而动。这种水精神在历经沧桑的基础上产生的水文明,使吴地人不显山露水,坚持“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勤勤恳恳做好自己的事情,使吴地温风如酒、堆金积玉。

江南是人文天府、梦里水乡。一首渔歌唱响千年,一座小桥连接古今。水,以其原始宇宙学的精髓内涵渗入人类文化思想的意识深层,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人类的进化以及对自然的认知,由物质的层面升华到一种精神的境界,形成了“桥文化”。

桥起源于中国,如隋朝赵州桥、杭州西湖苏堤六桥等,造桥技术领先世界长达1 000年。我国现有各类古代与现代桥梁50多万座,不仅是世界上古桥保存最多、品类最全的国家,还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如苏南有长164.851公里的丹阳至昆山特大的世界第一长桥;在武汉江面上有世界工程规模最大的双层公路悬索桥——杨泗港大桥;在香港有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其桥梁通行里程达4.26万公里,首尾相连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我国有最早的“石砩桥”,有活化石之称的“廊桥”,更有在世界桥梁史上恐怕也仅此一例的在设计之初就留下了炸桥孔洞的钱塘江大桥(为抗日)……当今的“桥”已从小溪架到了大江大海、崇山峻岭的峡谷上,桥的变迁,折射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沧桑变迁。

素有“东方水城”美誉的苏州,渗透着水的清丽和灵气,水巷小桥、枕河人家、运河纤道、石湖农家、太湖风光等联系在一起,“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据宋朝“平江图”记载,苏州古城内就有359座桥,现尚存293座。苏州的桥不但多,而且桥名丰富多彩,富有诗情画意,耐人寻味。有以货物命名的,如醋坊桥、枣市桥、鸭蛋桥、水泼粉桥;有以建筑命名的,如砖桥、板桥、门桥、城桥、坝基桥、石岩桥等;还有以自然景象命名的,如星桥、虹桥、火云桥、望星桥、望山桥等;以花草动物来命名的就更多了,如有草桥、桃花桥、黄瓜桥、凤凰桥、金狮桥、骆驼桥、麒麟桥、百狮子桥等。在它们之中,有千年“老翁”,也有百岁“寿星”;有名闻遐迩的枫桥,也有现存最古的塔影桥;有最长的太湖大桥(系中国内湖第一长桥,全长4 308米,181孔,宛如一飞舞银练飘落于太湖群岛之间),也有最小的小石拱桥(网师园内的引静桥,桥长240厘米,宽100厘米,被称为古桥中的“小家碧玉”,涉水而筑,风姿绰约;游人过桥,只需三步,故又名“三步桥”)。

特别是悠悠古运河上,千年的“宝带桥”。该桥是一座世界文化遗产——集水利、交通、景观于一体的古代桥梁杰作,它似长虹卧波,气势雄伟(见图6-5)。它位于苏州古城南大运河西侧,横跨澹台湖东出口,为大运河沿线现存最长、桥孔最多、结构最轻巧的连拱古石桥。它始建于公元816年至819年的唐代,由苏州刺史王仲舒主持修筑,一因形似宝带而得名,二亦有王刺史为建桥拿出自己的一根宝带,带动民众捐款,百姓很感动,桥建好后在百姓的请求下便命名为“宝带桥”之说。桥全长316.8米,面宽4.1米,53孔薄墩连拱,是我国古代桥梁营造技艺的杰出典范。

图6-5 苏州古运河上的宝带桥

“瑶台失落凤头钗,玉带卧水映碧苔,待到中秋明月夜,五十三孔照影来。”这首美妙的古诗说的就是中秋到苏州宝带桥赏月看“宝带串月”的情景,据说能同时看到“53个月亮”。一眼望去,它好像罩着历史之光,泛着传奇之色。它历经千年而不倒,据说是因为其中有特定成分的“水泥”——由糯米、石灰、棉花等物质组成,黏性好且坚固。桥两端各有一对威武的青石狮,北端还有四处碑亭和五级八面石塔。整座宝带桥狭长如带,多孔联翩,倒映水中,虚实交映,有如苍龙浮水,又似鳌背连云;不仅为行人纤夫提供方便,还为江南水乡增添旖旎景色。在工程技术上,它使用的是柔性墩,可防多桥孔连锁倒塌;砌拱采用“多绞拱”,这在古代建桥史上极其罕见。它是吴人的象征:历史烟云桥上过,桥身至今不弯腰;一行白鹭上青天,厚德载物不言语。当下,大运河苏州段每天通过的船只达6 000艘以上,约占运河全年通航总量的五分之一,既是目前中国大运河货流强度最大的航段,也是最具活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产生积极贡献的重要河段。

素有“五湖之厅”(澄湖、万千湖、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和“六泽之冲”(吴淞江、清水江、南塘江、界浦江、东塘江、大直江)之称的甪直镇,人呼“三步两桥”,1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原有宋元明清各式石桥72座半,现存41座,素称“中国古桥博物馆”。

扬州的“二十四桥”蜚声中外。“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8]。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的名篇《寄扬州韩绰判官》的诗句,自从这首诗流传开来,那令人神往又难以捉摸的二十四桥,就几乎成了扬州之谜。

有“长桥桥不长,断桥桥不断,孤山山不孤”之说的杭州,其“西村唤渡处”的西泠桥、“花港观鱼”的木板曲桥、“三潭印月”的九曲桥、“我心相印亭”处的石板桥等,还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之妙用。可见,江南的许多桥,都有隽永的文化意蕴。

无锡有新老两座宝界桥(见图6-6)。老的是荣德生在1934年六十大寿时将亲友馈赠的寿仪6万余元尽数捐出所建。桥身有60个桥孔,桥宽5.6米,长375米,俗称“长桥”,又因为对面的山名叫“宝界山”,故又称为“宝界桥”。1994年,由于鼋头渚风景区的发展、交通拥塞问题日益严重,在此情况下,荣智健又捐资3 000万元,在老桥东侧10米处,再建新桥,桥宽18.5米,长390.74米。双桥落成后,唐代大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意,在蠡湖边上化为了活生生的人文一景,祖孙造桥,传为佳话。

图6-6 无锡新老两座宝界桥

吴中大地众多造型别致、千姿百态的古桥是桥文化所在的基石。这种独特的文化个性符号,赢得了世界的认同。世界文化遗产——“小桥·流水·人家”的典型代表——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东起外城河,西临临顿路,南起干将路,北至白塔东路,面积约116.5公顷。平江河是苏州城内“三横四直”水系中的第四直河,平江路东侧是苏州古代仓储中心,漕运集散地。它河、路并行,河街相邻,是水城苏州的一个缩影。它集中了城内最密集的河道、桥梁和水巷,其中又暗藏着大量的明清旧宅、寺庙道观。更不可思议的是,古街区的总体格局与宋代相差无几,拿一张800年前的平江图按图索骥也不会有误(见图6-7)。2 500多年来,它积淀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耦园”、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展示区——中国昆曲博物馆及省市级文物古迹100多处,城墙、河道、桥梁、街巷、民居、园林、会馆、寺观、古井、古树、牌坊等景观风貌基本保持原样。

图6-7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小桥流水人家

平江河由北向南缓缓流淌。河的两边是路,青石铺就;路边是民居,白墙黑瓦朱窗。民居的后院、推门又有河。妇女一边洗衣,一边在聊天。茂密的树冠为河道搭起了凉棚,凉棚下有小船在水中行驶。作家陆文夫曾说见过枕河人家的窗下有载着蔬菜瓜果的小船往来穿梭,“交易谈成,楼上便垂下一只篮筐,钱放在篮筐中吊下来,货放在篮筐中吊上去”。不过,现在此景已不在,也不再。但使人感觉很有趣,它如诗如画,表达了人们无限的向往和眷恋之情——悠然自得、幸福恬静的生活。这平江河似天河,“在变幻不定的水面,倒映着永恒的蓝天”,让你回味无穷。

走在青石路上,“人家”还未到就已听到流水潺潺声,这声音像苏州的姑娘那样细声细语,胜似天籁,一路飘然而来。据说溪水从“人家”的门前流过,树能生丁,人能生财,它竟有如此深奥的哲理。万物本源是水,唯有流动,方能融合世界。

桥既是艺术品,又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茅以升语),任何人都可以坐下来,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从世界大事到个人生活琐事皆可以谈。通过文化认同的黏结,架设一座心灵之桥,让言说者不空谈、主事者不麻木、刚烈者不偏激、脆弱者不沉沦。解读生活中的水与桥,构建和谐社会的水与桥,既是所需,更是吴文化的文脉与使命。

当华灯初上,水逐船行,坐在河边长条石凳上,听着温软的苏州评弹,品着上好的碧螺春,欣赏着岸边优美的景色,这样的意境,这样的惬意,不在梦里,不在戏里,就在水城苏州小河边(见图6-8)。

图6-8 苏州古城内小桥·流水·人家(徐国源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