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水资源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我国水资源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2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频繁、水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到2030年国民经济需水总量还将增加1400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我国水资源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洪、涝、旱灾害频繁的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22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由于我国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不均衡,黄河、海河、淮河、辽河四个流域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内,生存着3.8亿人,人均水资源量只有459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0。我国降雨70%~80%集中在6~9月汛期,洪涝灾害严重,水资源的可利用率低,必须在江河修建大量的蓄水、引水、提水工程,调蓄径流,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兴修水利,防治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近2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频繁、水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许多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据估计目前全国年缺水总量约为300亿~400亿立方米。由于缺水,平均每年农田受旱面积约3亿亩,因干旱减收粮食150亿~200亿公斤。全国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年缺水量60多亿立方米,每年因缺水影响工业产值达到2000多亿元。虽然,新中国建立以来开展了史无前例的水利建设,治理江河,全国的防洪形势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目前我国江河防洪工程系统都还没有达到规划规定的设防标准,约有2/3的国土面积上存在着不同类型和危害程度不一的洪水灾害。1993~1998年全国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9000亿元,相当于同期财政收入的1/5。洪水灾害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2000年全国排放的工业、生活废污水为620亿吨,其中7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全国有41%的河段、90%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地下水年超采量达67亿立方米,形成164个地下水超采区,部分地区出现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问题。中国工程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指出,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的水资源量将下降到1700立方米左右,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到2030年国民经济需水总量还将增加1400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与此同时,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将增加到850亿~1060亿吨,水污染已经成为不亚于洪灾、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灾害。以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和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www.daowen.com)

党和国家把水资源同粮食、石油一起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提出了“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兴利除害相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开源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突出位置,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一系列新时期的治水方针、政策。当前我国的水利事业正面临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在继续做好防洪抗旱、防灾减灾工作的同时,把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放到重要的位置,建立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水资源供给和高效利用体系、水生态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现代化的水资源管理体系,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综合治理和严格管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