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揭秘吴文化根基与传承

揭秘吴文化根基与传承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基础上,又创造了“苏绣”。2006年,苏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慈禧大喜,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连称“绝世神品”,并亲书“福”“寿”二字分赐余沈夫妇,沈云芝遂易名为“沈寿”,余觉更名为“余福”。清政府农工商部大臣载振也向他们夫妇颁发了勋章,并决定设立“女子绣工科”,亦称皇家绣工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正式的绣艺学校。

揭秘吴文化根基与传承

吴地人从远古的“断发文身”开始,将颜色涂在身上,进而为“披锦被绣”,在传承中不断跃升。考古证明,7 000多年前的苏州草鞋山人已学会使用捻线、纺轮织麻布(见图5-15),经专家鉴定,织物的原料可能是野生葛。其密度为:经约10根/厘米,纬约26~28根/厘米。在此基础上,又创造了“苏绣”。

图5-15 吴县草鞋山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织物残片

资料来源:《苏州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苏绣,以“精、细、雅、洁”著称于世,列中国“四大名绣”之首。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近现代以来,苏绣得到了很大发展,在表现形式、表现针法上屡有创新,使主题更加鲜明、意境更加深邃而高雅。1949年以来,苏绣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频频以国礼的方式在对外交往中发挥作用,特别是赠送外国元首的人物绣像更以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倾倒国际友人。

苏绣源于先吴人的生活和在衣服上绣上图腾纹样以维护信仰。后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多为家庭作坊,母教女、姐教妹、嫂教姑,代代相传。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它是人们热爱生活的表现,“母亲的艺术”。

刘向《说苑》载,2 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地已有“绣衣而豹裘者”。三国时,东吴丞相赵达之妹,已能运用刺绣绣出了我国第一张山地势军阵之图,时人谓之“针绝”——在方帛上绣出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等图案,于是才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而《三国志·吴书十》上也记有“妻妾衣服悉皆锦绣”之句,可见1 700多年前苏州刺绣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已达到可观的程度。建于五代北宋时期的苏州瑞光塔和虎丘塔出土的苏绣经袱,在针法上已能运用平抢铺针和施针就是佐证。张应文著的《清秘藏》记载:“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描绘了宋代苏绣已具有精工细作、形象真实生动的特点,充满了炽热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情感,使得中国出现了“锦心绣口”“锦绣前程”“锦上添花”这样美好的词汇。

宋代以后,苏州刺绣之技已十分兴盛,工艺也日臻成熟,农村“家家养蚕,户户刺绣”,城内出现了绣线巷、滚绣坊、锦绣坊、绣花弄等坊巷。当时不仅有以刺绣为生的,而且富家闺秀也往往以此消遣时日,陶冶性情,所谓“民间绣”“闺阁绣”“宫廷绣”的名称也由此而来,发展之盛冠于全国,尤其是在明、清时期盛况空前,苏州被称为“绣市”而扬名四海。

如果说苏绣是亭亭玉立的花枝,富饶的苏州就是它适宜成长的土壤。苏绣在“天、地、人、材、工”诸方面得天独厚,才得以如此分外妖娆。苏绣花开,也处处散发着苏州乡土的特有芳香——“设色精妙,光彩射目”“缩千里于尺幅,绣万趣于指下”“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2001年,苏州刺绣研究所根据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照片精心绣制出“金核子对撞”,这幅一米见方的巨幅苏绣实现了“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被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赞叹为“神品”。他说:“苏绣生万物,苏绣是超弦。……苏绣也可以用一根丝线表现所有四度空间的万象、形形色色!”2006年,苏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近现代的快速发展中,出现了蔡群秀、沈英、朱心柏、沈寿、金静芬、顾文霞、李娥英、牟志红、卢招娣等一批大师名人,每一个名字都是苏绣的一段历史和传奇,其中又以沈寿首创“仿真绣”最为著名。

图5-16 沈寿

沈寿(1874—1921),女,原名沈云芝,字雪宧,号天香阁主,出生于苏州城内海红坊(见图5-16)。父亲沈椿,擅长收藏,是当地有名的古董商人。丰富的家藏字画,使沈云芝从小便受到艺术熏陶。7岁的时候,在木渎外婆家生活,为姐姐沈立穿针引线,让小云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8岁开始跟从姐姐学习女红。她天资聪颖,12岁时便将父亲收藏的沈周、唐伯虎、文征明、仇英四大名家之画作为刺绣蓝本,绣制的唐伯虎《秋雨月上图》,惟妙惟肖。16岁时已成为苏州有名的刺绣高手,20岁与余觉结婚。余觉出身书香世家,能书善画,婚后两人画绣相辅,默契配合,使得沈云芝的绣品在当时就与众不同。1903年,沈云芝开始研究明代露香园彩绣技艺,在继承传统针法的基础上,改进了原有的套针法,按照所绣真实景物组织针脚纹路,使针迹隐藏,物象逼真,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1904年,适逢慈禧太后七十寿辰,经人举荐,沈云芝绣制了《八仙上寿图》和《无量寿佛图》进献慈禧。慈禧观看各地送来的礼品,唯独走到沈云芝绣的寿礼前眼睛一亮,顿觉画面上的神仙个个在动,以为眼花,问身边的人,而众人都附和老佛爷:真的在动,是活了,活了!慈禧大喜,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连称“绝世神品”,并亲书“福”“寿”二字分赐余沈夫妇,沈云芝遂易名为“沈寿”,余觉更名为“余福”。清政府农工商部大臣载振也向他们夫妇颁发了勋章,并决定设立“女子绣工科”,亦称皇家绣工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正式的绣艺学校。沈寿为总教司,余觉为外事总办,传授她的绣艺。那年沈寿已是30岁的人了,婚后10年才怀上第一胎,为了赶制上述贡品,竟因操劳过度而小产,付出了从此终生不孕的代价。同年11月,余沈夫妇又赴日本考察美术学校。在日本期间,西方绘画的光影色彩表现和日本美术绣的逼真效果,给一直接受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沈寿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启发。(www.daowen.com)

回国后,沈寿以“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吸收西洋油画的光与影、明与暗的绘画理念,革新中国传统刺绣针法和色线用法,历经多年,独创了自己的“仿真绣”,简称“沈绣”。其色彩比传统苏绣更加丰富华丽,使刺绣具有了光感、质感和立体感,尤其在人物的绣制上,比其他绣法更逼真传神,栩栩如生。

1907年,女子绣工科在北京正式开学,下设国文、图画、刺绣三门专业课。沈寿对教学十分认真,常到皇家动物园观察鸟兽羽毛色彩,并把实地观察记录作为教材。此时的她,在人物绣像的技法上又有了创新,为绣像表现现实生活拓宽了道路。1910年,清政府在南京举办全国第一届南洋劝业会,时任江苏谘议局议长的张謇被任命为审查长。当时有一幅顾绣董其昌书大屏需要鉴定,顾绣是明代上海露香园颇名世家的女眷所绣作品,很有名望。状元出身的张謇听说沈寿的绣艺高人一筹,特地请她来鉴定真假。绣品刚展开,沈寿即断定为真品,问其何以断定,她说:“一看针法,便不难辨出。”张謇对沈寿的作品及其鉴赏力大加赞赏,遂有聘请沈寿去女子手工传习所担纲的意图。

1911年,沈寿的第一件“仿真绣”作品——用18个月绣成的《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作为国礼赠送意大利,轰动该国朝野。意大利皇帝和皇后亲函清政府,颂扬中国苏州刺绣艺术精湛,并赠送特制勋章一枚和钻石金表一块。同时将这一幅作品送意大利都朗博览会展出,荣获“至大荣誉卓越奖”。当这一消息传出后,各国报纸竞相登载,沈寿声誉远扬海外,邀请沈寿到各国游览的信函如雪片似飞来。

1914年10月,沈寿任南通女子师范附设“女工传习所”所长兼绣科主任,治校严谨,教学有方,常率学生写生,观察实物,讲述仿真绣色的理论,即使在病中,也让学生围榻听讲赋色用线的道理。1915年,她依据一张著名的西洋油画《耶稣》的摄影件,由她的丈夫余福摹入绣片,她采用100多种颜色的绣线,根据摄影件的光色差异,巧用色线,突破过去单向排列丝路的传统绣法,进行灵活多变的仿真绣法,按人物面部受光的明暗层次与肌肤纹路的阴阳运色,循画理而显真形,因而使画面立体感更强,达到形神兼备之美效,被世人誉为“神绣”。它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荣获“卓绝大奖”。

图5-17 沈寿的作品:倍克像

(资料图片)

1919年,沈寿在患病期间,以惊人的毅力,历时3年绣成最后的杰作《倍克像》(见图5-17)。这是根据当时美国著名影星倍克的肖像刺绣的。这幅画绣中的倍克是一位身着盛装的妙龄女郎,神态端庄、自然而生动。那缕卷曲的秀发,明亮的双眸,甜蜜的微笑,雾一般的白色纱裙和丰润的肌肤,都被绣得细致入微,层次分明,极尽华丽、娇艳之美,似乎触手就能颤动(为使人物的口角、眼角、发际之间等细部都显其神,她在阴阳浓淡之间,加绣一两针极细的短针,美人的笑靥和神采顿时显露出来,充分反映出这位刺绣名家高度的造型才能和美术修养)。当这幅绣像在美国纽约陈列展览时,倍克一看到就兴奋地欢呼起来,当即愿出重金购买。但当时张謇正率领中国实业代表团访美,则以“此乃国宝,无价也”而婉言谢绝。

沈寿为发展我国的刺绣事业,殚精竭虑,终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由沈寿口述,张謇笔录,花了3个多月时间,记述了沈寿40年所积累的经验和创新心得。张謇把它条分为绣备、绣引、针法、绣要、绣品、绣法、绣节、绣通八个部分,然后编写成章,题名为《雪宧绣谱》,1920年由南通翰墨林印书局出版。

《雪宧绣谱》,字数不过万余,但内容十分丰富,论述透彻深刻,是我国刺绣史上最完整、最全面、最实用的第一部工具书,并成为我国现代刺绣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据。诚如近代著名的织绣文物收藏家、评论家朱启钤先生的赞誉:“其书集绣法之大成,折衷中外,确有心得,可俾后人奉为圭臬,且开中国工艺专书之先。”日本现代诗人、文艺评论家大冈信曾经说过:“人类文明的产物,一切都隐藏在‘过去’的这个时空中,而这一切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说,都是未知的世界。我们需要的是从现在开始发掘它,把它作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即重新获取‘未来’。”

著名苏绣老艺人金静芬(1885—1970),是沈寿的高足。她酷爱刺绣,为苏州刺绣事业奋斗了一生,也是一位造诣极深的刺绣大师。后来金静芬将苏绣技艺传给了牟志红。1989年,牟志红又收下了1967年出生的姚惠芬这个农家女为徒弟……

江山代有才人出,苏绣艺术贵出新。出生于苏州镇湖的刺绣世家的姚建萍,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不断提高与完善,通过新的表现手法提炼出生活中美与爱等元素,给刺绣原来的技法与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她的作品4次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金奖,10余次获国际大奖,2次搭载卫星飞天归来,被国内外多家重要机构及个人收藏,多次作为国礼赠与外国政要及知名人士。近年来,她先后创作出《江山如此多娇》《海纳百川》等巨幅苏绣,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特别是为党的十八大献礼而绣制的大型苏绣《春早江南》,更是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目下,苏州绣娘逾10万,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中国刺绣艺术之乡”——镇湖就有8 000多名,拥有千项专利助推传承创新,编织梦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