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丝绸之源湖州钱山漾遗址及苏州丝织品历史

中国丝绸之源湖州钱山漾遗址及苏州丝织品历史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6月25日,中国湖州钱山漾遗址被正式命名为“世界丝绸之源”。苏杭二州历来被誉为“丝绸之府”,在上古时期属九州中的扬州,夏禹时就有丝织品土贡“织贝”一类的彩色锦帛。隋唐时,苏州属江南东道,丝绸贡品数量最多,“土贡”有丝葛、丝绵、八蚕丝、绯绫。

中国丝绸之源湖州钱山漾遗址及苏州丝织品历史

1.7 000年前出现蚕纹牙雕器

吴越地区多个考古遗址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长江三角洲就已出现了蚕桑丝绸业,确立了这一地区“世界丝绸之源”之地位。

图3-5 河姆渡遗址出土蚕纹象牙杖首饰

1977年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蚕纹牙雕器距今至少已有7 000年的历史,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蚕形刻画(见图3-5)。加之大江南北出土的先秦时期的许多玉蚕、陶蚕、纺织工具以及丝织品的残痕和实物,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中国丝绸发展的瑰丽画卷。

俯视蚕纹牙雕器,平面呈椭圆形,中开凿方形凹口,侧视如半球状;两侧下端近口沿部位钻凿有对称的2个小圆孔,其外表下端刻有1圈编织纹装饰带,中间阴刻有十分珍贵的“蚕”纹图像。笔者认为,这仅仅是“蚕”出现露出的冰山一角,因为在出土文物中还有纺车和纺机零件等与此相关的很多东西。比如该遗址中出土了一批样式各异的木器,专家发现与云南、广东等地少数民族腰机的部件非常相似,其中一件木刀,长430毫米,背部平直,厚8毫米,刃部较薄,呈圆弧形,应当是打纬刀。另有18根大小不等的硬木圆棒,长的有40厘米,推测是定经杆、综杆之类的部件。因笔者曾在苏州东吴丝绸厂干过4个月,并用两个半天讲述过“吴地丝绸发展史”(培训近200名中层以上干部),多少懂一点。

这就使我们联想到1972年,苏州唯亭镇草鞋山出土的罗纹葛布实物:经密约10根∕厘米,纬密为13~14根∕厘米,有罗纹部为26~28根∕厘米,有山形和菱形花纹,花纹处的纬纱曲折变化,罗纹部纬纱上下绞结。经纱为双股,S捻,系中国目前最早的原始绞纱葛纤维织品,让你为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而由衷自豪。[7]

蚕丝柔软、光滑、弹性好。裹在一枚蚕茧外的丝,长达800~1 000米。蚕丝的断面略呈三角形,主要成分是丝素和丝胶。丝素是略呈透明状的纤维,是茧丝的本体,不溶于水。丝胶是包裹在丝素之外的、带黏性的物质,只有在一定的温水中,丝胶溶解,蚕丝纤维才会分离。智慧的先民按照上述原理解开了抽丝剥茧之谜,具体将在下一节有关缫丝问题中来讲。《黄帝内传》上说:“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称织维之功。”蚩尤是南方人的祖先,这就进一步证明了吴越地区除了早有盛名的稻米文化,更是丝绸纺织文化的摇篮。

2.4 700年前钱山漾蚕丝织物出土

一位诗人说,丝绸是柔软的,它的幽雅与奇幻、色泽与纹理,代表了精致、富庶、高贵、江南、水以及摇曳斑斓的理想生活。它是古代中国的一个世俗符号,让先人渴望,渴望衣锦而行,吐气如兰。丝绸也是坚硬的,当它从中国南方的蚕桑之地一跃而起,掉头西北向时,一种神秘的意志与情怀便贯注其中,于是它就成了拓荒、西进、光荣、牺牲、开放和胸襟的代名词。它腋下生翼,高挂于北斗之上,由此成为我们这个民族一根生动的血管,一条脊椎般的天路,纵横东西。

长三角是世界丝绸之源。这个起点,就目前来说,“蚕纹”在河姆渡,但出现的实物则在太湖南岸的“钱山漾文化”遗址。这个遗址是慎微之先生(湖州人)于1934年夏发现的。1936年他在《吴越文化论丛》上发表了《湖州钱山漾石器之发现与中国文化之起源》的论文,让沉睡了数千年的钱山漾遗址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1939年日本侵华期间,日本人循着慎微之论文中提到的线索,曾派员来钱山漾收罗石器并作研究,此事还被写进日本出版的《江南实踏》一书。可见,“钱山漾文化”举足轻重。1956年和1958年,原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专家们对遗址进行的两次发掘中,出土了一批丝线、丝带和平纹绢残片等,大部分存放在一个竹筐里。[8]经浙江纺织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初步鉴定:该丝织物为家蚕丝织物。从该遗址出土的其他遗物(丝线、稻谷壳、木杵、竹绳等),经碳-14测定和树轮校正的年代结果来看,为公元前2 750±100年[9](见图3-6),这比山西夏县西阴遗址出土的蚕茧标本时代还要早,经鉴定为典型的桑蚕丝,不是柞蚕、椿蚕或野蚕丝。[10]经浙江丝绸工学院、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切片检测,其中的绸片和丝带被确认为人工饲养的家蚕丝织物。这批距今已有4 200年至4 400年的织物,绢片呈淡褐色,经岁月磨蚀虽已没有了当年的色彩,但却留下了历史和文明的印记,成为世界上迄今最早的家蚕丝织品实例(见图3-7)。2014年11月,学术界正式将钱山漾一期文化遗存命名为“钱山漾文化”。2015年6月25日,中国湖州钱山漾遗址被正式命名为“世界丝绸之源”。

图3-6 钱山漾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丝线

资料来源:《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

图3-7 20世纪50年代钱山漾遗址出土的家蚕丝绸片

资料来源:新华社

史料表明,家蚕首先是吴人养育的;缓丝织丝的技术,不仅发祥于吴地,而且遥遥领先于全国、全世界。

3.苏州夏禹时献丝织品土贡“织贝”

苏州悠久的丝绸历史至少有两个史实为证:

一是从夏禹始至今丝绸从未中断。苏杭二州历来被誉为“丝绸之府”,在上古时期属九州中的扬州,夏禹时就有丝织品土贡“织贝”一类的彩色锦帛。可是有些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笔者建议这些学者去看看钱山漾文化遗址家蚕丝纺织的世界唯一现存实例。该遗址出土的家蚕丝就是放在竹筐里的。所谓“织贝”就是贝锦,是织有贝形图案花纹的锦。南宋蔡沈研究《尚书》亦说,“织贝”即“织为贝文”,为锦名,此说早已成为后世的一种流行的共识。《周礼·职方氏》曰“东南曰扬州”;《尔雅·释地》说“江南曰扬州”。《书·禹贡》:“(扬州)厥篚织贝。”“厥篚”就是竹箧、竹筐。《说文》:“篚如竹箧是也”,上有盖,盛物也。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到中原各国观礼时,曾将吴国所产的缟带赠给郑相国子产。上面已述的:周敬王元年(前519年),吴楚两国因争夺边界桑田,曾发生大规模的“争桑之战”,说明蚕桑之利在当时经济上的重要地位。吴国都城就在苏州,三国东吴时,丝帛之饶,衣复天下,说明苏州丝绸已发展成为“瞻军足国”的重要战略物资。南北朝时,有日本使者求吴织、缝织女工归,《日本书纪》亦有相应的史实记载。

隋唐时,苏州属江南东道,丝绸贡品数量最多,“土贡”有丝葛、丝绵、八蚕丝、绯绫。韩愈曾说:“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郡又居两浙十九也。”当时有“蜀桑万亩,吴蚕万机”的说法,以形容长江流域蚕桑纺织业的发达。

两宋时期,据《宋史纪事本末》载:“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壬午春三月,命宦者童贯置局于苏杭。”苏州、杭州、成都为当时闻名全国的三大织锦院。苏州的宋锦最为著名,又称苏锦。缂丝名家沈子蕃、吴子润亦出于苏州。《吴门表隐》记载:元丰初(1078年)城内祥符寺巷即建有机圣庙(又名轩辕宫),还有新罗巷、孙织纱巷(今古市巷装驾桥巷之间及嘉余坊)等生产纱罗的地方。虎丘塔和瑞光塔分别出土了五代北宋时期的刺绣、丝织经袱和经卷丝织缥头等。

元代时,在至正年间(1341—1370年),建织造局于平桥南。当时有名的苏杭五色缎,行销国外。盘门张士诚母曹氏墓出土有大批随葬锦、缎、绸、绫、绢等衣服,有保存完好且工艺精美的织锦缎被、提花龙凤衣带、绣花鞋、正反缎、云龙纹及各色花纹袍袄裙等丝织品。

明代苏州丝织业的兴盛超越前朝。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即在苏州设织染局,局址在天心桥东(今北局人民商场)。明代中央内府司礼监有苏杭织造太监一员,专司苏杭织造,派驻苏州。万历年间,织造太监因一味营利,仗势横行,激起民变。在苏州山塘街五人墓侧,至今有明义士葛贤墓遗迹。在定陵展览馆和故宫博物院,陈列的明代丝绸产品,每匹绸缎的段首都有封签,上面印着织造年月、织品名称、尺寸、委官及机织工匠的姓名,大部分来自苏州,还有参加过当时反抗宦官税吏斗争的工匠名字。北京慈因寺发现明代万历年间苏州织造的四件锦缎等。虎丘新庄王锡爵墓出土有忠靖冠服、织银锦帛、龙纹缂丝等。(www.daowen.com)

据张瀚《松窗梦话》载:“大都东南之利,其莫大于罗、绮、绢、纻,而三吴为最。既余之先世亦以机杼起家,而今三吴之以机杼致富者尤众。”显然仅有官署的织造是不够的,民间的机户也生机勃勃。由于丝织业的兴盛,新兴了一批市镇,如盛泽、震泽等,到明末,盛泽已经发展成为丝织手工业大市镇,拥有人口5万。在苏州有盛泽绸庄所设的庄船专用船埠码头,旧址在阊门内水关桥臭弄口(今南浩街河埠),原址现称为“盛泽码头”,遗迹尚存。

清代时在顺治三年(1646年)设苏州织造局,分为南北两局:南局名总织局,在葑门内带城桥东(局址在今市十中校址及孔付使巷内);北局名织染局,仍以明织染局址改建。官府织造的产品分为上用和官用两种,除织造各式龙袍、蟒袍、补子、缎匹、宫绸等以外,还有各种临时差派,如皇帝大婚、皇太后万寿贡、端午贡等。

在官府织造发展的同时,苏州民间丝织业也相当可观。据乾隆《长洲县志》卷十六载:苏州“织作在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又据记载:乾隆三十五年至四十五年间(1770—1780年),苏州的民办手工业丝织机已发展到12 000多台,约10万人。如石恒茂英记、李启泰、杭恒富禄记、李宏兴祥记等纱缎铺,都是在乾隆年间开设的。丝织产品,除宋锦、缂丝、龙袍等类外,主要有漳缎、织金、闪缎、妆花缎、摹本缎、贡缎、天鹅绒高丽纱、花素累缎、陀罗经被、百子被面等,工艺技术均有较高水平,畅销国内外,外销约占60%,销往朝鲜、安南、缅甸、印度等国家与地区。

1912年9月,在阊门内下塘原清代宝苏局内,创设江苏省立第二工场,产品有江绸、提花丝光布等。1914年谢守祥等在齐门路首先创办苏经纺织厂,将木机改进为手拉铁机工厂。1917年陆季皋等在仓街开办振亚织物公司。同期又有延龄冠记、甡记、东吴、程裕源、广丰、洽大等丝织厂相继开设,到1921年共有绸厂14家。从1913年起苏州开始使用进口人造丝,用于制造衣边和织带业原料。1922年起正式采用人丝原料,与真丝交织,生产软缎、线绨等产品。织物品种逐步更新,织机设备亦有所改进。1922年苏经纺织厂首先试验改进铁木手拉机为电力织机。1925年振亚厂亦改装电力机试制成功,使产量大增,效果显著,各厂纷纷改机。从此苏州丝织工业由手工业工场转入了近代工业的发展道路。1931年前后苏州盛行厂丝和人丝交织的锦地绉等新产品。

1937年抗战期间,苏州有绸厂93家,纱缎庄77家,年产绸缎共28.8万匹。主要产品有塔夫绸、古香缎、织锦缎、乔其丝绒、毛葛、双管绡、博士呢、碧绉、锦地绉、软缎、中华缎等一百余种。苏州沦陷期间,丝织业一度停顿,备受摧残。在抗战胜利前的1945年初,苏州丝织业尚有97户,另有纱缎庄25户,产品主要有大伟呢、格子毕绉、金玉缎、九霞缎、大富贵织锦被面、花素累缎、陀罗经被等等。抗战胜利后,苏州丝绸业有所恢复,到1949年4月苏州解放时,尚有绸厂99户,丝绸产业链较完整,制作精良,质量上乘,花色品种亦较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当时中国出口的主要工业产品,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代表性工业产品。

此外,苏州还设有两所专门从事丝绸高等教育的大专院校(苏州丝绸工学院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当今,除了由政府投资创办的苏州丝绸博物馆外,还有位于苏州千年山塘街上一家由民营企业苏州瑞富祥丝绸有限公司投资打造的4 000多平方米的丝绸文化艺术馆。所有这些,都证明苏州城市发展与丝绸发展历史息息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南边有个京杭大运河穿梭而过的历史文化名镇——苏州吴江区震泽。远古时期,震泽地区“始为洪流,继为泽薮,卒为阡陌”,沧海桑田,泥沙淤漫,堆积成陆。先民开垦,稀疏散居,聚成村落。吴江平望镇的龙南村落遗址及其北侧的袁家埭遗址曾出土了纺轮,证明早在5 000多年前吴江先民已从事纺织。

吴地自古农桑并称,蚕桑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与谷物平起平坐,震泽一带农村蚕丝生产更是如此。如今,震泽这个中国特色小镇,用蚕桑园留住丝绸之“根”,再现古镇千亩桑田盛景。“一丝兴三业、三产绕一丝”,全行业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连续5年保持20%以上增长,创造近万个就业岗位

二是“织里”“太监弄”等与丝绸有关的地名公所为证。苏州地名中与丝绸有关的,最早是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苏州的丝绸产业已有规模,可以生产缟、锦、罗、绢等丝织产品。为此,吴王专门设立了一个丝绸生产的场所叫“织里”,在今天的道前街与司前街一带,现留下的吉利桥,就是由织里讹传所致,一直到明朝,司前街被称为织里桥南街。

另一个与丝绸有关的地名是锦帆路。锦帆路最早是一条河,是在苏州古城还未筑造之前就开筑的“吴子城”(宫城)西的一条护城河,称为锦帆泾。至于为什么叫锦帆泾,主要是河里的船常装有美丽的丝绸品穿行于河中而得名。现锦帆泾已经变为今天的锦帆路了。

战国之后,一直到唐朝,今道前街金太史场口留下的“丝行桥”和“毂鞋桥”与上面所说的“织里”不远,这一带是当时丝绸生产、交易的集中区域,因而得名。

还有一些地名,一看就知道与丝绸有关,如桑园弄、蚕桑地、养蚕里、滚绣坊、机房殿等等。现在的人民路祥符寺巷中的“轩辕宫”建于宋元丰年,庙中主祀黄帝及先蚕圣母西陵氏,这与盛泽的“先蚕祠”中所祭祀的嫘祖是一致的。清同治年间,“轩辕宫”曾经创办纱缎小学,后来变为云锦公所,这也是苏州历史上最早的行业协会之一。云锦公所内分设丝织厂业、纱缎庄业和绸缎号业等等。

有意思的是,在苏州最繁华的步行街——观前街中段南侧有一条内街,叫“太监弄”。明代时,苏州设有专门供奉皇家纺织品的织造局,皇帝专派亲信太监主持其事,还有不少中小太监做助手。这些太监就居住在这条里弄内,故称“太监弄”了。更有寓意的是,苏州还有一座被称为“阴织造”的庙,也就是今天十全街相王弄的相王庙,位于苏州十中南校区靠相王弄马路边。现庙早已无遗迹,但香火从未断过,附近民众一直自发在此焚烧香火,烧香的大多是城郊车坊、甪直一带的中老年妇女,她们祭祀的主要是一个管理阴间丝绸生产的神。此说虽有迷信色彩,但从“神”身上可见苏州丝绸织造根基之深。应该说,神话与历史、神话与科学,其实各有功能。变成了神话的历史是长了翅膀、飞翔的历史,是历史的活化与历史精神的扩展。

面广量大的苏州丝织业,在历史上产生了大大小小的行业公所,其名称有“会”“所”“堂”乃至“庙”与“宫”等,计有200多处,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如乔司空巷的霞章公所、主管纱缎机业的七襄公所、主管绸缎业的文绚公所以及绒机业公所等等。

地名是历史,亦是见证。

4.吴地有两个誉满世界的著名蚕丝品牌

一是“辑里丝”,二是“吴丝”。“辑里丝”又名“湖丝”,“吴丝”又称“香山丝”,它们都是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两种土丝。所谓“土丝”,是现在对古时“丝”质量的统称,它不是用机械缫制的,由于农家分散自行抽缫,因此都是鲜茧直接缫丝,不经烘成干茧,成本低。由于在生产中充分利用了太湖之滨优越的水土自然条件与精细的加工技艺,这两种土丝色泽光亮,质地坚韧,条分细匀,拉力强,历来皆为上品。

“辑里丝”,原产于苏州吴江震泽与浙江湖州南浔间的七里村,清雍正后“七里丝”雅化为“辑里丝”,其产区在吴江之震泽、七都、八都、庙港、横扇等乡区,因濒临太湖,原是太湖远古时的深切之谷,淤塞成陆后又有天目山下泻的丰沛漾水,清澄无杂,宜于制丝;还有肥桑硕蚕,故辑里丝颜色纯白,光泽艳丽,质地坚韧,弹性好,条分匀整,具有“细、圆、匀、坚”和“白、净、柔、韧”的特点,使“辑里丝”成为“湖丝”中的精品,非世界各地生丝可比拟。加之明朝中叶,南浔镇出了朱国桢、温体仁两位宰相,在他们的推荐下,“辑里丝”被指定为皇帝龙袍及内宫衣饰的用料,从此声名鹊起,成为“贡品“和出口的优质丝。1880年至1934年,南浔平均每年出口生丝5 420包(内含外地打它的牌子),占全国一半以上。

据周庆云《南浔志》载:“辑里村居民数百家,市廛栉比,农人栽桑育蚕,产丝最著,名甲天下,海禁既开,遂行销欧美各国,曰辑里湖丝。”明相国朱国桢在他的《涌幢小品》中写道:“湖丝唯七里尤佳,较常价每两必多一分。苏人入手即识,用织缎,紫光可鉴。”(见图3-8)

丝之质量,之所以能明显优越于他地,除上述已说明的当地自然条件之优良外,与农人缫丝技术之高超、培育蚕种之精心、选择制丝用水之讲究诸因素密切相关。据该村年过八旬的老农回忆,早有“水重丝韧”之传说,其水较他地每十斤必重二两,所缫之丝亦可多挂两枚铜钿而不断。可见,辑里丝具有强韧的拉力,也为农人研究制丝工艺之独创。

图3-8 清末“缉里丝”藏品

资料来源:新华社

据《徐愚斋日记》中说:英国女皇维多利亚做生日,有人把辑里丝作为礼品献上而获得奖励。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首届世博会,沪商徐荣村寄送的12包产于南浔辑里村的“荣记湖丝”,一举获得维多利亚女王亲自颁发的世博会金奖,由此强烈地刺激了西方买家的欲望。据《北华捷报》记载,就在伦敦世博会的当年,上海出口的生丝仅有20 631包,第二年就升为54 233包,1858年甚至达到85 970包的历史性高位。绵长柔韧的“辑里丝”越过江南水网,不仅缠住上海,也缠住了世界的身躯——蜚声欧美,誉满世界各地。

苏州吴县的光福、西华、香山、木渎、善人桥、横泾和洞庭东西山等处,位于太湖东岸,皆为著名的“吴丝”(香山丝)丝茧区。由于有太湖烟水的滋养,丝质光泽可爱,乾隆《吴江县志》称:“吴丝与湖丝一样负有盛名。”1889年苏州日本领事在报告中称“香山丝质量居于首位”,质地坚牢,适合于织造高档出口织物。

“吴丝”农户在采收鲜茧后至发蛾前的旬日内即行赶缫土丝。制丝不分男女,两人交替进行。蚕户怕耽延时日,在缫丝前先浸以稀盐卤或日晒,将鲜茧先行杀蛹,就可供半月以上缫丝之用。因苏州丝织发达,当地土丝原料远不能满足需要,自明清以来,还向浙江杭嘉一带采购丝经(《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七)。清初,苏州的丝市贸易在城内景德路城隍庙前,至清末民国初期移至阊门内中市大街及阊门城外上塘街一带,故那里“丝行”林立,现留有元和李君樾所撰碑刻记叙此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