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宋代黄金时代:安心享受美食

宋代黄金时代:安心享受美食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纣王的暴虐无道和穷奢极欲,使内外矛盾激化。最后,周武王姬发率兵伐纣,推翻了商王朝的统治,纣王自焚而死。纣王的一些乖僻怪戾之事多发生于晚年。舌尖上的安全不容小觑,病从口入,把好食品安全关至关重要。宋代主要是依靠律法和行会组织来保证舌尖上的安全。对于贩卖假药劣药的现象,北宋王安石当政期间,颁布《市易法》,由政府控制药物购销,制止商人投机营利。

宋代黄金时代:安心享受美食

闲时翻阅中国历史,从先秦至清末,二千多年的时间里,临朝的帝王数百名,而年逾八旬者仅四五人。清朝的乾隆皇帝活到八十八岁,算是历代皇帝中的寿星了;其次是梁武帝,活了八十五岁;唐朝的女皇帝武则天活到八十一岁。年逾七旬的寥寥无几,在历代帝王中,能够活上五十岁,就算高寿了。不少的帝王年仅三四十岁就去世,有的甚至刚过二十岁就命归西天。他们贵为天子,锦衣玉食,医保养老条件绝对好,但是为什么偏偏短命得多呢?原因固然很多,如果从历史的文献记载来看,可以发现古代短命帝王绝大多数都是骄奢淫逸的纵酒狂。北齐文宣帝高洋(550—559)嗜酒成性,日夜狂饮,在位十载,年仅三十岁就驾崩西去。佛家坚持严格戒酒,如《大爱道比丘尼经》卷上云:“夫酒为毒药,酒为毒水,酒为毒气,众失之源,众恶之本。”宋代的张杲在《医说》卷七引《修真秘诀》说:“酒有大毒大热。大寒凝海,惟酒不冰,其至热也。饮之昏乱,易人本性,其至毒也。”“若醉饮过度,盆倾斗量,毒气攻心,穿肠腐胁,此丧身之源也。”啥东西,过度了就不好了。

商纣王是商朝的第三十代君王,最初还很勤政,一旦骄横起来,迅速腐化堕落。筷子换成象牙的,杯子换成犀牛角的,碗换成玉的,吃饭要旄象豹胎,穿衣要锦衣九重,住房要广厦高台;原配姜氏年老色衰,他就要诸侯广献美女;从各处搜集狗、马和新奇的玩物,扩建园林楼台,捕捉大量野兽飞鸟,放置其中。他让人在宫中的水池里面放满了酒,用酒来做池水,他还让人把肉悬挂起来,肉看起来像是树林一样。纣王又让男女都赤身裸体,在酒池和肉林中追逐游戏,饮酒作乐通宵达旦。商纣王的暴虐无道和穷奢极欲,使内外矛盾激化。最后,周武王姬发率兵伐纣,推翻了商王朝的统治,纣王自焚而死。

如此表面看来,纣王不但因酒伤身,而且也因酒亡国。如果从科学的方法来解释,商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不仅仅是酒精中毒,更是铅中毒。众所周知,商代喜欢青铜器,没有玻璃或者不锈钢制品。从考古中发现,商王室所使用的酒器,无论是酒器、温酒器,还是饮酒器,都是青铜制造的。青铜器的合金成分本是铜和锡。在当时锡资源较少,有时就只好用铅替代。商代早期青铜器含铜量达90%~98%,接近于纯铜。中期以后,铅、锡比例增大,分别占合金的1%~6%和5%~8%,有的含铅量达21%~24%。铅是一种有毒金属,在存放酒和加热酒的时候,微量的铅释放于酒中,长期饮用含微量铅的酒,就会引起铅中毒,损伤大脑,影响人的正常思维和判断力,使人行为乖僻。纣王的一些乖僻怪戾之事多发生于晚年。相传纣几十年狂饮烂醉,发生铅中毒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无独有偶,曾经不可一世的古罗马帝国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通常都以铅管输送饮用水。罗马人用铅容器喝水、煮食,甚至用氧化铅代替糖调酒。连续吃下大量的铅还有另一个恶果,就是丧失生育能力。罗马人很可能因为喝了含铅的酒水而致死并致帝国覆亡。舌尖上的安全不容小觑,病从口入,把好食品安全关至关重要。

利益驱使,古今中外都一样,都有奸商都有假货。宋代的袁采在《袁氏世范》中披露了商贩造假的种种方式:“且如小人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巧其言词,止于求售,误人食用,有不恤也。”(www.daowen.com)

那么,宋代如何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呢?宋代主要是依靠律法和行会组织来保证舌尖上的安全。先说律法,公元963年,宋太祖颁布了《宋刑统》,全称是《宋建隆详定刑统》,这是宋代的第一部法典。其中,在《宋刑统》十八卷《贼盗篇》有关于舌尖安全的规定:“诸以毒药药人及卖者,绞。即卖买而未用者,流二千里。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盗而食者,不坐。)”宋朝边境战事不断,不是宋辽就是宋金或者宋夏、宋元,总之战争不断。有战争就有牺牲,边境产生了大量的无人收殓的死尸。有些黑心的养殖户就拿这些尸体去喂猪、养鱼。腐尸中的毒素进入动物体内,再被买主吃进肚子里,对人的生命健康威胁很大。在宋代,卖有毒的脯肉,是要拿你是问的。不可侥幸,随时丧命。

接着说行会组织,在宋代,行会组织已经完全成为辅助政府管理的民间组织了。官府让各类商人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登记在册,否则就不能从事该行业的经营。商品的质量也由各个行会把关,行会首领负责评定商品的成色和价格,充当本行会成员的担保人。每个行会都有固定的区域,如相国寺东门街巷中有“绣巷”“皆师姑绣作居住”。横穿马行街有大货行、小货行东西两巷,“皆工作伎巧所居”。相国寺东侧,是制笔工集中居住之处。果子行、酒行、食饭行各有区域。为了加强对商品掺假、以次充好的监督和管理,在宋代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严把第一道关口。各个行会每隔十天就召开一次会议确定本周期货物的价格并报给政府备案,十日之内价格不得波动,确保市场平稳。《西湖老人繁盛录》记载南宋杭州有四百一十四行,商业十分繁荣。

对于贩卖假药劣药的现象,北宋王安石当政期间,颁布《市易法》,由政府控制药物购销,制止商人投机营利。为防止私人造假药冒充官药出售,宋朝负责制药的惠民局和和剂局各自有“药局印记”和“和剂局记”的大印。南宋高宗赵构在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发出诏书:“撰合假药、伪造贴字印记,作官药货卖,并依伪造条法。”《袁氏世范》还记载了张安国舍人知抚州的时候,发现有卖假药的,于是地方政府就张贴公文戒约曰:“陶隐居、孙真人因《本草》《千金方》济物利生,多积阴德,名在列仙。自此以来,行医货药,诚心救人,获福报者甚众。不论方册所载,只如近时此验尤多,有只卖一真药便家资巨万。或自身安荣,享高寿;或子孙及第,改换门户,如影随形,无有差错。又曾眼见货卖假药者,其初积得些小家业,自谓得计,不知冥冥之中,自家合得禄料都被减克。或自身多有横祸,或子孙非理破荡,致有遭天火、被雷震者。盖缘赎药之人多是疾病急切,将钱告求卖药之家,孝子顺孙只望一服见效,却被假药误赚,非惟无益,反致损伤。寻常误杀一飞禽走兽犹有果报,况万物之中人命最重!无辜被祸,其痛何穷!……”这份榜文,同样适于今天。宋代地方政府宣传做得太深入人心了,直抵人的精神层面,头上三尺有神明,心存敬畏,加上律法和行会管理,才能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